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鸿门宴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一份用烫金工艺印制的请柬,被悄无声息地,从门缝下塞了进来。


    没有敲门声。


    没有通知。


    就像是投喂给囚笼里困兽的一份施舍。


    那张精美的卡纸上,用优雅的花体英文写着欢迎酒会的地点与时间。


    字里行间,满是客套的礼节。


    却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温度。


    这是一封战书。


    一场在正式开战前,用来摧毁对手意志的鸿门宴。


    郑建国拿起那份请柬,用指尖摩挲着上面凸起的星辰徽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转身,对着房间里已经换上正装的众人,平静地吐出两个字。


    “出发。”


    ……


    金碧辉煌的酒会大厅,像一个被水晶灯火点燃的巨大琉璃盒子。


    悠扬的弦乐在空气中流淌,混合着昂贵的香水与雪茄的芬芳,编织出一张奢华而迷醉的网。


    当华夏代表团一行人走进大厅时,那原本和谐流动的嗡嗡交谈声,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停顿。


    像是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中,掉进了一粒不该存在的沙子。


    随即,一切恢复如常。


    只是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片诡异的,直径三米的真空地带。


    衣着光鲜的各国代表们,端着香槟,谈笑风生,却都像排练过无数次一般,默契地绕开了这片区域。


    他们的目光偶尔扫过这群穿着中山装和朴素外套的东方人,那眼神,就像是在欣赏一幅挂在博物馆里,早已过时的古老壁画。


    带着一种彬彬有礼的,居高临下的漠视。


    大厅的中央,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圈子。


    核心,正是那个在海报上向全世界伸出手的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博士。


    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风度翩翩,正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向周围的代表们描绘着“星辰协议”所带来的美好未来。


    他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微笑,都充满了权威与自信。


    偶尔,他的目光会越过人群,轻飘飘地落在华夏代表团的方向,然后迅速移开。


    那眼神里没有敌意,只有一种近乎怜悯的,对某种必然会被时代淘汰之物的无视。


    这种无声的傲慢,比任何恶毒的言语,都更具杀伤力。


    王浩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他端着一杯酒,深吸一口气,试图主动融入。


    他走向一位在巴黎航展上还与他热情交流过的德国工程师。


    “汉斯先生,好久不见。”


    那位名叫汉斯的德国人转过头,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随即又变得客套而疏远。


    “哦,是你,王先生。”


    他心不在焉地碰了一下杯,不等王浩开口说第二句话,便立刻侧过身。


    “抱歉,我约了施密特博士谈一个关于接口兼容的问题,失陪了。”


    说完,他便像躲避瘟疫一样,快步走开,头也不回地挤进了另一个圈子。


    一次。


    两次。


    三次。


    王浩像一个固执的推销员,一次次地迎上去,又一次次地被冷淡的借口,敷衍的笑容,和转过去的后背,无情地弹回来。


    他手中的酒杯,被指节攥得发白。


    那酒液在灯光下晃动,倒映出他自己那张充满了屈辱与挫败的脸。


    就在他胸中的怒火即将压抑不住时,一只手轻轻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是郑建国。


    他没有看王浩,只是用沉稳的声音说道。


    “回来。”


    王浩的身体一僵,最终还是咬着牙,回到了队伍里。


    代表团被无形地,挤到了大厅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


    这里光线昏暗,连音乐声都显得有些遥远。


    郑建国带着罗沛霖总工,在角落的沙发上坐下,仿佛对周围的一切冷遇都毫不在意。


    他只是安静地坐着,那如标枪般挺直的脊背,就是所有年轻成员们,此刻唯一的定心丸。


    王浩越想越气,喉咙里像堵了一团火。


    他想去吧台再拿一杯冰镇的香槟,浇灭这股邪火。


    他刚走出去两步。


    一名端着托盘的侍者,就好像没看到他一样,径直从侧面撞了过来。


    “哗啦!”


    王浩躲闪不及,手里的空杯子掉在托盘上,发出一声脆响。


    “哦!非常抱歉,先生!您没事吧?”


