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流民

作品:《与君行

    用了早膳,苏子渊便将碗筷收拾了出去。


    江衍下楼四处转了转,发现这客栈里确实有不少佩剑的江湖人士,他们自成一桌,三三两两的坐着说笑,让整个大堂看起来极为喧闹。


    江衍转头上了街,却见街上有些从边关逃荒来的流民,他们身上穿着破烂的衣衫,身形单薄。


    小镇上有些好心人正在施粥,那些流民便一拥而上前去争抢。


    其中有一个瘦弱的女子,手上抱着个三四岁的孩子,似乎是身体太过孱弱,被挤出了队伍,


    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下意识朝前走了几步,想要重新挤进去,离施粥之处近一些。


    “阿娘……饿。”那小姑娘趴在女人怀中委屈地说道,她们已经两天没吃过什么东西了。


    那女子似乎是走不动了,在人群推搡中摔倒在地上,她牢牢护着怀里的孩子,没有用手撑地,磕破了脑袋。


    怀里的小姑娘哇哇大哭,女人还没站起身来,却将怀里的孩子搂紧了些,焦急地望着施粥的地方,却见粥似乎是派完了。


    此时一个单薄的少年走近了些,将女子扶了起来,将手里的包子递给了那个小姑娘,“吃罢。”


    小姑娘看了看自己的娘亲,泪眼婆娑地将包子递给了她:“娘亲吃。”


    “娘亲不饿,娘亲吃饱了。”那女子含着泪说道,朝着那少年连连道谢,“多谢公子。”


    少年将怀里的碎银拿出来了一些,给了那个女子。


    此时被离他们不远的流民看见了,一人大喊着冲上来,“求活菩萨施恩。”


    那十几个流民一拥而上,争抢着朝着少年而来。


    那少年有些手足无措,被挤在人堆里,眼见着几个大汉抢走了那女人手中的银子,甚至连那小姑娘咬了一口的包子也抢走了。


    人群里都是喧闹声和小姑娘的哭声。


    这场闹剧直到官府的人来了,将难民疏散才作罢。


    那少年望着难民被赶出小镇,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小七。”那少年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朝着江衍行礼,神情却有些落寞。


    “小七觉得,可是救了那对母女?”江衍问道。


    “我好像,不仅仅没有救他们,反而将他们害了。”江蕴道。“我不想那些人会与弱质女流和孩子抢夺食物。”


    “小七,他们面临的,都是生死。生死关头,谁还会在乎良善呢?”江衍道。


    江蕴默了,他虽小时候过得并不大好,可是却也没有为吃饱穿暖发愁过,他学的是宫廷法度,君子守礼。


    他从来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人,会因为一个包子,一口粥,豁出性命去抢夺。


    “你想方才是想帮一帮那对母女?”江衍问道。


    江蕴点点头。


    江衍笑道:“可是你帮不过来,战事连绵,便一直会人流离失所,流民众多,你能一个个将他们都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来吗?”


    江蕴思索片刻,摇摇头。


    他如今能做的,只是给别人一些银子,他无法帮他们脱困。


    江衍闻言,走近了些,道:“你可还想回宫?”


    江蕴低头沉默片刻,并未回答想或不想。“如今宫里对我而言,危机四伏。”


    眼下很明显,有人想要他的命,他甚至不知道来人是谁,光靠一身警惕,根本无法与那些人相抗。


    父皇不会护他,太子已死,其他几位皇子为了皇位之争,也不会留下他这个祸患。


    他若是回去,只有死路一条。


    江衍退开一步,笑道,“小七,你觉得如今朝政如何?”


    江蕴不知自家五叔怎地忽而提到朝中之事,还未来得及答话,便听得江衍接着问道:“你觉得如今可算是太平盛世?”


    “国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江蕴道:“如今朝政并非全心为民,民不聊生之处有之,边疆战火,亦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着实算不上太平盛世。”


    他父皇沉迷长生不死,人尽皆知。父皇对于朝政并不算上心,对于那些图谋不轨之人,都是能退则退,委实不能算明君。


    江衍满意的点点头,这孩子倒是有些见解。“执大象,天下往。这大象为何你可知晓?”


    “以仁为政,以民为本。民心所向,方为大道。”江蕴对答如流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浮民之力,可撼动江海,颠覆朝政,而他们所求的,不过是吃饱穿暖,安宁度日罢了。”


    “要百姓安宁度日,便要朝堂出力,而坐在高位上的人,便是主宰太平盛世的人。”江衍望着江蕴笑得十分柔和,说出来的话,确是有些惊世骇俗。


    江蕴有些震惊的望着自家五叔,忽而明白了江衍的用意。


    “小七,活的通透是很难的事,要做到一世不糊涂便更难,五叔希望,你一直都能坚守本心。”江衍道。


    这一番试探,江衍想,他应该是选对了人。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