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建立医学院

作品:《三国开局就被骗

    十几日后,华佗来了。


    华佗在看了柳蜜儿的伤后,做了一些简单的处理,同时带了一些药膏,保证伤口的愈合,并且不被感染。


    “她的伤势恢复的很好,可能是因为体魄较强的缘故,恢复能力本就不错。”


    听见华佗的话,卫良悬着的一颗心,也算彻底放下了。


    卫良转而问道:“华世叔,你的家人有没有来到河东?”


    “哦,良儿为何这么问,是有什么事情吗?”


    卫良有意将华佗留在河东郡,于是委婉的跟华佗提到这件事,“最近春旱,我觉得,天下可能会出现饥荒。”


    他自然不会傻到说,还有一年大汉就有动乱了,这样的话。


    华佗信不信是一回事,但被有心之人听去了,难免会惹来一身骚。


    提到这个,华佗也是叹息一声,他从徐州过来,哪里不知道最近这段时间的事情,“我家人都是随我一同来去,只是这大旱,又要饿殍遍野了。“


    卫良没有对世间沧桑有多感叹,“你家人都来河东郡就好,日后,便住在河东郡吧。粮食问题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你一家人。”


    华佗连忙摆手,“不必了良儿,我还要去救治大汉百姓。医者行天下,救天下。怎么能因为饥荒,而躲在此处呢?”


    华佗说的正义凛然,一时间让卫良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是为了能将华佗留在自己的身边,卫良还是要想办法说服华佗的。


    于是说道:“华世叔,就你一个人的力量,每天即使是救助十几个病人,可天下的患病者如此之多,又能要救到什么时候去呢?”


    见华佗沉思,卫良接着说道:“世叔,你的医术如此精湛,就没有想过,将医术传承下去?”


    华佗不是很明白卫良的意思,问道:“良儿是想拜学医?”


    卫良摆摆手,说道:“我就算想学,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那良儿的意思是?”


    卫良说道:“我的意思是把你的医术,传承下去,教给更多的人。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成立一个医学院,就好像教书的私塾那样教别人学医,然后我们收许多学生,把医


    术教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去救治世人。”


    医术传承?


    这些医术经验,可以说是华佗唯一的宝贝,如果完全交给别人……


    华佗没有想过,因为自古就有那么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


    但医者的本心就是悬壶济世。


    华佗处于矛盾与纠结之中。


    华佗的这种思想,也是很多古代的技术,到后世而失传的原因。


    “医术,并非私藏的宝贝,而是用来救人的技术。”


    卫良看出来了他的想法,接着说道:“如果你的医术能流传出去,让更多人学会,那么这个世界上的病痛就会越来越少。”


    “医者,不就是为了天下人,远离疾苦,远离病痛吗?”


    卫良的话,句句说在华佗的心里。


    华佗微微一怔,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学医的人,竟然没有卫良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有远见。


    他呆愣了好一会儿,才道,“你说的对,是我,狭隘了。”


    华佗拱手,朝着卫良微微一礼。


    卫良也是受宠若惊。


    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让华佗有这么大的反应。


    “华世叔大仁大义,举世无双。”卫良赶紧拍拍马屁。


    华佗接着问道:“这个医学院,该如何办?”


    卫良思考了一会儿。


    按照自己记忆的来想,这个时代的职业的排序,也就是从春秋那个时候传下来的,仕、农、工、商、医、卜、道、僧。


    医属于极为不被人看好的职业。


    甚至被排在商的后面。


    要想正常招生,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生源,可能要从流民里面入手。


    卫良说道:“华世叔,医学院的事情,我会为你安排一个地方,然后学徒,我也会给你招来。”


    确定了这件事后,卫良找来了鲁旦。


    让鲁旦给华佗在东城的空地上,建立一个医学院,并尽量根据华佗的需求建设。


    只是刚吩咐下去,马钧就过来了找到卫良。


    他的显得有些激动:“主公,你要的水泥,已经制作完成了。”


    卫良一喜,他没有想到马钧这么快就带来了好消息。


    于是就跟着马钧,去了他单独的作坊场。


    由


    于马钧的发明很广泛,为了不限制他的发明,几乎是他要求的任何材料,卫良都会满足他。


    卫良看着地上的一堆湿乎乎的灰黑色的东西。


    有些发愣。


    这个所谓的水泥,好像和自己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啊。


    眼前这东西,看起来更像泥巴。


    卫良有些不自信地问道:“你确定这个是水泥?”


    马钧点点头,按照主公的要求,灰黑色,注水后,搅拌,慢慢凝固,待晒干后,完全凝固,坚不可摧。


    然后卫良就看向旁边的两个圆筒型的石头墩子,“这也是你做的水泥?”


    马钧点点头,然后拿出一把斧头,递给卫良。


    示意卫良砍砍试试。


    卫良接过斧子,然后朝下砍去。


    砰!


    斧头刃和水泥块碰撞在一起。


    可是,水泥墩子并没有卫良所想的那样粉碎,只是扬起了一点尘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身边的鲁旦和关羽等人,可是惊呆了。


    这个东西若是用来修建城墙,那简直就是事半功倍啊。


    卫良满意的点点头,虽然做工还是有些粗糙,气泡也有些多。


    整体感觉不够细腻。


    但是坚硬程度,已经堪比后世的水泥了。


    “马钧,你的家人都过来了吗?”卫良直接问道。


    马钧回答道:“回主公,在下家人都已经来到河东郡,就住在作坊内。”


    卫良看见马钧所指的方向,是作坊内的一间小屋子。


    “鲁旦,给马钧购置一处宅院,面积要半亩以上。”


    马钧听后,欣喜若狂,半亩大的宅院,在安邑县,等同于豪宅了。


    那是只有大世家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谢主公。”


    有了水泥,卫良想要将安邑县构建成大汉第一城,指日可待。


    而且卫良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让安邑县,在乱世中,活下去。


    这块地的百姓,反正也是自己的。


    是大汉天子赏赐给自己的封地。


    万户侯,可就是这个县啊。


    只是粮食问题,卫良要抓紧进程解决了。


    这也是卫良对关羽说的,重要的事情。


    自己是真的没有时间去管这个蹇硕和郭胜等人。


    反正他们要不了几年,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