第236章 遥远的共鸣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大年初一。
天还蒙蒙亮,李丽华就把李向东从被窝里拽了起来。
“快起来,给街坊邻居们拜年去。”
这是老家的规矩。
李向东换上一身干净的棉衣,兜里揣着姐姐早就准备好的糖果和瓜子。
两人推开门,楼道里已经充满了快活的喧闹声。
“王大妈,过年好!”
“哎哟,是向东和丽华啊,快进来坐!”
“不了不了,我们还得去楼下李叔家呢,给您拜个年。”
李向东笑着,将一把糖塞进王大妈孙子的手里。
从一楼到四楼,一户一户地走过去。
家家户户的门都敞开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香和人们爽朗的笑声混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属于新年的味道。
李向东只是微笑着,跟在姐姐身后,说着最简单的吉祥话。
他看着那些朴素而真诚的脸,看着那些因为一句“过年好”就笑得满脸褶子的老街坊。
他觉得,自己那颗在无数次生死边缘被磨砺得坚硬如铁的心,正被这股最平凡的人间烟火,一点一点地,泡得柔软起来。
……
拜完了邻居,李向东没有在家多待。
他提上两瓶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西凤酒,还有两条大前门香烟,独自出了门。
他先去了陈岩的家。
那地方同样不大,甚至比李向东的家还要局促些。
开门的陈岩,让李向东愣了一下。
他没穿那身万年不变的军绿色外套,而是套着件半旧的蓝色毛衣,腰上还系着条滑稽的碎花围裙,手里拿着个鸡蛋。
那张冰块脸上,难得地,有了一丝手足无措。
“进来吧。”
他侧身让开路。
屋里,一个温婉的中年女人正在包饺子,旁边还坐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好奇地打量着李向东。
是他的妻子和女儿。
李向东放下东西,有些拘谨地喊了声。
“嫂子好。”
陈岩的妻子笑着点点头,手下的动作没停。
陈岩把他拉到阳台,关上门,隔绝了屋里的温暖。
他递给李向东一根烟。
“局长那边,我带你去。”
陈岩吸了一口烟,吐出的白雾瞬间被寒风吹散。
“他只见你一个。”
半个小时后。
那辆熟悉的深绿色吉普车,再次停在了那座安静的四合院门口。
还是那扇朱红木门。
还是那个一身中山装,眼神温和得像个邻家长辈的中年男人。
屋里没有别人。
局长亲自给他泡了茶。
“家里,都安顿好了?”
“都好了,谢谢局长关心。”
“那就好。”
局长点了点头,脸上漾开笑纹。
“我们这些人,亏欠家里的,太多了。”
“能有几天安稳日子,就好好过。”
两人没有聊任何关于任务和工作的事。
他们聊着京城的冬天,聊着今年的雪,聊着供销社新到的年货。
就像两个许久未见的,最普通的忘年交。
临走前,局长将李向东送到门口。
他看着院子里那棵落满了雪的老槐树,忽然开口。
“向东啊。”
“你知道,我们这行,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李向东摇了摇头。
“是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
局长转过头,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
“别忘了,你守护的,到底是什么。”
李向东的心,重重一跳。
他对着这位老人,郑重地,鞠了一躬。
“我记住了。”
……
从四合院出来,李向东没有直接回家。
陈岩把他带到了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
一间不起眼的,设在某个机关大院深处的通讯室。
屋里只有一台孤零零的,加了密的话务机。
“用这个打。”
陈岩指了指那台电话。
“一个一个来,不着急。”
说完,他便带上门,走了出去,将整个空间,都留给了李向东。
李向东拿起听筒。
他拨下了第一个,也是最熟悉的号码。
红星厂,厂长办公室。
“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王德发那标志性的大嗓门,还带着一丝假期的慵懒。
“厂长,是我,李向东。”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
足足过了三秒钟,王德发那提高了八度的声音,才猛地炸响。
“你小子!你还知道给老子打电话!”
那声音里,充满了惊喜,骄傲,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
“过年好,厂长。”
“好!好!好!”
王德发连说了三个好字。
“你小子在那边,还好吧?没受欺负吧?”
“都挺好的。”
“那就好!那就好!”
王德发像是松了口气,随即又压低了声音。
“小子,你听我说,厂里现在好得很!你弄回来的那几台新设备,现在是咱们的宝贝疙瘩!订单都排到后年了!咱们厂的工人,今年是全系统里,第一个拿到足额年终奖的!”
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兴奋。
“铁柱呢?他怎么样?”
“那小子?出息了!”
王德发的声音里满是骄傲。
“现在是一车间的主任了!管着几百号人呢!前两天还娶媳妇了!你小子回来得给他补个大红包!”
电话被一把抢了过去。
“向东!是你吗!向东!”
赵铁柱那熟悉的大嗓门,震得李向东耳朵嗡嗡作响。
“铁柱哥,是我,新婚快乐啊。”
“哈哈哈哈!”
赵铁柱在那头,笑得像个孩子。
“哥们儿好着呢!你呢!你在京城好不好!”
“好,都好。”
“那就行!兄弟,勿相忘!”
“勿相忘。”
挂了电话,李向东的脸上,还带着笑。
他拨通了第二个号码。
这次,是132厂,秦振国的办公室。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喂。”
一个苍老,但依旧中气十足的声音。
是秦老虎。
“秦总工,过年好,我是李向东。”
电话那头,沉默了。
那是一种,带着巨大情感冲击的沉默。
许久,秦振国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再有半分火爆,只剩下一种如释重负的温和。
“是你啊。”
“嗯。”
“‘昆仑’,很好。”
秦振国只说了这四个字。
“上个月,我们完成了三千小时无故障长时试车,所有数据,都超过了设计指标。上面已经决定,正式列装了。”
他像是在汇报,又像是在分享一份迟来的荣耀。
“辛苦您了。”
“不。”
秦振国打断了他。
“是我们,该谢谢你。”
“小子,好好干。别给咱们这帮老骨头丢人。”
第三个电话,打给了那位曾经向他鞠躬的“龙王”,龙文涛。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新年好,龙总工。”
“是你啊,向东。”
龙文涛的声音,平静而深邃,像他守护的那片深海。
“‘龙吟’,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战备巡航。”
“它很安静。”
“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安静。”
“那副螺旋桨,很完美。”
李向东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的老人,此刻脸上,一定是带着那份独属于工程师的,满足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