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真正的难题

作品:《分手后,我成了富圈香饽饽

    第二天。


    飞燕堂一大早就被堵得水泄不通。


    “王阿姨,您这边坐。”


    林晓琳拿着文件夹,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穿行。


    病人从诊室排到了门外,连隔壁早点铺的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陈医生,您真该换个大地方了!”


    一个病人抱怨。


    “是啊,您现在名气这么大,这小地方配不上您了。”


    陈飞正给一个孩子推拿,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突然,门口的静了。


    楚燕萍走进医馆,拥挤的人群竟下意识为她让开一条路。


    楚燕萍摘下墨镜,无视周围的一切。


    一份打包好的早餐被放在桌上。


    “还没吃早饭吧。”


    陈飞的推拿刚结束,他直起身,看了一眼点心。


    “吃了。”


    “那就当加餐。”


    楚燕萍环顾四周,眉头皱了一下。


    “这里,太小了。”她下了结论。


    “够用。”陈飞擦了擦手,准备叫下一位。


    “这不是够不够用的问题。”楚燕萍打断他。


    “一个好的环境,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她的评价不留情面。


    “你想说什么?”陈飞看着她。


    “我已经在市中心看好一个地方,三层独栋,设备可以按最高标准来,打造全国最好的私人中医馆。”


    陈飞的回答简单直接,“我不搬。”


    楚燕萍愣住了。


    她想过他会推辞,却没想过他会拒绝得如此干脆。


    “为什么?”


    “这个医馆,是我爷爷传下来的。”


    陈飞的看向医馆里每一件陈旧的物品。


    “它不只是一个铺子。”


    楚燕萍没有再坚持,“我明白了。”


    她的视线,落在了飞燕堂与隔壁那家关门已久的杂货铺。


    楚燕萍忽然开口,“不搬,那就扩建。”


    陈飞顺着她的视线看去。


    “把隔壁买下来。”


    楚燕萍语速极快,瞬间构思好方案。


    “两间打通,面积翻一倍,候诊区、诊疗室、药房全部重新规划。保留你想要的老门脸,但内部,我们可以做到最好。”


    这个提议,让陈飞心动了。


    他不是没想过,但隔壁的店主是个倔老头,要价高,还不理人。


    “隔壁的店主,不好谈。”


    “在海城,没有我楚燕萍谈不下来的生意。”


    她拿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小王,查一下城南旧街17号铺面的业主信息,飞燕堂隔壁那家。三天之内,我要看到收购合同。”


    她挂断电话,全程不到一分钟。


    “这件事,交给我。”楚燕萍看着陈飞,“你继续做你的神医。”


    她说完,重新戴上墨镜,转身就走。


    到了门口,她回头补充了一句。


    “还有,以后别叫我楚总。叫我燕萍。”


    三天后,楚燕萍的电话准时打来。


    “搞定了。”


    陈飞正在整理药柜,动作一顿。


    “这么快?”


    “我说了,在海城,没有我谈不下来的生意。”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不过,那个老头确实有点意思。”


    “他不要钱。”


    这个答案,出乎陈飞的预料。


    人人都说那个倔老头待价而沽,想卖个天价。


    “他提了一个条件。”楚燕萍继续道,“他要你,亲自给他看病。”


    “他叫王守义,七十二岁,以前也是个赤脚医生。”


    “他说,他信不过医院,也信不过外面的大夫,只信飞燕堂这块招牌。”


    “他想亲眼看看,陈家的针,还配不配得上这三个字。”


    陈飞沉默了。


    “我替你答应了。”楚燕萍替他做了决定,“时间在今天下午,医馆关门后。这个人情,我还给你。”


    下午五点,医馆准时关门。


    林晓琳送走病人,好奇地问:“陈医生,今天不盘点吗?”


    “今天有位特殊的病人。”


    话音刚落。


    一个身形瘦削的老人,从门后走了出来。


    他穿着灰色的中山装,是王守义。


    他没看陈飞,先是仔仔细细地打量飞燕堂的。


    “我爹当年,就是被你爷爷一根针从鬼门关拉回来的。”王守义终于开口,“可惜,我没学到家,当了一辈子赤脚医生,到老了,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


    他伸出瘦的手腕,“让我看看,陈家的后人,还剩下几分本事。”


    陈飞走过去,三指搭上他的脉门。


    林晓琳站在一旁。


    许久,陈飞松开手。


    “王老,郁结于心,肝气不疏,兼有陈年风湿。”王守义喉咙里发出一声冷哼,“海城所有中医院的专家,都这么说。”


    “药医不死病。”陈飞语气平静,“你的病根,不在身上是在心里。”


    王守义有些经验,但是不说破。


    “你倒是说说,我有什么心病?”


    “你不甘心。”陈飞直言不讳。


    “你觉得中医没落了。你守着一个破铺子,是在守着心里那点念想。”


    王守义猛地站起,很是激动。


    “胡说八道!你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


    陈飞没有争辩。


    他转身,从书架最顶层,取下一个积满灰尘的木匣。


    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沓沓泛黄的毛笔医案,和几本手抄医书。


    “这是我爷爷留下的东西。他说医术是天下人的。以前我不懂。”陈飞看着那些医案,“现在,我想通了。最好的传承,是把它发扬光大。”


    他拿起纸笔,开始书写。


    王守义一脸不屑地站着。


    可看着看着,他的表情就变了。


    “你……你这是在干什么?”王守义的声音开始发颤。


    “整理我陈家医术,准备写成书。”陈飞没有停笔,“让想学中医的人,有路可循。”


    王守义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忽然觉得,自己坚守一辈子的固执,可笑至极。


    “别写了!”他忽然一把按住陈飞的手。


    陈飞抬起头。


    “铺子,我卖!合同,现在就签!我只有一个要求。”


    他指着桌上的手稿。


    “这本书写出来,第一本,送我!我要亲眼看着,中医是怎么重新站起来的!”


    说完,老人转身就走。


    林晓琳满眼崇拜地看着陈飞。


    不费一针一药,仅凭几句话,就治好了一个几十年的心病。


    “陈医生,您真的要写书吗?”


    “嗯。”


    “可是……光靠文字,很多手法也表达不清楚啊。”


    她的话,点出了真正的难题。


    就在这时,楚燕萍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还有一个装着三脚架和摄像机的箱子。


    “看来我没来晚。”


    她把食盒放在桌上,又打开了那个箱子。


    “我猜,光用笔写,你会遇到麻烦。”


    她看着陈飞笑了。


    “最直观的方法,是录下来。”


    她将一台专业摄像机架好,调整着角度。


    “开始吗?”她调好镜头,看向陈飞。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