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六国大宴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凝晖堂内,裴卿卿听完心腹宫女的禀报,手中玉梳"咔"地断成两截。
"什么?闻星洛拿出了九转还魂丹?"她美目中寒光闪烁,"竟然让那贱人活下来了?"
宫女低声道:"听说闻良媛已经大好了,已经能下床了,只是..."
“只是什么?说别吞吞吐吐!”
”回禀小主,太子殿下对她发了好大一通火,只怕再无复宠的机会!但太子妃娘娘亲手为她煮汤药送去...”
裴卿卿冷笑:"好啊,钟玉娆这个两面三刀的女人..."
忍着背上的伤痛走到窗前,望着幽兰院的方向。
月色下,映照得她入地狱归来的恶鬼。
转身将断梳扔进香炉,深深吸气,让自己的情绪归于平静。
她蛰伏了这么多年,切不会因为后宫这些事而乱了阵脚。
她要做的,只是等...
与此同时,闻星洛从陈家离开。
她今日让陈锦初约来三皇子,为他的腿做了复健,估计不出一个月,就能恢复行走了。
翌日,黎明时分,京城朱雀大街上金吾卫肃立。
百姓们挤在街道两侧,翘首以待。
随着号角长鸣,五国君主仪仗缓缓驶入城门。
来者作为降服的附属国,大宴朝的皇室并未出面,只派了礼部官员迎接。
宋辞安一身戎装,立于城门之上。
他身侧的林招娣踮着脚张望:"将军,那个穿绿袍的就是雅布江下游五国盟主?"
宋辞安今日特地将林招娣带在身边。
一来,她作为功臣之一,有资格出席。
二来,总觉得这次会晤有林招娣在场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错。"宋辞安目光锐利,"南诏王段思聪,十分狡诈。今日虽来签降书,必不甘心。"
正说着,南诏王忽然抬头,与宋辞安四目相对。
那双鹰目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化作谦卑笑容,朝城门拱手行礼。
五国使团与大宴朝的官员会晤、签署文书完毕之后,已经是华灯初上时分。
紫宸殿内,瑞昌帝高坐龙椅。五国君主依次上前,献上降表国书。
"大宴皇帝陛下。"南诏王段思聪躬身道,"外臣等愿永世称臣,只求放回我五国将士,供给水源。"
老皇帝捋须微笑:"爱卿多礼了。百万将士已在在我朝开荒,得把春耕做完,陆续分批遣送归国,今晚朕设宴为诸位压惊。"
段思聪眼中精光一闪:"多谢陛下隆恩,外臣带了几个不成器的随从,可否在宴上向天朝才俊请教?"
殿中一静。
这分明是要挑衅!
果然,这些人心中皆不服!
瑞昌帝哈哈大笑:"好!正好让朕的儿郎们活动筋骨!"
他起身,邀请众人前往太极殿前广场,这里已经筵开百席。
五国使团居左,大宴文武列右。
正中高台上,瑞昌帝与熹贵妃、太子、三皇子端坐。
林招娣坐在女眷席间。
她注意到五国使团中几个奇装异服之人,南诏的蛇纹老者、柬朝的红衣和尚、大理的白衣琴师...
"第一场,比武助兴!"司礼监的唱喝声穿透云霄。
南诏国席间站起一座铁塔般的壮汉,赤膊上身的肌肉泛着古铜色光泽,胸前蛇形刺青随着呼吸起伏,宛如活物。
"南诏第一力士莽古泰,请大宴高手赐教!"
席间一阵骚动。
羽林卫统领赵戬刚要起身,忽见杏黄色身影已飘然落入场中。
"孤来会会你。"
太子宇文宏光不知何时已褪去外袍,露出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腰间玉带在灯火下流转着温润光泽。
他负手而立,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瑞昌帝亦心中一惊,太子怎么会争强好胜了?
若是被伤到,可如何是好?
可明眼人都知道,太子昨日才丢了个大脸,名声受损,这是着急立功挽回名声。
莽古泰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更大:"太子殿下亲自下场?伤着您可不好!"
"三招。"太子伸出一根修长的手指,"若三招内不能胜你,便算孤输。"
南诏王段思聪眼中精光一闪,微微颔首。
莽古泰会意,突然暴起发难!两柄弯刀不知从何处抽出,化作两道银色闪电劈向太子面门!
"第一招。"
太子身形未动,只听得"铮"的一声清响,众人还没看清动作,那对弯刀竟已插在十步外的立柱上,刀柄犹自颤动。
莽古泰双手虎口崩裂,鲜血直流。
壮汉怒吼一声,铁塔般的身躯猛然旋转,右腿如巨斧横扫,带起凌厉风声。
这一记"象扫千军"曾踢断过三人合抱的柚木!
"第二招。"
太子足尖轻点,竟顺着扫来的腿风飘起,如同柳絮般贴在莽古泰腿上转了一圈。
就在众人惊呼之际,他忽然一掌拍在壮汉膝盖外侧。
"咔嚓!"
骨裂声中,莽古泰庞大的身躯轰然跪地,将青石板砸出蛛网般的裂纹。
太子却已借力翻身,稳稳落在三步之外。
"第三招。"
话音未落,太子身形如鬼魅般闪至莽古泰身后,并指如剑,在壮汉后颈天柱穴轻轻一点。
那铁塔般的身躯顿时僵直,如泥塑木雕般凝固在跪拜的姿势,唯有一双牛眼还在惊恐地转动。
全场死寂。
太子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转身向南诏王拱手:"段王,承让了。"
"好!"瑞昌帝拍案而起,龙颜大悦。
满朝文武这才回过神来,喝彩声震耳欲聋。
段思聪脸色铁青,强撑着笑容起身还礼:"太子殿下神功盖世,外臣佩服。"
太子立了首功,目光看向瑞昌帝,见他投来欣赏的目光,这才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外室之事,总算被功劳冲淡了几分。
闻星洛也有些讶异,太子的武功精进了不少呢。
看来失去了男子雄风之后,远离了温柔乡,倒是把精力放在习武上面了。
有一句话说得没错,你进步的同时,你的敌人可能在飞速进步。
这时,柬走出一名红衣和尚:"贫僧扎西,请教佛法。"
大宴的国师正要应对,闻星洛突然起身:"国师大人,可否让臣妇一试?"
国师醉心玄学,并不知道她的身份,但从服饰上认出这是一品诰命夫人,得给几分薄面。
他看向瑞昌帝,征询皇帝的意思。
瑞昌帝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居然点头应允了。
全场哗然:宋将军的妻子,要与和尚斗佛法?
她懂什么?
这不会是为了争抢风头吧?
也不看看是什么场合?
虽然没有设赌注,可事关大国颜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