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才子妒火烧,文会起风波

作品:《大明:我靠摸尸杀人,缔造东方日不落

    上元佳节,夜幕初临。


    北平城内,华灯闪耀,游人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节日的喜庆与祥和之象。


    燕王府内,更是张灯结彩,热闹异常。


    永安公主朱玉莹所举办的文会,设于王府后花园最大的一处临水楼阁之中。


    该楼阁共三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精美灯笼,将整个水面映照得波光粼粼,宛如梦幻之境。


    此刻,楼阁之内,已然高朋满座,衣香鬓影。


    被邀请前来之人,皆是北平城中有名的青年才俊。


    他们或出身书香门第,或少年成名,个个自视甚高,满腹经纶。


    今日能获公主邀请,参加如此雅集,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人群之中,永安公主朱玉莹犹如一只骄傲的凤凰,在众人的簇拥下居于中央。


    她今日精心装扮,一袭流光溢彩的云锦宫裙,衬托得她肌肤似玉,容光焕发。


    她谈笑自若,与周围的才子们畅快交流,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公主的尊贵与气度。


    然而,她的眼角余光却不时地瞟向楼阁的入口。


    她在等候。


    等候那个她恨之入骨,却又不得不亲自设局邀请的男人。


    “高阳王殿下到,朱岩将军到!”随着门外一声高亢的通传,楼阁内原本喧闹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只见朱高煦身着王爷常服,大笑着步入楼阁,龙行虎步,气势不凡。


    而在他身旁,跟着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青年。


    那青年身形挺拔,面容英俊,神色平静地走在朱高煦身侧,面对满堂才子佳人投来的审视目光。


    他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只是走进了一间,极为普通的屋子。


    此人正是朱岩。


    更让众人惊讶的是,早已在主位落座的燕王妃徐氏,看到朱岩到来,竟主动微笑着开口。


    “朱将军来了,请快入座。北平之围、东昌之捷,将军功劳卓著,本宫还未好好谢过将军。”


    燕王妃徐氏,这位未来大明的仁孝皇后,以贤德闻名天下。


    此刻却对一个年轻将领如此礼遇,其中的分量,在场之人皆能掂量得出。


    朱岩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躬身行礼道:“王妃殿下过誉了,此乃燕王殿下洪福齐天,三军用命,末将不敢居功。”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谦逊,又将功劳归于朱棣,让徐氏眼中的赞许之意更浓。


    “好,不骄不躁,乃国之栋梁。”她笑着点头,示意朱岩入座。


    朱高煦得意地拉着朱岩,径直坐在自己身旁,那个位置紧邻主桌,是全场最为尊贵的位置之一。


    永安公主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恼怒。


    好一个朱岩!好一个不卑不亢!连母妃都对他另眼相看!


    你越是风光,待会儿摔得就越惨!


    她心中冷笑,脸上却堆满了最甜美的笑容,主动起身,端着酒壶走来:“朱将军,那日是玉莹失礼,让将军见笑了。”


    她柔声细语,亲自为朱岩斟满一杯酒,姿态极为谦卑,宛如一个正在向心上人赔罪的娇俏少女。


    “今日玉莹再敬将军一杯,望将军宽宏大量,莫与我这小女子计较。”


    这番举动,在朱岩眼中,自然是虚情假意。


    但在远处那些青年才子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心中冰清玉洁、高不可攀的永安公主,竟然对一个武夫如此低声下气,主动斟酒,言语间还带着一丝讨好!


    这如何了得?


    一瞬间,无数道嫉妒、愤恨、鄙夷的目光,如利箭般齐刷刷地射向朱岩。


    凭什么?


    一个只会舞刀弄剑的粗人,凭什么能得到公主殿下的青睐?


    凭什么能得到王妃殿下的夸奖?


    凭什么能坐在如此尊贵的位置上?


    才子们本就自傲,自诩风流,最看不起他们眼中的武夫。


    此刻,新仇旧恨,加上那熊熊燃烧的妒火,让他们再也无法忍受。


    几个在北平文坛颇具名望的领头人物,聚在一起低声商议几句,眼中皆闪烁着不善的光芒。


    朱岩对周围那些几乎要将自己点燃的目光视而不见。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永安公主,接过酒杯,淡淡一笑道:“公主言重了。”


    他将酒一饮而尽,未再多言一字。


    这种淡漠,在永安公主看来,是更深的羞辱。


    但在那些才子眼中,却是赤裸裸的炫耀和挑衅!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


    只见一个身着月白色长衫、头戴方巾、面容清瘦、眼神倨傲的青年,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他先是对着主位的王妃和公主深深一揖,姿态潇洒,引来一片叫好声。


    然后,他直起身,目光如炬,直视朱岩:“在下顾源,出身吴郡顾氏,家父乃前朝翰林学士。”


    “不才自幼苦读诗书,对经史子集略有涉猎,有幸成为去岁北平乡试解元。”


    这一番自我介绍,可谓分量十足。


    吴郡顾氏,那是江南有名的书香世家。


    前朝翰林学士之子,乡试第一名解元。


    无论哪一个名头,都足以让他傲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


    楼阁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明白,好戏即将开场。


    顾源看着朱岩,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与讥讽。


    “久闻朱将军神勇无敌,乃燕王麾下第一猛将,为我大燕立下赫赫战功,顾某钦佩至极。”


    他先扬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变得极为锐利。


    “只是,今日是公主殿下举办的文会雅集,我等舞文弄墨之人,谈论的是风花雪月,吟诵的是诗词歌赋。”


    “朱将军身为此次场合的座上宾,却一言不发,未免有些格格不入吧?”


    他稍作停顿,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挑衅意味:“顾某不才,斗胆想向朱将军讨教一二!”


    “不知朱将军,可敢与我等,在这上元佳节,以诗会友,切磋一番?”


    “还是说,朱将军的刀虽锋利,但手中的笔却提不起来?”


    这番话,已是赤裸裸的当众羞辱与嘲讽。


    整个楼阁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岩身上,等待着看他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充满恶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