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天空一声巨响

作品:《今天也在努力当人,嗷!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皇室无德以致上苍震怒,整整九个月滴雨未落。


    整个王朝的生机和气数,于炎炎烈日的炙烤下,正在一点一滴的流失。


    皇帝万般无奈之下,应朝臣所请连下九道罪己诏,却屁用都没有。太阳依旧高高在上的挂在天空中,肆意嘲笑着凡夫俗子的无可奈何。


    最后还是老迈的国师出关,拼去大半条性命方才勉强窥见一丝天机。


    指点皇帝摆祭台,告上苍。


    皇帝手持敬香,以天子之尊行三跪九叩大礼,声泪俱下的与上苍诉说着百姓艰难。


    最后烧黄裱,发宏愿。


    “祈求上苍,若是当真有天罚,尽数降责于朕一人即可,莫要降灾于无辜百姓!”


    话落,晴空一声霹雳。


    祭台上的君臣们抬头望去,只见一道流光自云层中闪耀而起,然后直直跌落于人间。


    狂风大作瞬间乌云盖日,整个天空中都是风雨欲来的翻滚声势。


    直到第一滴雨落在人们的鼻尖上,然后有了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


    随即噼里啪啦稀里哗啦的,砸向这片久违了雨水的干涸土地。


    人们才敢不可置信的欢呼雀跃。


    “下雨了!”


    “哈哈哈哈哈,下雨了!”


    “我们有救了,呜呜呜呜呜…”


    “下雨了!老天爷原谅我们了,我们不用死了,哈哈哈哈哈!”


    “太好了,我大肃气数未尽啊!”


    “哈哈哈哈哈……”


    这种死里逃生的痛快,没有人能够抑制得住激动。就连年轻时南征北战的铁血帝王,也难忍心头激荡。


    他那双向来威严的眼睛,此刻竟然也难得的露出了一丝脆弱的放松。


    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接住几滴来自上天的馈赠。送至自己嘴边,不由自主的濡湿了眼眶。


    杨大总管甚至听了君王的呢喃。


    “天不亡我。”


    他赶紧更加卑躬的佝偻着腰背,不敢让耳朵再放肆听取什么不该听的话。


    随即有人匆匆来报。


    “启禀圣上,国师垂危!”


    “什么?”


    皇帝顾不得被大雨打湿的衣衫,脚步匆匆赶到垂垂老矣的国师床榻前。


    “老师。”


    “圣上。”


    须发皆白的国师实在是太老了,哪怕是不通岐黄之术的人看见他那灰白无神的脸色也知道,国师恐是大限将至。


    皇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动容。


    “老师,已经下雨了。”


    “嗯,我听见了。”


    国师浑浊无光的眼神里,竟然还带出了一丝顽皮的得瑟劲儿。


    “我就说祭天管用吧,咳咳咳…”


    一丝鲜血肆无忌惮地从嘴角流下来,偏偏这仙风道骨的老头子,还兀自笑得欢快。


    “听我跟你说呀徒儿,师父我要先走一步了。你也别慌,我方才替大肃掐了一卦。咳,咳咳…”


    颤颤巍巍的那根手指头,坚定的指向了西边。口中断断续续地说着他此生算出来的,最后一卦国运。


    “九九归一,截一线生机。白虎降世,…主兵戈保平安,…快,速速去…寻…”


    话音渐消,国师陨落。


    皇帝悲痛万分,赐以无上哀荣。


    * * * * * *


    靖西府,青沙县。


    这里本就土地贫瘠物资不丰,偏偏又遭了九个月的干旱大灾,更是让平民百姓们过的苦不堪言。


    好在这一任的知县大人,那真是个难得的好官。


    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粮,凡是过了他的手就一点点都没被克扣过,全分毫不差的到了老百姓们的手里头。


    这才让他们整个县在这扬天灾里,侥幸的避免了人祸,尽最大可能活下来了更多的人。


    哪像隔壁的那两个县呀?


    听说同茂县和安远县那边,甚至还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易子而食事件,让人听着心觉不忍又心生恐惧。


    “还好还好,还好终于挺到了老天爷开恩的这一日!


    下雨了就能有活路了,以后勒紧裤腰带再节省节省,总归是能挺到粮食长出来的。


    感谢老天爷,感谢皇帝陛下,感谢青天大老爷林知县林大人!”


    祝元娘每天早晚都要对着老天爷磕三个响头,谢天谢地谢君王,最主要的是话里话外还要捎带上大好官林知县。


    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皇帝高高在上不一定能顾及得到民间疾苦。但是县官要是想干点什么坏事儿,下头的这些黎民百姓们却保准个顶个的都得遭殃。


    还别不信,看一下隔壁那人间炼狱就知道。青沙县的人这回真是把所有的好运气全押在了一起,才终于修来了一个愿意把升斗小民当人看的父母官。


    “娘,有些话在家里头跟儿子嘀咕几句就行了,千万别出去乱说。”


    宋易行坐在桌子后面练字,还分心交待着心大的母亲。


    “那我还能不知道吗?你看我什么时候出去东家长西家短过?安心练你的字吧,谁不知道我这人嘴最严了,我从来就不出去乱说话。”


    祝元娘从地上爬起来,很熟练的拍了拍裙子上的灰尘,转身就去拎那小破篮子。


    “你搁家里好好练字,娘去后山那边转转,看能不能捡点便宜回来。


    听说昨天老刘家的去后山挖野菜,还走了狗屎运的捡了只兔子呢!


    娘也去碰碰运气。


    捡不着兔子能捡个耗子也行,好歹也能回来给你打打牙祭。”


    “你听刘家婶子胡扯呢?


    她那是从朱猎户下的套子上偷的兔子,我就不信你今儿早上,没听到朱家大嫂子撵上门去骂街的动静。


    你要是不怕把人家招到家里来骂祖宗十八代,你尽管去后山捡去吧!”


    宋易行看着手底下写出来的字,这开了叉的毛笔用起来就是不顺手,把他练字的心情都给破坏了。


    无奈的放下纸笔,这容貌俊俏的读书郎斯斯文文的站起来,捋了捋衣衫上的褶皱。


    “我跟你一起去吧,下过雨之后山路湿滑难行,万一你要是又摔倒了怎么办?”


    “呸,你这小兔崽子就不能盼你娘一点好?”


    祝元娘不高兴的哼唧了一声。


    “再说就算人家上门来骂,也是骂你老宋家的祖宗十八代,跟我这姓祝的有什么关系?


    吃进嘴里的便宜才是真的占了便宜,其他的都是虚的。


    要是有人能天天给我送兔子吃,她哪怕就是蹦到我脑袋上骂老祝家的祖宗十八代,我都得夸她骂的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