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英雄的桂冠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郑建国那番成立最高级别联合调查组的宣告,如同一柄千钧重锤,狠狠砸在了航展主办方法国人洛朗的神经上。


    全场,数百台摄像机和无数道视线,汇聚成了一股足以熔化钢铁的洪流,将他死死钉在原地。


    同意,还是不同意?


    这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


    而是一道公开的,决定着巴黎航展百年声誉的,生死判决。


    洛朗的脸颊肌肉在剧烈地抽搐,那张原本写满法式优雅与傲慢的脸,此刻青一阵,白一阵,精彩得如同调色板。


    汗水,已经浸湿了他那昂贵的手工衬衫的衣领。


    他能感觉到,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他们的眼神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奇。


    那是一种饿狼盯住流血猎物的,贪婪而残忍的目光。


    拒绝?


    那明天全世界的头版头条,就将是“巴黎航展包庇黑手,华夏代表团含冤离场”。


    这个责任,他背不起。


    法兰西,也背不起。


    在长达半分钟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后,洛朗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干涩的,仿佛生了锈的单词。


    “同意。”


    这个词,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挺直的腰杆,在说出这个词的瞬间,肉眼可见地垮塌了下去。


    “我们会……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调查程序。”


    话音未落。


    “咔嚓!咔嚓!咔嚓!”


    无数的闪光灯,在这一刻汇聚成了一片白色的瀑布,将他那张写满了屈辱与不甘的脸,永远地,定格了下来。


    而另一边。


    那片由记者组成的人墙,在得到洛朗的答复后,瞬间发生了转移。


    他们像一群嗅到了更浓血腥味的食人鱼,猛地转向了那个早已面无人色的,真正的焦点。


    哈里森。


    “哈里森先生!请问美国宇航公司是否会配合调查?”


    “您个人对此事有何评论?”


    “那个信号发生器的技术,是否源自贵公司的实验室?”


    无数的话筒,像一杆杆黑色的长枪,几乎要戳进他的嘴里。


    哈里森的脸色,经历了一个由惨白到涨红,再由涨红到铁青的完整过程。


    羞耻。


    愤怒。


    还有一种被彻底剥光了衣服,扔在全世界面前公开凌迟的,极致的恐慌。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辩解?


    在那个黑色的铁证和那条完美的数据曲线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


    他发出了一声介于咆哮与呜咽之间的怪叫,猛地挥手,粗暴地推开身前的记者。


    他转身,挤开人群,几乎是手脚并用地,向着出口的方向,狼狈地逃去。


    他的脚步踉跄,背影佝偻。


    像一条被打断了脊梁的丧家之犬。


    那片由德国专家克劳斯带起的,稀疏而坚定的掌声,此刻还在持续。


    这掌声,如同最精准的节拍器,伴随着哈里森狼狈离场的每一步,一下,一下,清晰地,抽打在他的尊严上。


    展台前。


    郑建国放下了话筒,也放下了那个银色的金属盒。


    他转过身,走向自己那些早已喜极而泣的队员们。


    王浩等人通红着双眼,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们看着走过来的郑建国,脸上写满了孺慕与崇拜。


    然而,郑建国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他那张如同花岗岩般坚毅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严肃表情。


    “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他的声音沉稳,将那片沸腾的气氛,强行压了下去。


    刚刚还沉浸在狂喜中的年轻工程师们,都是一愣。


    郑建国环视着他们,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没有任何责备,只有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沉甸甸的期许。


    “把眼泪擦干。”


    “把腰杆挺直。”


    “战斗,才刚刚开始。”


    他的话不多,却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所有人。


    是啊。


    胜利了。


    但敌人是谁,还没有完全揪出来。


    这场胜利,能否转化为真正的成果,也还是未知数。


    他们明白了郑建国的苦心。


    所有人立刻收起了激动的情绪,迅速整理好仪容,重新站成了那道纪律严明的人墙。


    虽然他们什么都没说。


    但郑建国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深处,一抹掩饰不住的,浓烈的赞许,已经说明了一切。


    骚乱的人群渐渐散去。


    许多来自亚非拉等国家的代表团成员,却没有立刻离开。


    他们犹豫了片刻,最终,纷纷朝着华夏代表团的这个角落,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着浓密胡须的老者。


    他走到郑建国面前,没有说太多客套话,只是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郑建国的手。


    “郑先生,恭喜你们。”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你们,为我们所有发展中国家,都争了一口气!”


