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功德林的纷争
作品:《抗战:从亮剑开始贩卖军火》 他一开始以为孔捷这两卡车的东西顶多就换两辆坦克,四到五门的喀秋莎火箭炮。
谁知,居然换了这么多!
李云龙真后悔自己没在中间当个中间商。
“不少!不少!江先生,太感谢了!回去以后我一定向我们19兵团韩司令员汇报,我们也抽出一个团在国内寻找这些东西!”
孔捷说话都结巴了。
他做梦也不敢想像用这两卡车的东西换了这么多的武器装备!
“孔军长,我这里现在缺少的是中药材,你要是能搞到中药材,我可以给你换更多的武器。”
“中药材?老江,你又开起了中药铺子?你跟咱老李说啊,要哪些中药材,你给开了药方,咱老李每样给你弄个几万斤!”
李云龙生怕孔捷跟江海涛搭上线,把他给抛弃。
他赶忙抢在孔捷的前头。
孔捷叹了口气,他知道李云龙的这点小心思。
江海涛笑笑,要的就是李云龙产生危机感。
只不过江海涛系统绑定的是李云龙,也只能是跟李云龙交易才有奖励。
像今天跟孔捷交易,系统是不会评定交易等级,也自然没有额外的奖励。
但江海涛也是要敲打敲打李云龙。
以免李云龙的小尾巴翘了。
“老李,只要是中药材都可以,像什么野山参,高丽参,鹿茸,燕窝,虎骨,血竭,冬虫夏草,铁皮石斛,红景天,麝香,牛黄等等。”
江海涛一口气说了十几种名贵的中药材。
“老赵,快给记下来!”
李云龙自己记不住,赶紧扭头让站在他身后的赵刚把这些中药材的名字都给记了下来。
孔捷也努力的记了七,八种中药材的名字。
“老李,你的东西在山谷里,你自己清点。孔军长,你的货在山谷下面,以前是霉军建了一个临时的基地。
东西就放在那里,你自己带人去拿。这两辆卡车给我开到前面的那道山口。
我那几个伙计就在下面,他们一会儿就过去拿。”
江海涛说完,从山谷走了下去。
孔捷赶紧跟在他的后面。
但江海涛的速度是越走越快。
孔捷完全就跟不上。
“江先生!等等我!”
孔捷喊了声,但江海涛没有答应。
等孔捷再次准备喊江海涛时,江海涛的身影已经在他的面前消失。
孔捷有些担心,他担心的是江海涛没给他带武器装备。
不过,积雪的山谷中有一行轻浅的脚印。
孔捷也没有多想,他循着这脚印追了上去。
下到山谷的底部,是一片平坦的平地。
霉陆军1师之前在这里扎了营,被和尚点了燃油库,把这里给烧掉。
孔捷看着地上烧焦的地方,他眼睛瞪的溜圆,都不敢眨眼睛。
他担心自己眨了眼睛,眼前的这些摆放的整齐的坦克,喀秋莎火箭炮,榴弹炮,野战炮,轻重武器,弹药都不见了!
孔捷不敢眨眼睛,担心这是在做梦。
“这些都是我46军的!哈哈,我孔捷也有坦克,也有喀秋莎火箭炮!”
“江先生!谢谢!”
孔捷冲着前方大喊,而此时的江海涛已经不在这里,他将孔捷引到这里,自己则是调头去了山口。
将两辆卡车里的装的银元,古董,字画,铜器,玉器,石像一股脑的都扔进了系统空间。
来到一处无人的山谷,江海涛开启双穿门离开了亮剑的世界。
台海,孤岛。
海边一名身穿黑色长衫,手里拄着拐杖的秃头老者久久的站在海边,向北远眺。
“父亲,海风太冷了,回去吧。”
“霉国人现在知道我那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吧?”
秃头老者用拐杖敲打着地面。
“父亲,据我情报特工人员传回来的情报,苏联空军已经参战,他们还给夏共军提供了坦克,火箭炮,轻武器冲锋枪。”
站在一旁的中年男子连忙向秃头老者汇报。
“苏联人也参战了?据我对斯达林的了解,他不会这么早就参战的。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你让情报部门多加甄别。
就算是苏联人给他们提供了武器,霉国人却连东线都守不住。还炸掉了水门桥。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秃头老者摇着脑袋。
“父亲,这也许是霉军的战术调整,据情报称,共军的补给线很单薄。如果霉军诱敌深入,用飞机再炸毁共军的虚弱单薄的补给线。
我们反攻大陆的机会可就来了。”
中年男子越说越兴奋。
“建丰,你是这样想的?”
“是的,父亲。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只要共军在朝鲜战败,霉军势必会跨过鸭绿江,长驱直入。
我们再从这里登上大陆,两下夹击,肯定能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
中年男子眼中满满都是对曾经失去的,就要夺回来的欲望。
秃头老者却是摇了摇头:“建丰,你错了。霉国人很骄傲。尤其是麦克阿瑟,他是不会采取诱敌深入这一招的。
霉国人在朝鲜东线就是失败了。这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强大的霉国人居然就顶不住了。真是太叫人失望。”
秃头老者摇头叹息。
“父亲,就算东线霉军一时失利,西线霉军还是在清川江一线抵挡住了共军志愿军的攻击。”
“希望他们能顶的住吧。霉国人总是说我不行,这次就让霉国人看看他们自己行不行。走吧,回去吃饭。民以食为天,吃饭才是天大的事情!”
中年男子神情一窒,他从秃头老者的语气中,听出来他似乎是丧失了斗志。
功德林。
这是关押高级战犯的地方。
朝鲜战争一爆发,这些高级战犯们也知道了。
他们一个个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和激动。
“报纸,有最新的报纸吗?”
“对,我们要最新的报纸!朝鲜战争的情况我们要第一时间知道!”
“你们真想看报纸?我是怕你们看了会失望的。”一名四十多岁,英武不凡的中年男子大踏步的走了过来。
“王所长,好。”
“王所长,我们想看报纸没有错吧?”
“对,我们应该有知情权。”
来人正是功德林管理所王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