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未来的规则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吉普车在夜色中穿行。
车窗外,京城的万家灯火,像一条流淌的,温暖的金色星河。
车窗内,却是一片凝固的,冰冷的死寂。
那片在家属院里升腾起来的,属于人间的,滚烫的烟火气,被陈岩带来的寒风,吹得一干二净。
苏晴的手,还被李向东握在外套的口袋里。
但那份刚刚才捂热的温度,正在一点点地流失。
她能感觉到,李向东那根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再一次,绷紧成了一张拉满的弓。
最终,吉普车还是在那扇熟悉的朱红木门前停稳。
节奏古怪的叩门声过后,大门无声向内洞开。
再次踏入这座四合院。
空气中那股若有若无的檀香,似乎比任何一次,都来得更加浓重,肃杀。
正房的灯依旧亮着。
陈岩推开门。
三人鱼贯而入。
局长正坐在书桌后,手里却没拿茶壶。
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前的桌面上,空无一物。
只有一盏孤零零的台灯,将他身后那副巨大的,标满了红色箭头的世界地图,映照得如同燃烧的战场。
他看着走进来的三个年轻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坐。”
他的声音,也失去了往日的温和,只剩下一种金属般的,冷硬的质感。
李向东和苏晴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坐下。
陈岩依旧站到了门边,但这一次,他的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自己的后腰上。
那是一个随时准备拔枪的姿态。
“《人民日报》的头版,看了吗?”
局长开口,问了第一个问题。
李向东点了点头。
“看到了。”
“全国人民都很高兴。”
局长陈述着一个事实。
“你们在巴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你们用实力,为国家,为所有被压抑的同行,都赢得了一份天大的尊严。”
他停顿了一下,视线从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我代表工盾,也代表这个国家,再次感谢你们。”
他的话,掷地有声。
却没能让房间里的气氛,有半分缓和。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
这只是铺垫。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但是……”
局长终于说出了那个转折词。
他从手边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那份文件很厚,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用银线烫印的,由无数星辰组成的,环状的徽记。
他将文件,轻轻放在了桌面上。
推到了李向东和苏晴的面前。
李向东的身体,微微前倾。
他不需要用手去触碰。
仅仅是靠近,他那刚刚愈合的精神世界,便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被窥探的,冰冷的恶意。
但这一次,那恶意不再是针对某一个仪器,某一个人。
那是一种更宏大,更广阔,如同天罗地网般,无处不在的压迫感。
他仿佛看到了一张由无数根看不见的丝线,编织成的巨大网络。
那张网,正从天空缓缓降下。
要笼罩的,是整个东方。
“这是什么?”
苏晴的眉头,紧紧皱起。
作为一名顶尖的科学家,她对这种充满了秩序感与逻辑性的几何图案,有着天生的敏感。
她从那个星环徽记里,嗅到了一股危险的味道。
那是一种,要将一切都纳入其轨道的,不容置疑的霸道。
“它的名字,叫星辰协议。”
局长的声音,变得异常凝重。
“一份在巴黎航展闭幕的第二天,由美国牵头,联合了整个西方技术联盟,共同抛出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苏晴的瞳孔,瞬间收缩。
陈岩握在后腰上的手,指节根根泛白。
李向东没有说话。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个星环徽记。
他知道,自己看到的那张网,有名字了。
“巴黎的失败,让他们明白了一件事。”
局长十指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那双锐利的眼睛,像两把手术刀,要剖开这世界的真相。
“在‘术’的层面,想要彻底封锁我们,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条更根本,也更歹毒的路。”
“他们要抢占‘道’!”
局长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沉重的铅球,砸在三人的心上。
“他们决定,在下个月,于日内瓦召开的全球工业标准制定大会上,正式推出这套‘星辰协议’。”
“一套全新的,由他们主导的,覆盖了未来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所有高科技领域的,全球统一工业标准!”
轰!
这句话,如同一颗在密室中引爆的炸弹!
苏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作为科研人员,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标准”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一份简单的技术文件!
那是尺子!是度量衡!
是决定一个产品,是合格还是不合格,是先进还是落后的,最终裁决权!
“他们……”
苏晴的声音,因为震惊而微微发颤。
“他们这是要在规则的源头,从法律和体系上,彻底锁死我们未来的路!”
“没错。”
局长点了点头,眼神里透出一股彻骨的寒意。
“这比技术封锁,要可怕一百倍。”
“技术封锁,我们还可以关起门来,自己勒紧裤腰带,用算盘,用血汗,一点一点地追赶,去研发。”
“可一旦这个星辰协议,成为了全球标准……”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最残酷的现实。
“我们的产品,就算性能比他们的更好,成本比他们的更低,也永远走不出国门。”
“因为在他们的定义里,我们从出厂的那一刻起,就是不合格的,就是不兼容的,就是一堆不被世界承认的工业垃圾!”
“他们要把我们,从整个世界未来的产业链里,永久地,剔除出去!”
整个书房,安静得落针可闻。
只剩下三人粗重的呼吸声。
李向东闭上了眼睛。
他终于明白,自己感受到的那张巨网,到底是什么了。
那不是阴谋。
那是阳谋!
是摆在光天化日之下,用最文明,最体面的方式,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起的,最彻底的绞杀!
“巴黎的胜利,我们打的是一场遭遇战,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局长的声音,重新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我们打断了他们刺过来的剑。”
“而日内瓦,将是一场阵地战。”
“一场我们退无可退,也输不起的,生死国运之战!”
他站起身,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前。
他的手,重重地,按在了那片鲜红的版图上。
“我们用了三十年,学会了如何制造产品。”
“但我们,还从未参与过,制造规则的游戏。”
“而这一次,我们没有选择。”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依次扫过陈岩,苏晴,最后,落在了李向东的脸上。
“上面已经决定,成立最高规格的日内瓦代表团。”
“你们三个,将再一次,作为代表团的核心成员,出征。”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李向东挺直了脊背。
苏晴的手,在桌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陈岩站直了身体,眼中的杀意,几乎凝成了实质。
“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
局长看着他们,用一种近乎命令的口吻,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日内瓦,为我们自己的华夏标准,杀出一条血路!”
“为我们的产品,为我们的技术,为我们的未来,赢得一张通往世界的,合法的门票!”
他顿了顿,走回书桌前,拿起那份深蓝色的文件,举到三人面前。
那星辰组成的环状徽记,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而傲慢的光。
“一场战争,不能只有一方,来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