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哪个好人这么干?
作品:《屯田就送仨老婆,为了养家我竟成皇帝?》 如今的大汉,其实已经有了相对缓解的矛盾,毕竟许正年是个什么出身,大家可是知道的。
说得难听点,那是一个贼寇。
若是说得好听...那就是一代平民,所以许正年才能够肆无忌惮地分发土地。
虽然仅仅分发土地还是不够的,但好在分发土地的同时,许正年也顺利拿下了大片的城池土地,而且顺手消灭了不少“助纣为虐”的家伙。
两件事情一起做,让大汉的局面轻松了许多,也让大汉的底层百姓和那些之前压制他们的世家豪族少了许多的矛盾。
总之...方便了许正年行事,同时也减少了许多矛盾,也方便了许正年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想要统一度量衡这件事情需要大力推动,靠着商业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但如果想要统一文字甚至是语言...那就比较麻烦了。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教育了!
因此大兴教化就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了。
各方世家被许正年还有大汉一顿猛削,剩下的那些家伙,也让大汉压得几乎头也抬不起来。
而河北世家之首,也是真正的谋主之一张宾则是在人生的最后时间,在张华,张衮等人的劝说之下同意了大兴教育的事实。
亲自带领着自己麾下的诸多才俊,比如陈群,蒋器,华亥,王霜,石韬,孟子建等人由雒阳开始,逐渐向外扩散大量的学堂学府。
大汉的雒阳最先创办的就是太学,也是大汉真正的官学,大学!
然后以太学为根基,向外设立四座官学。
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帝王将相,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必须要进入太学乃至官学之中学到一定的年份才可以。
甚至张宾在最后还提议,想要扩大学府,壮大学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学府和朝堂仕途联系起来。
这个建议和许正年简直是不谋而合,因此大汉朝堂发布了一条全新的政令。
或者说,一系列全新的政令。
首先就是将大汉的军政分开!
当然,只分军政不分文武,大汉的臣子依旧是允文允武,上马可杀敌立功于万里之外,下马可治民于方寸之间。
但是军政却是要分开的。
想要从军可以入伍,一步一步从战场上杀出来一个未来和功勋满身。
但他们这种人只能从军,却不能进入朝堂执掌诸如户部,或者是进入御史台这种地方。
地方主政的官员,想要从军中转进去也很困难。
简单来说,他们也不能转入地方担任刺史,郡守甚至是县令...
想要在政务上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官学发放的准许毕业的文书。
这需要在官学之中接受三年启蒙,七年苦读,一共十年之后便可以开始考试从而试图毕业了。
当然,如果是军中之人想要转入地方府衙也可以去补学。
同时军中也会同样开设官学,由各个将军负责此事。
他们不需要再重新补充学习十年的时间,有了军中学堂打底,只需要再学一年就可以了。
但是得考试,要是考不过怎么办...把眼泪憋回去继续学!
直到考过了为止!
而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张宾也再次补充了如下几条。
“第一,官学每年只可以招收定量的学生,不可超出如此数量,每个官学之中也需要有足够分量以及足够数量的先生授课!”
“第二,官学的数量不足,可以由民间修建私学,只要经过地方府衙认证,然后送往朝廷再次进行考核。
并且在礼部成立专门的学宫,归属司空之下,由礼部全权负责。
只要考核通过,便可以得到准许,也可以同样发放毕业准许。
日后进入仕途等同于官学。
但一切要求与官学相当!”
“其三,每一名结业之人,其结业文书之中需要留下其十年先生的名字与印记,留下官学或者私学山长的名字,印记。
但凡结业造假者,视同谋反!
若是有学府一同参与,彻查到底,严惩不贷!”
“其四,若是学生入仕之后德行欠佳,贪赃枉法,无能放纵,则将其历年先生,山长之名刻于石碑之上供人戏谑,唾弃。”
“其五....”
一共十七条命令,将官学,私学还有仕途,地方府衙完全捆绑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这十七条命令更是将学子,仕途,先生和山长也同样绑在了一起。
这是张宾和张衮两个人商量了足足大半个月之后,这才做出来的决定。
至于这里面的问题,当然也有很大的问题。
毕竟这个东西和仕途有关系,也就只有他们有本事,有资格去做这件事情。
但不要紧,因为这系列的律法之中,还有一条私学和官学的排名。
第十五条就是,每年朝廷会让人巡查各地官学和私学,然后将排名刻录到石碑上,最后放在各个地方让人观赏点评。
其中这些学府不仅仅包含了他们的名字,还有他们的山长,先生,以及这些人的出身和地方。
最重要的是,第一名只会粗略写上,最后一名绝对要事无巨细!
恨不得将那些先生和山长的祖宗八代一并写到上面去。
就想出这条计策的张衮也再次被人称之为才智高远,人品敦厚!
当然这是外人,真正自己人对他的评价是....
“这是个什么玩意,正经好人谁能想到这种招数!”
不过这招数虽然有些损,但实打实是真的有用。
最起码...许正年靠着这种法子,很快就能够让学府学宫彻底推广下去,不仅仅是无数权贵聚集地雒阳。
就连天下也会如此,毕竟雒阳的官员学子名额是有限的,这里的权贵想要更好地进入仕途,还是得想办法进入学宫。
雒阳没有位置了,最后他们就只能去其他地方用其他地方的名额了。
但一来二去的,这人力物力也就用在了地方。
之后只需要地方稍微运作一下,那学宫就不能只是给权贵子弟们开放了,普通百姓也得受到恩惠。
而想要让这件事情按照许正年等人的想法走下去...一个御史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