    那名侍者立刻堆起满脸夸张的歉意,一边道歉,一边却用身体和托盘,不动声色地挡住了王浩前进的道路。


    紧接着,他看也不看王浩,便立刻转身,用最热情的笑容,迎向了另一位刚刚走近的西方代表。


    “先生,需要来一杯八二年的香槟吗?”


    那副前倨后恭的嘴脸,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王浩的脸上。


    羞辱!


    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羞辱!


    “你他妈……”


    王浩的拳头猛地攥紧,一句国骂就要脱口而出!


    “王浩!”


    郑建国冰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回来!所有人,不许离开这个角落!”


    王浩的身体,像被钉在了原地。


    他死死地盯着那名侍者的背影,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最终,还是拖着灌了铅一样的双腿,回到了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幼狮,却被强行按住了爪牙。


    郑建国看着他通红的眼睛,没有安慰,也没有批评。


    他只是转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身边的罗沛霖总工说。


    “让他们表演。”


    “我们是来看戏的,不是来当小丑的。”


    罗沛霖点了点头,镜片后的目光,掠过大厅里那些贪婪而狂热的嘴脸,透出一丝深沉的悲哀。


    角落里,死一般的寂静。


    苏晴端着一杯清水,看似在发呆,耳朵却像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周围飘散过来的,那些被刻意压低了的交谈声。


    “……施密特博士承诺,只要加入协议,灯塔公司将为我们提供三亿美金的无息贷款,用于生产线的技术转型……”


    “三亿?意大利人拿到了五亿!他们的条件是,未来十年内,所有政府通讯采购,都必须采用星辰标准……”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只需要点点头,就能拿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技术和资金……”


    贪婪。


    渴望。


    那些衣冠楚楚的代表们,在谈论“星辰协议”时,言语间流露出的,是面对巨大利益时,最原始,最赤裸的欲望。


    苏晴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她终于明白,星辰协议这张网,是用什么编织的了。


    不仅仅是用规则和壁垒织成的。


    它的每一根丝线,都浸满了金钱的蜜糖。


    就在这时。


    一道不和谐的闪光,突破了角落的昏暗。


    一名挂着《华尔街日报》记者证的男人,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绕过了站在外围,脸色铁青的陈岩。


    他将一个黑色的录音话筒,几乎戳到了郑建国的脸上。


    他的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问出的问题,却像淬了毒的匕首。


    “郑先生,晚上好。”


    “我想请问,面对代表着全人类科技未来,开放且共赢的‘星辰协议’,华夏代表团的故步自封,是否是一种对世界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个问题,太歹毒了!


    他根本不给你辩论技术细节的机会,直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给你扣上了一顶“世界罪人”的帽子!


    王浩等人瞬间就要炸了!


    郑建国却只是缓缓抬起头。


    他没有看那个话筒,甚至没有看那个记者。


    他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只是静静地,落在了记者身后不远处,那个正端着酒杯,饶有兴致地看着这边的,史密斯博士的脸上。


    四目相对。


    空气仿佛凝固了。


    郑建国用一种冰冷到不带任何人类情感的语调,缓缓开口。


    “我们是否负责。”


    “将由我们自己的产品,在未来的市场上,用事实来证明。”


    “而不是用你的笔,或者你主子的钱。”


    他顿了顿,视线终于移回到了那名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的记者脸上。


    “现在,请你离开。”


    没有咆哮,没有怒斥。


    但那平静话语下蕴含的,如山崩海啸般的磅礴气场,却让那名身经百战的记者,心脏猛地一缩,竟下意识地倒退了半步。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终,他只能在周围人群玩味的目光中,灰溜溜地收起话筒,悻悻退去。


    一场小小的风波,无声无息地平息了。


    酒会依旧在继续。


    音乐依旧悠扬。


    笑语依旧盈盈。


    华夏代表团所在的角落,重新恢复了那种被世界遗忘的冷清。


    仿佛一座,在狂欢的海洋中,沉默而孤独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