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皇五帝,借天五百载

作品:《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灵宝山庄不会招揽阁下。”


    闻言,刘季挺直的腰杆瞬间垮了。


    另一边,刘父摇摇晃晃正巧行出。


    “刘公……” 刘川拱手行礼。


    “贤侄莫要客气。”刘父走到树下解开裤子撒尿,他目光扫到刘季,目光冷淡下来,“哼,不成器的东西,你还想入贤侄的法眼?干啥啥不成,做啥啥不会,老了说不定还叫老夫养你。”


    “能不能学学你几个兄弟?脚踏实地,干点人事。”


    刘季一听不乐意了,反驳道:“我有大志向!老父岂能小看我?总有一日,我一定出人头地。”


    “天汉兄,将来你一定会认可我。”


    “是是是……”刘川随口敷衍过去,不想参与父子两人的争吵。


    刘父啐了一口,没有回话,而是转身回到屋内睡觉,不一会,房间传来呼噜声。


    夜深人静,众人皆已睡去。


    刘川原本想安慰受到打击的刘季,结果这家伙跟没事人一般不以为意。


    “天汉兄,早点休息。”


    “好的,季兄。”


    刘川看着刘季的背影,不禁摇头失笑。


    他看到刘季的优点了。


    此人自信地有些强大,任何困境无法将其挫败;也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感到怯场自卑。


    公鸡打鸣,阳光透过房屋缝隙,驱散夜间寒冷之气。


    门外空地传来喧哗声和小孩嬉闹声。


    郑安期身着短打便装,一旁符宝将牛车包裹解开,拿出一些小物件分发众人。


    “大眼,此乃虎骨方,你腰不好,拿去泡酒喝。”


    “大郎妻子,二郎、三郎、四郎,这是你们的……”


    刘家大哥早逝,独留一对母子。


    郑安期分的东西不多,大多数是丹方,又或是沿路百姓送的小工具。


    “安期兄太客气了,这如何受得起。”刘父不好意思道。


    “爹,这也是郑伯父的心意,你老收下吧。”刘季倒也没客气。


    “哈哈,三郎说的是。”郑安期笑道。


    刘父瞥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


    刘川把刘季拉到一旁,将装有钱财的竹篓放到他手上。


    “天汉兄这是?”


    “整日借住刘家不是长久之计,在下初来乍到,不懂人脉;这点钱货交由兄台,麻烦将郑氏老宅重建。”


    刘季拍着胸膛打包票。


    “放心,这点事我老三办了。”


    不到下午,三五个壮年勾肩搭背走来。


    正在院落与郑安期晒太阳的刘父别过身子,嘟囔道:


    “一群狐朋狗友,惹是生非。”


    刘季带来五个兄弟,分别向刘川介绍。


    “这位是齐国上卿灵宝君刘川字天汉,如今功成归来,荣归故里……”


    众人跟着刘季称呼为兄,不以年轻而看轻刘川。


    毕竟刘川在他们眼里是见过大世面,甚至与齐王谈笑风生之人,他们这些乡下百姓哪里比得上人家。


    刘川笑着还礼,没有架子。


    刘季指着大黑汉子:“樊哙,他力气大,管饭就行。”


    又指着留着短须、皮肤白皙的高个子:“卢绾,负责找帮工,不要钱,管饭就行。”


    又指向一旁的矮个子和瘦子:“卖丝的灌婴,他帮忙找泥匠瓦工。这是审食其,打下手的。”


    随后是个肤色古铜,不苟言笑的青年。


    “这位是周勃,吹唢呐的。”


    众人看向周勃。


    周勃不苟言笑的脸,蹦出几个字。


    “我给大家吹唢呐助兴。”


    “别,还是留给死人吧。”


    众人哄堂大笑。


    “劳烦诸位了,美食美酒管够。”


    刘川跟着笑了。


    刘季看起来不靠谱,动作一点不慢。


    次日拉足人马,热火朝天干了起来。


    刘川换上短打,与众人一起搬石和泥。


    刘父在一旁喊道:“三儿,把这当成事办了,不许偷懒!”


