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赚钱,九阿哥是专业的

作品:《听懂兽语后,纨绔十福晋更嚣张了

    得说知母莫若子,九阿哥对宜妃那是有些了解的。


    初初见面,眼见白面馒头儿子办成了黑煤饼,当额娘的着实心疼了一阵。


    抱着他好一顿哭。


    可知道这小子此次海贸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时,娘娘就彻底绷不住了。


    当即喊自家大宫女,赶紧把御赐的鞭子拿过来。


    “干什么?这糟心玩意儿抽瘸,看他还野得不着家不?屁股都没坐热呢,就又张罗着出去野了……”


    九阿哥特机灵地蹿到了胤俄身后:“额娘,额娘您冷静些,十弟还在呢,您好歹给儿子留点面子。”


    至于宜妃想听的,让他就此留在京中,不再出海的承诺?


    那是给不了半点的。


    他当场表示要把余生都投入到这个伟大事业中去,把这事儿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大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金山。


    “如此,日后汗阿玛不管是想升级军备、修理河道还是抚恤灾民,都不用再担心银子不够用了。而且……”


    九阿哥正色:“不出去一趟,真不知世界之广大。原本,儿子还当海外都是些蕞尔小国,随便派些许兵丁便能灭了那种。亲眼见过才知人家也有广大疆域,也有属于自己的文明与发展。”


    “还有……”


    “停停停!”宜妃皱眉:“本宫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你嘴里那些天辽地阔,但知道百善孝为先,连你汗阿玛都得以孝治国。”


    “你小子上有老下有小的,总不能把妻子儿女都托付给老十和你五哥吧?”


    那在这方面,胤俄也是相当支持自家九哥了。


    闻言赶紧轻咳:“宜额娘,若九哥执意在此道发展,无更多精力顾及家庭的话。我跟五哥肯定尽心尽力,会让他有后顾之忧的,是吧五哥?”


    瞬间被额娘跟亲弟弟目光聚焦的五阿哥脸色十分难看,并不想回答是不是,而想给胤俄两杵子。


    发觉他这‘险恶用心’的喜鹊积极给琪琪格打小报告:[喳喳喳,那个五阿哥,果然不是个好的。问他是不是,他就说呗,做什么用杀人般的目光瞧着人你的男人?]


    唔。


    那当然是因为他为了自保而拖人家下水啊!


    琪琪格扶额,也是服了喜鹊的偏心眼。


    但……


    不得不说,为了让康熙爷能更好地睁眼看世界。别因噎废食,晚年一糊涂就直接玩海禁。就算苦点累点,琪琪格也愿意帮胤俄一起,给九阿哥打理好大后方。


    万一他为了更好地征服星辰大海,倒逼着工部、内务府、前清宫造办处的能工巧匠门技术改革,提前鼓捣出来了蒸汽机呢?


    咳咳。


    不喝开水的洋人都能通过水开时现象搞出蒸汽机来,世世代代喝开水的国人还不得更驾轻就熟?


    嗯。


    就算不熟,琪琪格也会及时提醒的。


    不过事实证明,她还是小瞧了一位皇子的敏锐。


    九阿哥专业着呢。


    早早就发现了风力帆船的某些不便之处,刚回到京城就往工部了。


    把自己这两年行船遇到的问题都一一说明,再强调下对改进方面的期许。


    剩下的?


    就交给工匠们的专业技能与他们各自与九族的羁绊。


    不但如此,他交给康熙那些书籍画册里也是无所不包。


    某些优良港口的位置,他甚至还在对方人口、面积、军队数量、武器水平等等之外,列举了大清若有意推行王化到此处需要多少人攻城,多少人驻守。


    看得康熙欣慰之余,都有点认同明成祖派太监领头下西洋的干法了。


    虽然开拓进取的心思可能差了点儿,但胜在老实听话啊!


    不像自家这个,明明在南洋诸国就能把货物高价售卖完,结果他偏偏控制销量。硬是绕着几大洋走一圈,几乎游遍诸国才慢悠悠回来。


    全不管老阿玛在家中如何担忧。


    这话九阿哥可不认。


    甚至只要康熙起个头,他就能当场哭着拍大腿:“汗阿玛这么说,可就太让儿子伤心了。自从离京,儿子真是,无时无刻不想着大清,不想着您。”


    “但儿子重任在肩,担负着您与举国上下的期盼,半点不敢放松自己。”


    “只把自己当成张骞、郑和一般。行海贸事外,还肩负宣扬国威,了解别国国情等责任。立志走遍域外诸国,为您绘制更加精密准确的地图。也在诸国之间仔细筛选,哪些可以成为大清藩属,有哪些得在未曾强大之前就尽量干掉……”


    哭完,他还得拉着康熙的手,让他摸摸自己的脸。


    都黑成什么样儿了?


    孩子惧怕,福晋嫌弃的。


    真·不管是在行动上还是精神上,都为大清付出了许多许多。


    “听说更远的大陆上有马铃薯和黄金米,生长迅速,亩产一两千斤,可粮可蔬。儿子赶紧扑了过去,还专门腾出了些地方带回来许多。”


    “虽然司农一瞧就说是土豆和玉黍,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传进来了,但儿子的心意总归不错吧?”


    九阿哥脸上委屈,小嘴儿却叭叭的。


    各种为自己争功。


    康熙还没怎么着呢,被喜鹊传信的琪琪格先坐不住了:穿越两大神器,土豆和玉米呀!


    这要是康熙爷不能慧眼识珠,她不得跟着截上一胡?


    理由都是现成的:不管怎么说,都是九哥一番心意。好歹试着种一种,万一传言非虚呢?


    可惜,康熙虽然觉得九阿哥所说的产量有些夸张,但到底珍视儿子万里迢迢带回来的用心。当即就派人拾掇了个皇庄,把所剩不过两千斤的土豆给种上了。


    玉米种子量多,遂只种了一半。


    等一应金银尽数抵京,把国库私库都装得满满当当后,什么疑虑、反对的都统统见了鬼。


    康熙直接一拳头砸在龙案上:“海贸大有可为,必须行成规模、行成定制。”


    赚钱不能停。


    这调子一定下来,底下立即附和声不断。


    然后?


    那自然是阻止不了,就尝试加入,甚至跟着分一杯羹啊!


    事关重大,不能就由着九阿哥自己率船冒冒失失出海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