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事成之后,我再给你送两条大前门
作品:《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晚上,庆祝的地点自然选在了肉多酒多。
小店打烊后,一家人围着一张小方桌坐下。
桌上摆满了刚出锅的卤味,香气四溢。
王有弟拉着白兰云的手,亲热得像是亲姐妹。
她指着店里的一切,向这位新弟媳介绍着。
“弟妹,你看,这猪头肉要卤够一个半钟头,火候不能大也不能小,咱们这店,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备货,一直要忙到天黑,虽然累,但看着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心里就跟喝了蜜一样甜!”
白兰云听得认真,一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夜色渐深。
王全胜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姐姐和姐夫,店里只剩下他们三人。
他看着身边面带羞涩的新婚妻子,和一脸欣慰的丈母娘,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浮上了心头。
他挠了挠头,目光在不大的店堂里转了一圈,最后落在白兰云和刘飞兰的脸上。
“妈,兰云,今晚你们想住哪儿?”
白兰云羞赧地低下了头,两只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这个问题,太过实在,也太过突然。
还是丈母娘刘飞兰先反应过来,她毕竟是过来人,见过的场面多。
她拍了拍女儿的手背,脸上带着一丝早已盘算好的从容。
“住处早就想好了,你老叔王星亮不是在水泥厂上班吗?我托人给他捎过话,今晚就去他那儿挤一宿。”
王星亮,王全胜一个出了五服的远房叔叔,但在这县城里,血缘的远近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姓王的香火情。
“那敢情好!”王全胜心里松了口气,老叔家确实是个落脚的好去处。
他当机立断,转身从锅里捞出几块热气腾腾的卤排骨和一截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油纸麻利地包好。
“走,我送你们过去。头一回上门,可不能空着手。”
刘飞兰本想推辞,说自家亲戚不用这么客气,但看到王全胜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心里暗暗点头,这个女婿,年纪不大,但为人处世却透着一股远超年龄的周全。
水泥厂的家属院离瓦市街不远,穿过两条巷子就到了。
敲开王星亮家的门,开门的是婶子李桂芳。
她身上还系着围裙,看到门口站着的王全胜和刘飞兰母女,脸上的笑容客套而疏离。
“哟,是全胜和亲家啊,快进来坐。”
这神情,王全胜上辈子见了不知多少回。
八十年代,村里人进城办事,投亲靠友是常态。
城里亲戚嘴上不说,心里却烦得不行。
谁家都不宽裕,多两张嘴吃饭,多两个人占地方,都是不小的负担。
“婶子,这么晚还来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王全胜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像是完全没察觉到对方的冷淡,顺势将手里那一大包沉甸甸的卤肉递了过去。
“我自个儿在街上开了个小店,弄了点卤肉,您和老叔尝尝鲜,看合不合胃口。”
油纸包一入手,李桂芳就感觉到了那扎实的份量。
一股霸道浓郁的肉香顺着缝隙钻进鼻孔,她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那客套的假笑迅速化作了真切的热情。
“哎呀!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太破费了!”
她接过卤肉,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连忙把刘飞兰母女往屋里让。
“亲家,兰云,快进来,炕上热乎着呢!”
刘飞兰母女连声道谢,拘谨地跟着进了屋。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人情薄如纸,但只要你礼数给足,利益到位,再薄的纸也能裱糊得厚实起来。
王全胜带这份卤肉,就是不想让丈母娘和媳妇看人冷脸,受那份寄人篱下的委屈。
屋里,王星亮刚下班回来,正脱着那身沾满灰尘的工作服。
看到王全胜,他也是一愣,随即咧嘴一笑。
“你小子,今天不是办喜事吗?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来看看老叔你呗。”王全胜熟稔地递上一根烟,帮他点上。
“顺便把妈和兰云送过来借宿一晚,明天我带她们在县城转转。”
两人在屋里聊着厂里的近况和单位的趣闻,李桂芳则热情地给刘飞兰母女端茶倒水,不时还掀开油纸包,对着那油光锃亮的卤肉啧啧称赞。
临走前,王星亮把王全胜送到门口,拍着他的肩膀。
“全胜,你现在也是城里人了,没事多领着媳妇过来串串门,亲戚嘛,就是要常走动才亲近。”
“哎,我记下了,老叔。”王全胜满口答应。
他心里清楚,白兰云以后要在县城生活,多一门能走动的亲戚,就多一个依靠,日子也能过得舒心些。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刘飞兰母女吃过早饭后,坚持着把碗筷收拾干净,又帮着扫了地,这才在李桂芳热情地的招呼声中告辞离开。
王全胜早已等在了肉多酒多的店门口。
“妈,兰云,今天咱们不去别的地方,就去逛街!”他看着精神头不错的母女俩,意气风发地宣布。
“逛啥街哟,那不都得花钱?”刘飞兰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
“咱们在街上随便看看就行,不用买东西。”
“那不行!”王全胜的态度异常坚决。
“结婚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这像话吗?这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必须风风光光的!听我的,今天必须买!”
他想起了前世,因为穷,他亏欠了白兰云太多。
连一枚最普通的银戒指,都是两人攒了好几年的钱才买上的。
这份遗憾,在他重生的灵魂里扎了二十年。
刘飞兰母女拗不过他,只好跟着他往县里最大的百货商店走去。
八十年代的百货商店,是无数人眼中的圣地。
一进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刘飞兰和白兰云看花了眼。
两人跟在王全胜身后,好奇又拘束地打量。
王全胜径直走到卖钟表首饰的柜台。
“同志,麻烦问一下,你们这儿怎么没有金戒指卖?”
柜台后,一个年轻的男售货员抬了抬眼皮,语气里带着几分冷淡。
“黄金是国家管控物资,禁止私人买卖。再说了,那玩意儿金贵得很,谁买得起?”
王全胜不恼,脸上依旧挂着笑。
他从口袋里掏出大半包大前门,不动声色地从柜台底下推了过去。
“同志,抽根烟。我就是想给新过门的媳妇买个念想,您给指条明路,是不是真一点办法都没有?”
售货员的目光落在烟上,眼神微微一动。
他没立刻去拿,而是左右瞥了一眼,确认没人注意,才迅速将烟收入口袋。
“规定确实是死规定,不过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文件说了,今年九月份开始,会先在沿海那几个大城市试点开放黄金饰品销售。”
“不过那价格,啧啧,最便宜的素圈,一克也要五十块起步!”
刘飞兰在旁边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王全胜眼神灼灼。
“我想给媳妇买三金,戒指、耳环、项链,一样都不能少。”
这话一出,售货员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三金?”售货员咂了咂嘴。“正规渠道肯定没戏。不过,你可以试试找人买老物件,就是那些解放前传下来的东西。”
“上哪儿找去?”王全胜立刻追问。“同志,你要是能帮我搭上这条线,事成之后,我再给你送两条大前门!”
售货员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可相当于他小半个月的工资了!
他不再犹豫,对王全胜使了个眼色。
“你跟我来这边,这儿说话不方便。”
两人走到柜台的角落,售货员用身体挡住别人的视线,声音压得更低。
“算你运气好。我有个婶子,家里藏着一套老三金,是她当年出嫁的嫁妆。最近家里急用钱,正想出手。你要是真想要,我带你去看看。”
王全胜心中一阵狂喜。
他兜里那二百多块钱,加上这几天店里的盈利,凑一凑,拿下这套三金应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