    “知晓了!”


    另一旁,符宝与妇女们为众人烧水做菜。


    “小丫头长得千金小姐的模样,手艺还不错。”


    农妇们刮目相看,原本看到这么美貌的小姑娘,还不敢和人家搭话,现在有胆子说话了。


    “我是在山里长大的。”符宝浅浅一笑,她从小开始做菜,养活了师兄和爷爷,这个家没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运转。


    “太厉害了!”


    “我家媳妇像小姑娘一样就好了,哎,好吃懒做的东西。”


    “来来,大家让开。”符宝最不经夸,当即给众人来了一手炒菜功夫。


    热腾腾的香料炒狗肉上桌,引得众人口水直流。


    此后,沛县富裕人家开始流行炒菜,一系列菜式人称“郑女菜”。


    下午。


    溪边草地之上,众人饮酒作乐,载歌载舞。


    就连整日端着世外高人架子的郑安期也与刘大眼勾肩搭背,踏歌祝酒。


    刘川醉醺醺看着众人。


    远离礼节繁琐的临淄,众人本性渐渐释放。


    “天汉兄!”刘季在一旁大喊。


    “来了!”


    刘川左右勾着樊哙与刘季肩膀踏歌。


    率性自然,这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


    很快,日头降落,众人开始散去。


    “来来,姊姊带你们钓鱼!”符宝拉着一帮小孩一溜烟消失不见了。


    刘川有些疲乏,来到溪边草地上仰天躺下。


    晚霞如火,丹霞似锦。


    沛县的天空,似乎是暖色调,比阴冷的临淄、多变的山野,多了一丝宁静祥和。


    或许这样的日子一直能持续。


    刘川一转头,旁边躺了一排人,刘季正在自己身侧。


    众人询问着临淄的见闻,最好奇齐国大王的长相。


    得知大王竟是这种德行,不禁连连感叹。


    “嘿嘿,大王还不如我呢。”樊哙笑着说。


    刘季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天汉兄,青帝子的传说是否为真?”


    “假的,我弟子张良编的。”


    “为何如此?”众人有些好奇。


    “我出身寒微,需用神鬼之说提高威望。”


    “原来如此……”


    刘季若有所思。


    没过多些时日,房屋建成。


    刘季将与同为商贩的灌婴出远门。


    还剩下不少钱,刘季坚决不收。


    “拿着吧,就当做路上的盘缠,在下还有一事相托。”


    “何事?”


    “在下有万千家财,宝物若干,藏于……阁下将其取来,钱财我们对半分。”


    家财里面较为重要的是黑水鼎,没有它无法水法炼丹。


    “这……”


    刘季既是震惊又是欣喜,震惊地不是家财,而是刘川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


    欣喜地是此人不正是把自己当成信陵君那般重义守诺的豪杰。


    刘季有种被认同的欣喜。


    “天汉兄放心,在下一定完完整整取来。”


    随着刘季离去,众人彻底定居下来。


    刘川望着崭新的房屋。


    新种下的李子树,空气飘来熟悉饭香。


    又是新的一站,下次出山,世界将大有不同。


    木门推开,露出一张苍老的脸庞。


    郑安期招招手,笑道:“天汉,进来吃糯米饭了。”


    疾风亦有归途,落叶终会归根。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乡下平静。


    另一处,关中激荡,秦国风云。


    诸子百家聚关中。


    秦王政于郊外祭天。


    大部分人第一次目睹黑龙真颜。


    冷峻的黑王袍,冠冕下的面容,以及连绵不绝的秦军,给予人极大压迫感。


    这些人甚至还不如当年的秦舞阳。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朕为始皇帝,为一世,而后二世、三世……乃至万世。”


    秦始皇嬴政俯瞰万物众生。


    奋六世余烈,创前人未有功业,仿佛天地神灵的目光都垂眸己身。


    “可惜啊……若千秋万代,唯秦一世,那便完整了。”


    不知为何,三十八岁的秦始皇升起一丝不该有的妄念。


    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