    紧接着,是巴西的代表,埃及的代表,尼日利亚的代表……


    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


    他们的祝贺,不像西方人那样浮于表面。


    他们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混杂着敬佩,亲近,与感同身受的复杂情绪。


    从航展开始时,那种带着同情与怜悯的疏远。


    到此刻,这种几乎将华夏代表团视为自己人的,由衷的认同。


    一场惊心动魄的技术反击战,在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情况下,收获了丰硕的外交成果。


    ……


    当晚。


    巴黎一家普通的中餐馆内,被华夏代表团包了下来。


    压抑了整整一天的情绪,在踏进这个充满着家乡味道的地方后,终于彻底释放。


    整个餐厅里,都回荡着年轻工程师们开怀的笑声和喧闹声。


    郑建国没有阻止他们。


    他知道,这些孩子们,需要这样一场彻底的宣泄。


    酒过三巡。


    郑建国端着一杯斟满了茅台的白瓷杯,站了起来。


    喧闹的餐厅,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位带领他们打赢了这场硬仗的领路人。


    郑建国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兴奋的脸庞。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李向东,苏晴,以及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里的陈岩身上。


    “这一杯。”


    郑建国举起酒杯,声音洪亮。


    “我代表国家,代表代表团全体成员,敬我们这次行动的三位大功臣!”


    他向前走了几步,走到了三人的面前。


    “敬李向东同志,苏晴同志,陈岩同志!”


    郑建国那张严肃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极其罕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你们,是为国争光的英雄!”


    轰!


    这句评价,比任何奖章,任何物质奖励,都更加沉重!


    李向东和苏晴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受宠若惊的局促。


    连一向玩世不恭的陈岩,也收起了脸上的散漫,神情肃穆地站起身。


    “郑团长,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李向东开口,声音诚恳。


    郑建国笑着摇了摇头,他看着眼前这个创造了奇迹的年轻人,眼神里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


    “不用谦虚。”


    “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个有功之臣的功劳。”


    他说完,将杯中那辛辣的白酒,一饮而尽!


    “敬英雄!”


    罗沛霖总工,王浩,以及所有的代表团成员,全体起立,共同举杯,用最洪亮的声音,齐声呐喊!


    那声浪,几乎要将餐厅的屋顶掀翻!


    李向东,苏晴,陈岩三人对视一眼,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入喉,化作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传遍了四肢百骸。


    那是胜利的滋味。


    也是荣耀的滋味。


    晚宴的气氛,被推向了最高潮。


    角落里。


    李向东放下酒杯,借口去洗手间,悄悄走出了喧闹的包厢。


    连续两次高强度的精神力消耗,让他此刻的脑袋,像被无数根钢针扎着一般,阵阵刺痛。


    他靠在走廊冰冷的墙壁上,脸色有些苍白。


    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


    李向东抬起头,看到了苏晴。


    她手里拿着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正安静地看着他。


    餐厅走廊那昏黄的灯光,洒在她白皙的脸颊上,让她那双明亮的眼眸,显得格外动人。


    那眼神里,没有了平日里属于天才科学家的锐利与审视。


    只有一种纯粹的,不加掩饰的关切,与心疼。


    她没有说话。


    只是走到李向东面前,将那瓶冰凉的矿泉水,递了过去。


    李向东接了过来。


    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女孩微凉的手背。


    一触即分。


    却像有一道微弱的电流,从两人接触的地方,悄然流过。


    李向东拧开瓶盖,仰头喝了一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