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历史仙踪,汉武故事

作品:《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延熹八年(东汉,公元165年)冀州巨鹿。


    村落宁静,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朝阳升起,雾霾沉沉,乡间炊烟袅袅。


    青年身形高大,穿着暗黄袍子,宽袍大袖,不似普通农人。


    “张角,现在才出门啊?”


    “大郎,一会回来记得给我爹看看病。”


    “大郎,可还有符纸?最近诸事不顺。”


    青年名为张角,所到之处,老少熟络地打招呼。


    张角传承了祖上传下的治病驱邪良方,成为附近山村较为有名的道士。


    “好好好。”


    张角热情回应众人的招呼。


    回到家中,他又有些失落。


    他从小识文断字,素来有大志向,难道自己这辈子,只能困在这浅池当中了吗?


    咚咚咚!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二弟张宝气喘吁吁道:


    “兄长,我挖到东西了。”


    “什么东西?”


    “一堆竹简,上面全是字,我打算烧掉,三弟说先问问大兄,万一是什么好东西呢。”张宝不以为然道。


    “带我去看看。”


    张角跟随弟弟来到深山。


    深山有一石洞,洞中散落一具骸骨,从骸骨衣着来看,应不是当代之人,旁边散落竹简。


    张角随手拿起竹简,吃力地阅读与现在颇有形似的文字。


    打开竹简刹那,沧桑古来历史扑面而来。


    “齐王建四十四年,稷下学宫祭酒刘川,率临淄百姓,以巷道方位而设渠帅、方帅、以太平为号令,率众人抵御秦军……”


    “秦始皇三十五年,灵宝君留下‘祖龙死而天下崩’之谶,两载后,秦始皇驾崩……余求仙数十载,只恨错信小人,无法随大祭酒,千古悠悠,此恨难平。”


    死者自称卢生,原先为稷下学宫的弟子,投靠嬴政。


    “灵宝君……”


    张角震惊万分,这不是历史中的隐士吗?


    上面除了卢生自述,还传下了灵宝君的百草纲目,一门内气修炼法。


    “太平、渠帅……这般神仙人物,能活到如今吗?”


    张角若有所思,似乎领悟了什么。


    ……


    同年。


    上林苑。


    此地曾是皇室最大的皇家园林,历经秦汉百余年,秦始皇与汉武曾对其进行修缮扩建。


    当然,经过王莽之乱,上林苑早已荒废不堪,宫殿大多被摧毁。


    从皇家重地,变成如今的荒废园林。


    光武帝定都洛阳,此地更是仅有十余名士兵看守。


    这一日,洛阳来的车驾前来长安祭祀,天子刘志带着百官前来祭拜先祖。


    期间需要耗费数月。


    近些年来,朝堂混乱,皇帝为了维持威望,特地前来长安祭祀先祖,以示正统。


    夜晚,暮色渐深。


    两个半大不小的少年偷偷摸摸来到此地。


    “阿瞒,听说这里闹鬼,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高个子少年相貌俊美,仪表堂堂,眼神四处张望,唯恐断壁残垣之间冒出一缕残魂,吓他们一跳。


    “袁绍,怕死你就回去,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矮个子孩子十岁出头,相貌平平。


    “哼,论读书,你曹阿瞒不知差了多少。”说到这里,袁绍来了自信,“此地名为建章宫,当年孝武帝在此设立神明台,设承露盘,以求仙神降下不死药。”


    “晚年,武帝不知为何悔悟,建章宫的神明台,终不复用。”


    曹阿瞒抚掌大笑,说:“对,这就对了,万一我们寻得神仙宝物,岂不是能长生不老?”


    “胡言乱语,孝武帝都不能长生,你又如何?”袁绍对此嗤之以鼻。


    如果真那么容易长生,世上真有长生之人。


    那么皇帝还能换来换去?


    “你不懂,传说世祖皇帝(刘秀),早年曾游上林,悟道三日三夜,最终领悟绝世武功,天命加身,这才成就霸业。”


    “什么?”袁绍瞳孔一震,“你曹阿瞒也要成光武霸业?”


    曹阿瞒连连摆手,说:“不不,我想当征西大将军,做个冠军侯,你想到哪去了。”


    “嘁,沐猴而冠……”


    既然来都来了,两人便四处搜寻起来。


    袁绍与曹操两人跟随长辈出来见世面,祭典又没有他们的位置,闲着无聊,这才出来探险。


    青苔爬满断壁残垣,青石板长出杂草。


    落寞萧瑟的景象,述说往日的繁华。


    岁月无情消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黑夜,阴风呼啸,摇曳树影好似张牙舞爪的妖魔。


    咚咚咚……。


    曹操忽然踩中一块中空的地板。


    “咦,里面有东西。”


    两人对视一眼,曹操兴奋地撬开地板。


    地板下是小巧的木匣,木匣无锁,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本书。


    书籍封面写着——太史公书——灵宝本纪,右下角写着“司马迁”三个大字。


    “是太史公司马迁的书。”袁绍又炫耀起自己为数不多的学识,“灵宝名为刘川,齐国人,曾任稷下学宫祭酒,秦朝汉江侯,汉初灵宝侯,后被孝武帝夺爵,同时他又是道家人物,著名方士……司马迁在灵宝侯列传中有记载。”


    “话说,这本书我怎么没看过?太史公有写过吗?”


    本纪可不是一般人能入的,本纪一般是帝王,或当时最有权势之人,例如项羽、吕后。


    灵宝虽然有名,不仅是张良陈平之师,还是太祖皇帝的兄弟,但不至于入本纪。


    不过,袁绍家世显赫,家中藏有司马迁的真迹,名字大印与字迹和家中一模一样,不似伪造。


    袁绍好奇翻开书籍。


    霎时间,被第一句话震慑。


    “一篇灵宝纪,半部汉初史。”


    “好狂妄的字。”


    开篇一句话,吸引两人阅读的兴趣。


    越看两人脸色越发不对。


    此书描述光怪陆离,犹似神怪志异,甚至并不忌讳汉家隐事。


    “刘川者,琅琊人也,字天汉,号灵宝。齐王建二十年生人,其师郑安期,时人称千岁翁……刘川少时修习方术,得长生不老大道,齐王建三十八年,为稷下大祭酒……。 ”


    “征和二年(前91年),江充言宫中有蛊气,诬太子,太子发兵……秋七月,刘川出关,驾羽而归,诛众方士;责上,上有悔意,建思子宫,诛充三族……”


    “后四年,吾见灵宝东海泛舟。”


    此书到这,戛然而止。


    两人对视一眼。


    汉武巫蛊之事,向来为后人津津乐道,民间多有流传。


    但这版本怎么不一样?


    “不对!”袁绍猛然惊觉,“不对,刘川是齐王建时人,齐王建在位四十余年,而后被秦灭,秦十五年,再到孝武后期……”


    “刘川岂不是一百五十多了?”


    …


    日月倒转,银汉逆流,时间来到汉武年间。


    历史真相如画卷缓缓展开,显露出那一抹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