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长公主的下场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学子们声声泣血的控诉。


    伴随着脚上的镣铐,还有身上不堪的痕迹,将长公主的罪行暴露在光朗朗乾坤之下!


    长公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方才强装的镇定荡然无存。


    她深知,今日这事绝非巧合!


    从萧驸马的突然闯入,到侍卫婢女的集体失踪,再到京兆府尹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


    这是一场针对她的、精心策划的绝杀!


    她恶狠狠地瞪着跪地的男子:“大胆刁民!竟敢污蔑本宫!”


    她色厉内荏地尖叫,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长公主作为帝王的姐妹,是正一品。


    而京兆尹不过是从三品的官员,她非常有信心能拿捏来人。


    “张正清!谁给你的胆子擅闯本宫别苑?还不把这些胡言乱语的狂徒给本宫拿下!”


    “长公主殿下莫急,下官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恶人。”


    张正清目光如电,从气急败坏的长公主身上移开,扫过地上悲愤控诉的学子,最后落到状若疯狂的萧驸马身上。


    他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铁证如山的局面让他迅速做出了决断,立即令仵作对学子进行查验。


    仵作立即行动,经过查验,确认学子体内确有迷药和软筋散残留。


    张正清肃然道:“长公主殿下,铁链加身,药性未消,人证物证俱在,此案涉及囚禁士子、滥用私刑、有伤风化,桩桩件件皆触犯国法天条!恕下官职责所在,请二位回京兆尹接受审查!”


    他大手一挥,厉声下令。


    “来人!将所有涉案人等,包括…长公主殿下、萧驸马,以及这些被囚学子,以及庄子上所有人都带回京兆府衙门!”


    “另外,仔细搜查芳菲园,寻找药物、名册等一切罪证!不得有误!”


    “是!”


    衙役们听令,动作麻利地分头行动。


    他们虽对长公主身份有所忌惮,但在张正清凛然的目光下执行命令毫不含糊。


    很快,披头散发、只裹了一件外袍的长公主,失魂落魄的萧驸马一起被押上了马车。


    张正清令手下取来帷帽,为学子们遮面才带走。


    若说他不是有备而来,谁信呢?


    不容长公主更衣整理仪容,却为普通学子的颜面着想,立场非常清晰。


    不过,他并未将此事公之于众,而是立即秘密审问。


    被解救的学子是铁一般的事实。


    查获了大量软筋散和催情药物。


    还有一些烟花柳巷才用的道具...


    别庄下人虽有嘴硬的,却大部分人都招供了。


    长公主的辩驳苍白无力。


    萧驸马更是面如死灰,只反复念叨着自己此前并不知情,将所有罪责推给长公主。


    张正清迅速将案情整理成详实奏章,连同如山铁证,立即进宫面见圣上,直达天听。


    紫宸殿内,瑞昌帝脸色由青转白,再由白转黑,最终化为一片骇人的铁青!


    他握着奏章的手因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奏章上描述的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针,狠狠扎在他的脸上、心上!


    “混账!禽兽不如!!”


    瑞昌帝猛地将御案上的奏章、镇纸、笔架统统扫落在地,发出巨大的声响。


    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吓得跪倒一片,噤若寒蝉。


    他从未感到如此愤怒和……耻辱!


    这是他宇文崇渊的胞姐!


    是堂堂大宴的长公主!


    竟然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灭绝人伦、动摇国本的丑事!


    这不仅是践踏了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更是将皇家的脸面、将他宇文崇渊的尊严,彻底踩进了泥泞里!


    幸而张正清采取的是秘密处理,而非公开审问,否则,他该如何处置?


    “来人!拟旨!”


    瑞昌帝的声音嘶哑,带着雷霆震怒后的疲惫与冰冷。


    太监总管颤抖着爬起来,铺开明黄绢帛。


    瑞昌帝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长公主宇文清漪,身为皇族,不知修身养德,反行禽兽之举!


    私设淫窟,囚禁凌虐进京士子,喂食禁药,迫其失身!


    践踏国法,败坏伦常,令皇室蒙羞,令天下士子寒心!


    其罪……罄竹难书!


    着即:褫夺长公主封号,废为庶人!


    收回所有食邑、府邸、仪仗!


    即刻圈禁于京郊皇陵‘思过园’,非死不得出!


    其女萧明玉,骄纵失教,着褫夺郡主封号,贬为庶民!


    驸马萧云涏,昏聩无能,失察纵恶,着革去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庶民,永不叙用!


    准其随往思过园照料妻女!


    卫公公执笔的手微颤。


    他伺候圣上二十年,这是第一次对皇室宗亲下这么重的惩罚。


    张正清得到了公允圣裁,说了一堆彩虹屁,又提起了学子的安置补偿问题。


    瑞昌帝坐下顺了气,思忖片刻道:“朕无颜面见他们。请太傅代朕安抚。从查抄长公主府所得的财物兑成钱银,每人补偿二百两,并安置供养至明年春闱。”


    张正清领命去办,瑞昌帝的圣裁比他预想中的要公允许多。


    出了宫门,便直奔太傅府上。


    他是梁太傅的学生,亲自前去传达圣意,请太傅前去安抚受害的学子,无人能指责他结党营私。


    太傅府上,梁太傅听完张正清的讲述,尚在震惊之中。


    他轻抚银白长须,微微颔首,沉声道:“此人所递消息,竟如此精准,不仅救出学子,更将宇文清漪这等鱼肉百姓、残害无辜的奸佞之徒绳之以法,实乃大快人心!”


    张正清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师,递消息的是何人?”


    梁太傅摇头:“老夫也不认识,是个黑衣蒙面的姑娘,说是长公主得罪了她的主子,所以回敬一二。”


    “哈哈,这哪里是回敬一二啊?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么?”


    张正清在老师跟前很放松,大笑之后,他又推测起那黑衣姑娘背后的主子。


    “宇文清漪夫妇平日里得罪的人不计其数,但从不曾有人敢这样报复。若说最近得罪的人,便是秋日宴与东平侯府的长女起了冲突。”


    “东平侯府?闻一鸣肯定没有这个能力,但陈家进京了...不管如何,这个人情老夫记下了。”


    他身为帝师,也是天下许多文人的老师,他对学子的遭遇是痛心疾首的。


    昨夜有人潜入他的书房,说了失踪的学子皆在芳菲园之事,他就一心要救人。


    如今人救出来了,他自当前往看望,安抚,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