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二姐上台,赤子好学之心!
作品:《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六元及第?》 “此诗在意境方面,差了点意思。”陈老先生点到为止,并未在往下说。
接下来有第一位上台,众多才子争先恐后,万一能够入陈老先生的眼呢?虽然这个概率很低,但众多才子,都不想放弃这难得的机会。
厢房中,陈老先生忍不住摇摇头,这些诗词华而不实,只会用华丽的词语堆砌,反而忽略了梅花的品质,更有甚者借用梅花来讨好他,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侮辱。
陆之远见到陈老先生脸色难看,额头冒出丝丝冷汗,心中已经把刚才那位才子判了死刑,不会拍马屁就不要拍。
高天磊见差不多,缓缓走上抬前道:“各位兄台,在下不才,有一首诗!”
众人见到高天磊上台,目不转睛,纷纷屏住呼吸。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高天磊吟诗之后,台下一片寂静,陷入沉思,初听觉得平平无奇,但深思下来,却觉得蕴含着梅花高贵的品质,虽以梅花比喻,但却表达了自身不向世俗谄媚的高尚情操。
“好!不愧是高才子!”
“我跟高才子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在下甘拜下风。”
“高才子吾辈之楷模!”
在众人吹捧中,高天磊只是平淡的作揖,随后回到座位之中。
王翠叶面色平静,若是以前她好觉得高才子不错,但自家四弟可是文曲星转世,高才子在厉害,也不是四弟的对手。
于此同时,二楼厢房内,陆之远喜上眉梢,目光看向陈老先生问道:“高才子此诗如何?”
陈老先生面色缓和少许,才赞许地点点头道:“虽文笔稚嫩,但少许雕琢,可成大器!”
见到陈老先生缓和不少,陆之远松口气,万一真惹恼陈老先生,那可是宁安县所有才子的损失。
见到高天磊上台,赵诗云自然不甘落后,缓缓走到台前:“在下也有一首梅花诗,来邀请各位兄台一起品鉴。”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赵诗云作揖,离开台前,只留下众人喝彩声。
“不愧是赵才子,无论是用词还是意境,远超常人!”
“我看赵才子和高才子两人不分伯仲。”
“赵才子和高才子两人都出手了,我等就不上去自讨苦吃。”
.......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本想上台的才子也停住了脚步,有赵才子两人的诗,他们上去,也是自取其辱,除非有力压两人的诗。
“陈老先生,您觉得这两位才子,谁适合拔得头筹?”陆之远问道。
他身为县令,宁安县学子的情况自然知道,现在恐怕已经无人再敢上台。
陈老先生轻轻凝眉,这两位学生的诗虽然不错,但对他来说,并不满意,宁安县属于北方,不如江南地区文风盛行。
赵诗云和高天磊的诗,虽可圈可点,但并没带来什么惊喜。
“罢了!”陈老先生内心说道。
宁安县本身比较偏远,要求太高也有点强人所难,谁获得头筹简单,但想要让他收徒,还达不到他心中的条件。
陈老先生刚准备评判,只听见一楼传来吵闹的惊呼声,他抬头看向前方的窗户,能够清晰看到有一位俊俏小生走上台前。
“有意思!”陈老先生笑了笑,目光看向陆之远问道:“陆县令,台上这位是?”
陆之远看着擂台上的王翠叶,思索半天也没想起是谁,对于王翠叶这位学子,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不满陆老先生,这位学子,我也不认识!”陆之远苦笑一声。
“你也不知?那看来勇气可嘉,不知是否有真材实料!”陈老先生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台前王翠叶。
在一楼,王翠叶站在台前,眼中带着一丝紧张,然而内心更多的是刺激。
在场的每一位都是宁安县才子,接下来便有她碾压在场的才子,至于会输?王翠叶想都没想过。
我四弟文曲之资,会输?这不可能输!这三十两白银,他们姐弟拿定了!
“这位兄台是谁?有高才子两位力压,竟还敢上台!”
“这我也不认识啊?”
“哪里来的跳梁小丑,竟然还敢上台?不怕丢人现眼?”
........
在场的才子,有疑惑、有愤怒、有戏虐的眼神盯着王翠叶,在他们看来,王翠叶登台纯粹自取其辱。
有不少才子还未登台,但听到高才子和赵才子两首诗,都识趣地放弃,此人毫无自知之明。
周文云见到王翠叶,脸色微变,听着周围讥讽的声音,脑袋不自觉地低下头,装作不认识王翠叶。
高天磊和赵诗云目光错愕地看向王翠叶,他们虽然谦卑,但身上也有自己的傲气,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自信青年才子无人敢再次上台。
王翠叶听着台下的讥讽,面色如常,没有丝毫惧怕,这点小场面,都拿捏不住,以后何尝统领千军万马。
她目光看向王远志给了一个放心的眼神,意思再说,小场面看二姐轻松拿捏。
“各位兄台,小生不才,也有一首诗,来请各位品鉴!”王翠叶学得有模有样,轻轻作揖。
“你现在上台,岂不是自取其辱?你觉得你的诗,能比过高才子两人?”这时一位才子出言讥讽道。
王翠叶轻轻挑眉,随后说道:“学问有高低之分,但学习并无高低贵贱,就算比不过高才子两人,但小生虚心求学,那有何不可?此次小生不为钱财,不为师徒名份,只希望陈老先生能点拨一二。”
“若我学问不好,作诗入不得大家耳,有什么问题,尽管批评,为了学问,忍受谩骂批评又如何?认识到不足,才能改进自身学问!”
王翠叶说话声音铿锵有力,眼中丝毫没有惧怕,心中对四弟由衷的佩服。
刚才四弟早就知道,有人说不准会找事,这些话都是王远志告诉她如何去说,不愧是文曲之资,口才一等一的棒!
一瞬间场面鸦雀无声,刚才出言讥讽的才子,更是面目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好一个,赤子好学之心!”二楼厢房内,陈老先生满眼赞许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