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罗阳城异动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闻星洛画的血符骤然扩大,化作一张金色大网,将追魂使尽数笼罩。


    "啊!"


    为首的追魂使发出凄厉惨叫,面具碎裂,露出一张腐烂过半的脸。


    阳光照在那张脸上,皮肉立刻开始冒烟脱落。


    宋辞安抓住时机,短刀脱手而出,如流星般刺入追魂使的咽喉。


    "砰!"


    一声巨响,追魂使的身体炸成无数黑色碎片。


    其余黑影见状,纷纷发出不甘的嘶吼,却不得不退入阴影之中。


    晨光终于完全洒落大地。


    众人气喘吁吁地站在原地,四周只剩下几缕飘散的黑烟。


    "结...结束了?"静影握着剑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莫三问瘫坐在地上,"暂时安全了,但老朽的罗盘..."


    闻星洛看向罗盘,确实已经裂开一道缝隙。


    她温声道:"多谢前辈相救。这罗盘对您很重要吧?"


    莫三问苦笑道:"是啊...这是家师传下来的..."


    他摩挲着罗盘背面的地图,"不过比起这么多人的性命,算不得什么。"


    宋辞安走过来,目光复杂地看着老人:"方才那些方位..."


    "奇门遁甲之术。"莫三问勉强站起身,"老朽这点微末道行,今日算是全用上了。"


    百里景行突然开口:"前辈方才用的,可是''天罡伏魔阵''?"


    莫三问惊讶地看了他一眼:"小友竟识得此阵?"


    "祖父曾提过。"百里景行微微一笑,"说这阵法需以纯阳之血为引..."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闻星洛。


    她下意识摸了摸方才咬破的手指,伤口已经结痂。


    原来自己竟然拥有纯阳之血么?


    莫三问疑惑问道:“敢问公子师出何处?”


    “晚辈来自医仙谷,复姓百里。”


    百里景行并未隐瞒,如实相告。


    莫三问闻言,一脸果然如此的神情。


    "好了。"宋辞安打断众人的思绪,"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得尽快赶路。"


    莫三问犹豫了一下,突然道:"老朽...可否与诸位同行一段?"


    闻星洛看向宋辞安,见他微微点头,便笑道:"求之不得。前辈对玄门之术如此精通,正好路上请教。"


    老人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小心地将碎裂的罗盘收进怀中。


    队伍重新启程时,闻星洛回头望了一眼义庄。


    晨光中,那些阴森的气息已经消散无踪。


    从前的她,虽然也相信人是有轮回的,却从来不信这个世上有邪祟。


    昨夜至今,完全刷新了她的认知。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又行了三日,沉壁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


    二月初五这日下了小雨,起了浓雾。


    浓雾中的官道像一条灰白的蛇,蜿蜒伸向远方的城池。


    闻星洛骑在马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莫三问借给她学习的青铜罗盘。


    忽然,罗盘发出细微的震颤。


    "前面就是罗阳城。"蔡吏卒指着远处高耸的城墙,"咱们得去衙门换文书。"


    宋辞安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闻星洛紧蹙的眉头上:"怎么了?"


    "这城...不对劲。"


    闻星洛压低声音,她将罗盘还给了莫三问,自己则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力仔细感知。


    前方的城池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压力笼罩着,地底深处传来细微的、令人不安的震颤。


    莫三问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中的罗盘发出刺耳的嗡鸣。


    "地...地龙要翻身!"老人惊恐地抓住宋辞安的缰绳,"宋郎君,这城不能进!"


    宋辞安眼神一凛。


    三日前若不是这老人及时示警,他们早已陷入鬼市的埋伏。


    他正要开口,蔡吏卒却嗤笑一声:"老神棍胡说什么?罗阳城三百年没闹过地动!"


    "阿洛?"宋辞安看向妻子。


    闻星洛的指尖微微发抖。


    她空间里的《地理志异》正自动翻到"地动征兆"一章,书页上的插图与眼前景象诡异地重合,井水浑浊、牲畜不安、地气躁动...


    "莫前辈说得对,至少会有六级地动。"她声音发紧,"就在这两日内。"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静默下来。


    虽然他们疑惑闻星洛为何也变得神神叨叨,但二人都预言有地动,心下还是有些忌惮。


    宋辞安却完全相信自己的娘子,勒住马缰,语气坚决道:"我去找知府。"


    闻星洛知道劝不住他。


    这个男人骨子里刻着"保家卫国"四个字,见不得无辜百姓遭难。


    众人只能继续启程,踏进了罗阳城。


    罗阳城的街道比想象中繁华。


    宋辞安一行人刚进城,就看见街边几个孩童在玩跳格子游戏,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般太平景象,任谁也想不到大难将至。


    知府衙门气派非常。


    当宋辞安亮出前龙啸将军的身份时,守门的差役明显怔了怔。


    不多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师爷快步迎出。


    "原来是宋将军?听闻前去岭南会路过本地,果然是真的。不知道将军有何贵干?"


    师爷是个圆滑的,话语中听不出欢迎还是鄙视。


    宋辞安沉声道,“我已非将军...有能人异士观天象有异,罗阳城恐有地动之灾。需立即疏散百姓,可否引见知府大人?”


    师爷的笑容僵在脸上:"宋郎君说笑了,罗阳城建城三百年来从无地动之灾。若是郎君缺少盘缠..."


    "说笑?"宋辞安猛地看向师爷,脸沉如水,“城外井水泛浑,牲畜躁动,这些都是地动前兆!"


    后堂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踱步而出,腰间悬着的金鱼袋显示其五品官身。


    "本官乃罗阳知府周世昌。阁下空口白牙就想让全城百姓风餐露宿?"


    宋辞安眯起眼睛。


    他注意到知府右手小指戴着个翡翠指环,与那日鬼市祭司骨杖上镶嵌的翡翠如出一辙。


    疑虑间,师爷在周时昌耳边耳语了几句。


    周世昌脸色变了变,换上了笑容。


    “既是前龙啸将军路过本地,本官自当扫榻欢迎,有请诸位前往望江楼一聚,略尽地主之谊。”


    宋辞安冷声道,“不必了,周大人还是尽快查看地动的征兆,及早做好防护措施吧。”


    周世昌心中极为不满,此人已经是罪民了,凭什么在他这位五品官面前指手画脚?


    但他并不想多言,沉声道:“好...本官自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