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宋府家散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宋辞安的父母是戍边将领。
两位叔父在朝为官,二房的堂弟今年已经考取了进士。
全都因他连累了...
“臣……谢主隆恩!”
宋辞安重重叩首,声音嘶哑,听不出悲喜。
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最坏情况要好。
但流放岭南,意味着他要带着年迈的祖母以及整个家族,走向未知的苦难。
定国公一党虽未达到诛九族的目的,但军权从宋辞安手中抠了出来,都有机会争一争了。
梁太傅等人则面色沉重,却也无力再争辩。
瑞昌帝看向跪着的宋辞安,眼神恨铁不成钢。
他沉声道:“宋辞安,先帝曾对你多有教导,寄予厚望,如今落得如此下场...你到太庙去跪上两个时辰再归家!”
宋辞安领命而去。
事情有了定论,卫公公接到瑞昌帝的眼神,宣布退朝。
众臣子退出大殿,宋家二叔却留了下来。
他此时已经腿软无力,无法行走,扑通跪下。
“陛下明鉴!”
他高声呼唤,引得瑞昌帝顿住了脚步。
“求陛下开恩!微臣非老夫人所出,生母是个妾室,去世后记在嫡母名下的。求陛下做主,准微臣与嫡母一脉断亲!”
“哦?断亲?”瑞昌帝面露讶异之色。
此人叫宋明哲,是宋辞安的二叔,任职光禄寺。
是颇有才干的。
但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竟敢求他主持断亲?
这种品行的人...与辞安断了也好...
他淡声道:“这是宋爱卿的家事,只要宋家的当家人同意即可,朕亦不忍有才能的大臣被牵连。”
“是!微臣明白!谢陛下隆恩!”
瑞昌帝掩下眼中的冷芒,也朝太庙走去。
没有人知道他在太庙如何训斥宋辞安的,只知道瑞昌帝回御书房时仍然冷着脸。
宫门口,闻星洛见朝臣下朝,却没有见到宋辞安,忙找一位相熟的大臣打听。
得知宋辞安被革职,宋家满门流放岭南,她没有意外,反而有一种靴子终于落地的感觉。
即便重获一世,天子筹谋的大事依然会如期进行。
她道谢后,转身去了将军府。
她抵达时,龙啸将军的牌匾正被人卸了下来。
府内乱作一团。
与此同时,二叔宋明哲也赶了回来,直奔宋老夫人的院子。
闻星洛记得,前世此人并没有跟着去流放,而是通过断亲的方式躲过了此劫。
她连忙快步跟上去。
宋辞安不在,她要去护着宋老夫人。
她小跑赶到时,宋明哲跪在地上。
宋家其他分立两旁。
坐在主位上老夫人握着龙头拐杖的手微微颤抖,浑浊的眼中满是痛楚。
宋明哲急道,“娘,且不说儿子的官职,辞修才刚考上进士,本该前程无量。辞安犯的错,为何要全家跟着陪葬?我们二房…要断亲分家!”
“是呀,娘,现在辞安折了,辞修是宋家的希望,您就行行好,让我们分家吧。”
宋明哲的妻子柳氏脸色惨白,哭着跪下,悲痛欲绝。
二房的儿子宋辞修、女儿宋辞梅孩子纷纷跪下磕头。
“求祖母放孙儿一条生路!”
“求祖母放孙女一条生路!”
宋家其他人惊愕不已,大难临头各自飞,原来不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了。
“二哥,二嫂,这...这如何使得!我们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啊!”
老三宋明昊忍不住出声劝阻。
“如何使不得?我又不是娘所生,你们一母同胞的同甘共苦就好了。”
“二叔!你……” 宋辞欢气得浑身发抖,难以置信他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来。
宋二婶忙道:“不是的...二爷他其实想保住宋家部分势力,日后也好接济你们。若是你们的子女有出息,日后过继到二房来,不就有机会回京了吗?”
宋辞欢和宋三叔哑口无言,人可以厚脸皮到这种程度?
宋辞安得势时,他们二房沾光最多。
就连宋辞修能考中进士,也是宋辞安给他找的名师辅导。
现在...宋辞安尚在太庙未归家,他们就闹着断亲了?!
人心啊,真的很复杂。
裴清秋伺候在老太太身侧,为她顺气。
老太太沉默良久,终究还是想为亡夫留下血脉在京城,缓缓点了头。
“行,明日一早开祠堂,划族谱!”
“谢过老夫人的放生之恩!”
宋明哲认真磕头,他三岁被养在老夫人膝下,这个头他必须磕。
宋老太听了他这一声称呼,情绪又低沉了几分。
宋明哲却并没有关怀之意,而是开始提要求。
“老夫人,宋家三房,财产自该分成三份才对的。可圣上有旨,你们离京之日便是抄家之日,不如这座宅子归我,值钱的物件和存款也给我吧,总好过充公。”
此言一出,又惊呆了众人。
但并无人说话,因为分不分,最后他们流放时都会两手空空。
分家时答应得爽快的老太太却冷笑一声。
“宋家祖产,早已随你们祖父和父亲征战消耗殆尽!如今府中库银,大多是辞安用命换来的军功赏赐!”
“老二的俸禄连给辞修读书都不够,一家大小都是辞安的赏赐养着!你们要分?可以!”
“老身做主,将公中账上现银,分你们二房一成!其余九成,连同这宅邸,都需上缴朝廷!你们带着这一成银子,立刻给我滚出宋府!从此不再一家人!”
一成银子,对于习惯了富贵生活的二房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怎能妥协?
宋明哲据理力争要五成,宋二婶撒泼打滚,二房的孩子跪地哀求。
老太太不为所动,不接受就一起去流放好了。
二房无奈,比起钱银,能脱离流放的命运已是万幸,终究是妥协了。
老太太感觉手背温热,侧目看去,原来是裴清秋的热泪。
“清秋啊,你不是宋家人,此事累不及你,你有何打算?”
“姑祖母,清秋...呜呜呜...”
她掩面而泣,好不可怜。
老太太心里盘算着,要么立即给她找一门亲事,要么派人护送回乡。
却不曾想,她竟然扑到二房柳氏身边哭诉哀求。
“二表舅母!清秋……清秋无家可归啊!求二表舅母收留,清秋愿意侍奉左右,做牛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