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这么多咱哥仨怎么分?
作品:《重生八零,从参军入伍开始》 技术员杨怀生也走了过来,他倒是精神焕发,只是走路时总下意识地扶着腰,脸上挂着一丝过来人才懂的神秘笑容。
他拍了拍张海的肩膀,算是解围。
“行了行了,别拿张海开涮了。到点了,先干活要紧。”
“对对,干活!”李银锁一拍大腿,招呼着几人。
“都上车,走了!”
解放卡车载着一行人往工地颠簸而去。
张海靠在车斗里,被颠得七荤八素,脸色愈发难看。
一到工地,张海连滚带爬地跳下车,虚弱地朝王全胜挥了挥手。
“全胜,我不行了,先去办公室眯一会儿,有事喊我。”
话没说完,人已经溜进了那间简陋的办公室,一头栽倒在行军床上,瞬间就没了动静。
王全生摇了摇头,心里暗笑,年轻人就是不知道节制。
他转过身,立刻恢复了工头该有的严肃,开始指挥着刚到的工人们卸车上的水泥和钢筋。
“都小心点!轻拿轻放!那边的,绳子捆紧了再吊!”
工地上顿时一片忙碌景象,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李银锁凑了过来,搓着手,一脸的急不可耐。
“全胜兄弟,你看现在日头正好,咱啥时候去下套子抓鳖?”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昨天那只大老鳖,心里跟猫抓似的。
“急什么。”王全胜眼睛都没抬,一边检查着一捆钢筋的规格,一边沉声回应。
“活儿是正经,抓鳖是添菜,主次得分清。等忙完这阵子,有的是时间。”
李银锁见他态度坚决,只好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也跟着去忙活了。
整个上午,王全胜就像个陀螺一样在工地上转个不停。
这边基坑的模具尺寸有点偏差,他拿着卷尺亲自复核。
那边搅拌水泥的配比不对,他抓起一把闻了闻就指出了问题。
他就像是整个工地的眼睛,任何细小的纰漏都逃不过他的审视,查漏补缺,井井有条。
工人们私底下都对他服气得很,这年轻人年纪不大,本事却比那些老师傅还老到。
快到中午,手头的活儿总算告一段落。
王全胜拍了拍手上的灰,对李银锁招了招手。
“走,带上家伙,去上游看看。”
李银锁闻言,屁颠屁颠地跑去卡车上拿东西。
这次王全胜没让别人跟着,就他和李银锁两个人。
他从车上拎下一个筐子,里面是几根新砍的柳条,还有一张张海买来备用却没派上用场的新渔网。
两人来到河上游一处僻静的河湾。
王全胜蹲下身,修长的手指翻飞。
没一会儿功夫,柳条就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个椭圆形,两头尖细的笼框。
他又用渔网将笼框细细密密地包裹起来,只在一头留了个易进难出的活扣入口。
一个简易的地笼就这么做好了。
李银锁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看好了。”王全胜站起身,拍了拍手,指着岸边一片水草丰茂的水域。
“这种地方,水流缓,水草多,底下又是烂泥底,是老鳖最喜欢歇脚打洞的地方。”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切碎的生猪肝,血淋淋的。
他将猪肝碎末塞进地笼里,充当诱饵。
“这玩意儿腥气重,隔着老远,老鳖闻着味就自个儿钻进来了。”
他找准位置,将地笼缓缓沉入水中,用一根长绳系在岸边一棵不起眼的歪脖子树上,又用烂泥和水草做了些伪装。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看得李银锁一愣一愣的。
“行了。”王全胜在河边洗了洗手,站起身。
“等下午下班了,过来收笼就行。”
“就这么简单?”李银锁挠了挠头,感觉自己一看就会了。
“这不难啊!”
王全胜瞥了他一眼,淡淡一笑。
“看着简单,里面的门道多着呢。下笼的位置,水深水浅,用什么饵,甚至什么时辰下笼,都有讲究。换个地方,今天这法子就不一定管用了。”
李银锁听得似懂非懂,但心里却活络开了,他眼珠一转。
“那我回头去乡里那些老渔民那儿打听打听,看这附近还有哪片水域鳖多。”
王全胜不置可否。
他知道,这门手艺,靠的是经验积累,光打听是没用的。
不过,他也没阻止,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
午饭时分,张海总算睡醒了,虽然还是一脸菜色,但好歹恢复了点精神。
到了下午收工,三人迫不及待地又回到了上午下笼的地方。
王全胜走到那棵歪脖子树旁,解开绳子,开始往回收。
他刚一用力,眉毛就扬了起来。
“嘿,这分量不轻!看来今天咱们晚饭又有硬菜了!”
李银锁和张海立刻凑了上来,死死盯着水面。
随着绳子被一寸寸拉回,一个沉甸甸的网笼被拖出了水面。
“我滴个乖乖!”李银锁倒吸一口凉气,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只见那不大的地笼里,黄褐色的鳖壳挤作一团,一只叠着一只,跟庙里头的罗汉似的。
四脚乱刨,把笼子坠得直往下沉。
“发了!发了!”张海也激动得满脸通红。
“这么多!咱们一人分两只都还有富余!”
王全胜将地笼拖上岸,把里面的老鳖一只只倒了出来。
好家伙,大大小小足有七八只!
最大的那只,比昨天那只还大上一圈,估摸着有十一斤重!
最小的,也有五六斤的分量。
“八成是这条河段从来没人下过地笼,让咱们捡了个大便宜。”
王全胜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看到笼子角落里还有一只巴掌大的小鳖,顺手捡起来,直接扔回了河里。
“这家伙太小,让它再长两年,下回再来捞。”
张海看着这满地的收获,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全胜,你这手艺可太神了。等我结了婚,也带我媳妇来这儿,让她也开开眼!”
王全胜心中却是一声轻叹。
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他比谁都清楚,用不了两年,随着人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电鱼的,炸鱼的,下绝户网的,各种歪门邪道都会冒出来。
到那时候,别说这么大的老鳖,就是巴掌大的鱼苗都得被捞绝了。
李银锁蹲在地上,乐呵呵地挨个数着老鳖。
兴奋劲儿过去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他抬起头,看向王全胜。
“全胜,这么多咱哥仨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