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你能翻起什么浪?
作品:《极品女上司爱上我》 这个问题角度新颖,直接击中了当前行业痛点,顿时吸引了全场目光。
连HTT的王静都投来了感兴趣的眼神。
周正豪在下面听得脸色阴沉,低声对身边的副总说道:“哼,就会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概念!”
最后,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答疑环节要结束时。
那个坐在后排,一直沉默的闪星科技代表,有些怯生生地举起了手。
“我……我有一个小问题……”他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紧张。
“关于……关于贵方规格书中提到的,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电池续航的测试标准,似乎与国际通行的IEC 61960-3标准存在细微差异,不知道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这个问题极其专业。
罗成甚至感觉,他这个问题有些有些钻牛角尖了。
但不得不承认,他这个问题精准地指向了一个,可能被大多数厂商忽略的潜在风险点。
在场的技术人员纷纷露出思索的神色,连电讯公司的技术官都愣了一下,才认真翻看资料回答。
这一刻,再没有人敢小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年轻人和他代表的闪星科技了。
周正豪脸上的轻蔑也收敛了几分,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罗成和白文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信息
有点东西啊,这个闪星科技不简单。
很快,最后一家公司答辩完成后,主办方开始内部筛选。
上午的招标会结束了。
主办方开放了食堂,参与投标的公司人员可以进入用餐。
罗成跟着腾元的人员,在白文玉的带领下去食堂吃饭。
准备的伙食还不错,还有啤酒饮料供应。
吃完饭,还提供了临时会议室,每个公司都有一间,算是很周到了。
到了下午1点。
第一轮资格审查结果宣布,淘汰了一大半公司。
当最终五家入围名单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尽管早有预料,现场还是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哗然。
“腾元科技!”
“星华科技!”
“联众集团!”
“HTT科技!”
“以及,闪星科技!”
这五个名字,代表着国内通信硬件领域的最强角逐。
前四家是预料之中的巨头,而最后一个,则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周正豪看着屏幕,冷哼一声,目光扫过腾元和闪星,敌意毫不掩饰。
李明翰依旧面带微笑,但眼神深邃。
王静则是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专注于自己的技术资料。
而那位闪星科技的年轻代表,在听到自己公司名字时,只是轻轻松了口气,推了推眼镜,依旧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随着主持人宣布投标文件提交截止,封闭评标阶段。
明天将会开始最后的评分,将会有电讯公司八名高层,组成评分委员会。
决定最后的中标公司。
而名额,只有两家。
会场内的气氛瞬间达到了最紧张的顶点。
真正的战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所有的客套,所有的暗藏机锋,都将化为残酷的排名。
每个人都清楚,接下来,明天将会是最后决定数十亿订单归属了。
罗成坐在座位上,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主席台,但微微绷紧的下颌线,透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对手都很强啊,不知道,腾元能不能拿下投标。
数十亿的大单,最终只有两家公司能分这块大肥肉。
排名第一的胜者,将获得电讯公司最大力度的产品推荐位和渠道支持。
这不仅仅代表着电讯公司的订单比例,还有无法估量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声望。
第二名,则只能喝点汤。
至于剩下的三家,他们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最终只能沦为陪衬,黯然离场。
残酷的丛林法则,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到腾元科技分公司。
项目组所有核心成员立刻被召集到了会议室,白文玉亲自坐镇,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星华科技,联众集团,HTT科技,这三家都是我们的老对手了,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我们都分析得很透彻,在技术方面,我们的手机参数最优,不足为惧。”
童伟作为技术负责人,率先开口,语气中充满了技术宅的自信。
“没错。”市场部的经理也开口附和道:“我们的方案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都做到了极致,只要评委不眼瞎,我们拿下第一,问题不大。”
白文玉听着众人的分析,也暗暗点头。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松的议论声,似乎胜利已经唾手可得。
只有罗成,一言不发。
白文玉清冷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罗成身上:“罗成,你怎么看?”
罗成抬起头,缓缓吐出四个字:“闪星科技。”
这个陌生的名字,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会议室里乐观的气氛。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能翻起什么浪?”徐磊不屑地撇了撇嘴。
“不能这么说……”赵爽立刻摇头。
她指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正飞快地刷新着各种信息:“我查过了,这家公司很神秘,表面上看,是一家刚刚成立没多久的公司,有海外资本背景的公司,但我在天眼网上都查不到太多有用的资料。”
越是神秘,越是反常。
在座的都是人精,立刻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
白文玉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她沉吟片刻,拿起手机,走到一旁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王叔叔……是我,文玉……想向您打听一家公司,叫闪星科技……”
电话那头的声音似乎说了些什么,白文玉的脸色,一点点的阴沉下去,最后变得无比凝重。
挂断电话,她走回会议桌前,语气清冷说道:“我们都小看它了。”
“闪星科技的前身,叫立信高科。”
“立信高科?”徐磊第一个震惊起身起来:“就是那个九十年代靠做‘小灵通’起家的行业鼻祖?”
“没错。”白文玉点了点头:“后来因为跟不上智能机时代的发展,经营不善,逐渐被市场淘汰,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了。”
她语气更加凝重起来:“大家都以为它倒了,没想到,它只是蛰伏了起来,一直在给国外的一些大品牌做代工,底蕴和技术积累,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