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诗惊桃花主

作品:《神雕:黄蓉夸我比郭靖会撩

    自那夜破庙诀别,欧阳锋癫狂的身影便如鬼魅消散。


    唯有夜半风啸穿林时,杨过恍惚还能听见那夹杂狂笑与悲鸣的呼喊。


    后来,他依计而行,故意留下几处不易察觉却又足够指向的痕迹,引来了循踪而至的郭靖夫妇。


    一切如他所料,郭靖夫妇决定带他前往桃花岛。


    只是这一次,孤舟飘摇于东海之上,船上没有柯镇恶的怒骂,没有郭芙的骄纵,亦无武氏兄弟的喧哗。


    只有郭靖如山般沉默的背影、黄蓉洞察世情的双眸,以及他自己——


    一个带着两世灵魂的少年。


    月华如练,倾泻于无垠墨海,碎裂成亿万跳跃的银鳞,随波涛聚散浮沉。


    咸涩的海风掠过船舷,鼓动着杨过单薄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独自伫立船尾,那些晃动的光斑落入他深潭般的眸底,却无法照亮那更幽邃的所在。


    一个月前的记忆碎片翻涌:荒废古庙,冰冷的角落,还有那个倒悬梁间、癫狂大笑的身影——欧阳锋浑浊。


    一场癫狂颠倒的武功传授,在破庙的阴影中仓促完成。


    杨过指尖下意识抚过怀中油布包裹的《白驼山武学精要》,那是分别之夜,神智乍明的欧阳锋塞给他的最后馈赠。


    “有意思...” 杨过的唇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的指尖悄然凝聚一缕微不可察的逆转真气,轻轻点在潮湿甲板上。


    几片细小的木屑无声悬浮,违背常理地在月光下蜿蜒扭动,旋即又悄无声息地没入厚实船板,只留下几个微不可查的小孔。


    那些浸透疯癫与逆理的破庙所学,已烙印骨髓,运转竟比呼吸自然。


    "这逆练九阴的法门,其核心竟在于..." 他正于心中推演那颠覆常理的奥义,耳廓忽地一动——身后,一缕比海风更轻、几乎融入波涛韵律的脚步声,正悄然接近。


    袖袍微不可察地一拂,指尖真气牵引,那本油布包裹的秘籍已如活物般滑入袖袋深处。


    转身的刹那,杨过眼底所有深沉算计与锋芒尽数敛去,唯余澄澈如东海初阳的少年神采。


    他恭敬垂首:"郭伯母。"


    月华如轻纱流淌,为黄蓉一袭素白罗衣镀上流动的银辉。


    海风拂过,宽大的袖袂裙裾翩然欲飞,几缕青丝曼舞,衬得那身影愈发飘渺出尘,恍若月宫谪仙


    那双含情杏眸在清辉下流转,眼尾微挑的弧度依旧灵动狡黠,却沉淀了岁月赋予的睿智与洞悉世情的通透风韵。


    月光细腻地描摹着她侧脸的轮廓:饱满的额,挺翘琼鼻,再至那柔润如花瓣的朱唇。每一处转折,都似造化杰作。


    她回眸浅笑,眼角泪痣在月下若隐若现,眸光流转间,慧黠与深沉并存。


    一阵疾风忽至,吹得她衣袂紧贴身躯,刹那间勾勒出玲珑窈窕的曲线。


    难怪江湖传言,“一见黄蓉误终身”。


    "过儿,怎么那么晚还不歇息?"黄蓉问道。


    "侄儿见月色澄澈,海天辽阔,一时兴起,想吟首诗。" 杨过顺口答道


    "哦?作诗?" 黄蓉眉梢轻扬,素手搭上冰凉船舷,"念来听听?"


    杨过目光投向波光潋滟的海面,朗声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嗤——" 一声轻笑,黄蓉手中团扇半掩朱唇,眼波流转,带着洞穿一切的慧黠,"过儿,这诗...莫不是借了张九龄先生的《望月怀远》来应景?"


    杨过心头猛地一跳!


    糟糕!


    这才发现南宋时,此诗早已流传。


    正发愁不知如何圆场,却见黄蓉收敛笑意,眸光投向深不可测的远海。


    "不过..." 她的声音忽然变得极轻,仿佛随时消散在咸湿海风里,"倒也应了此情此景。过儿,可还记得下句?"


    杨过顺势接道:"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黄蓉身形几不可察地凝滞了一瞬。月光勾勒着她完美的侧颜,低语呢喃,轻若梦呓:"你郭伯伯...年少初识时...也曾对着月亮,反复吟诵此句..."


    尾音袅袅,终被潮声吞没。


    杨过敏锐地捕捉到她用的是"年少时",一丝微澜悄然掠过心湖。


    "过儿," 黄蓉的声音适时响起,驱散了那瞬间的感怀,带着恰到好处的探询,"方才见你对着海上明月指指点点,是在比划什么新奇招式么?"


    杨过灵机一动:"我在想...到了桃花岛后,会不会...太过叨扰郭伯伯和您。"


    这话半是试探,半是真情,作为穿越者,岛上被排挤的隐忧始终在心。


    黄蓉眸光微不可察地一闪,展颜一笑:"傻孩子,说什么叨扰?你父亲.....他虽.....但你郭伯伯心中,一直记挂着你这个侄儿。到了桃花岛,便是回家了,安心住下便是。"


    杨过清晰地捕捉到了那提到"杨康"时一闪而过的犹豫。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抿,旋即扬起少年气十足的笑容:“多谢郭伯母!侄儿一定谨记教诲...”


    黄蓉欣慰地笑了,带伸手轻抚少年的发顶,动作亲昵却也保持着距离:“夜深露重,好孩子,快去舱里歇着养足精神。明日一早,桃花岛就到了。”


    话音未落,她忽地微微倾身,眼中那抹熟悉的狡黠灵光跳跃起来,压低了嗓子带着笑意提醒:“不过呢,岛上有个被我们宠得有些无法无天的小丫头,叫郭芙。你初来乍到的,碰上她,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多长个心眼儿。”


    杨过恭敬垂首行礼。就在低头的一瞬间,他目光如轻羽般飞快一扫,极其隐蔽地掠过了黄蓉垂在身侧的指尖。


    那指甲修剪得圆润精致,宛如一枚枚小小的贝壳,在清冷月华下泛着珍珠般柔和莹润的光泽,全然不见寻常习武之人指掌间常见的粗粝与薄茧。


    他忽然忆起原主幼时在嘉兴见过的那些贵妇,十指涂抹着艳丽的蔻丹,却总透着一股刻意的雕琢。


    而眼前这双手,不施粉黛,素净天然,却自有一段清雅入骨的韵致。


    连指甲边缘那完美的弧度,都仿佛是造物主精雕细琢的杰作,透着浑然天成的精致与洁净。


    真正美人风骨,三分在皮相,七分在神髓,刻入骨髓,浑然天成。


    此刻方知,此言非虚。


    黄蓉何等敏锐?


    几乎在杨过目光落下的瞬间便已察觉。她嘴角的弧度几不可察地加深了几分,语气依旧温和如常:"过儿,盯着伯母的手,可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说话间,她极其自然地微微抬起手,仿佛只是随意整理被风吹乱的袖口。


    皎洁月光,如水银般流淌过她微微抬起的指尖,倾泻而下,清晰地映照出一段纤细莹润、宛如极品羊脂白玉雕琢而成的腕骨,在夜色中散发着温润光泽。


    月光如水,皓腕如雪,时间在这一刻似乎也为之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