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章 会戳心窝子的老夫子

作品:《今天也在努力当人,嗷!

    “宗族非是谁一人之宗族,而是宋家众多子孙之宗族。怎能因为不如侯爷的意,便被轻言至此?


    若是在我这命运多舛,被宗族庇佑多年的苦命小儿看来,我宋氏宗族分明极好。


    明事理,知廉耻。


    富贵不曾移,威武不曾屈。


    这样为子孙后代拼尽全力撑出一条活路的宗族,怎么能不让人尊崇维护?


    若我宋易行日后能侥幸有些作为的话,那么宋十三郎在此立誓。


    生是宋家子,死为宋家魂。


    我必拼尽全力与兄弟们一同护持家族,方不负宗族护佑栽培之恩!”


    单薄瘦弱的身躯,却发出了异常铿锵有力的声音。


    这丝毫不沾脏话,却几乎字字都是指着鼻子在讥讽谩骂。骂他宋珉数典忘宗欺凌宗族,实乃宋氏不孝子孙是也。


    宣平侯面上依旧平静淡漠,但是背在身后衣袍下的右手,却微微攥紧了一些。


    低头看着这个从未真正与其打过照面的小儿,他心里突然涌起了一种很奇怪的熟悉感,这是一种让他特别厌恶的清明眼神。


    与那个从来看不上自己,只一味偏心宋邑的亲爹一样,眼神清明的让他厌恶极了。


    “宋易行?”


    “正是小儿。”


    非常守规矩的揖了一礼。


    却只招来对方居高临下的一个冷眼。


    “果然是长于无知妇人之手,竟是丝毫不知何为孝义了?


    长此以往下去,便是生来有些小聪明,日后怕也难成大器。


    稍后随我一起到京城去,由我亲自教养你…”


    “宣平侯,你这是在辱骂老夫?


    我林鹤山好歹也曾进士及第,是得先皇钦点的传胪,你敢辱骂老夫乃无知妇人?


    简直欺我太甚!”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直接把宣平侯的话给打断。紧接着就看见君子端方的林老夫子,迈着平稳的四方步走进来。


    宋家除了上首的老太爷,其他人都站了起来以示尊重。


    老太爷倒也不是不想站起来迎一迎同科,关键是他现在这身子骨真的太不好了,已经不容许他再与谁热情寒暄。


    “在良贤弟,此番…又劳烦了你一趟。愚兄实在…是站不起来相…迎了,惭愧的很。”


    嗓子里如濒死的老牛一般呼喘了好几次,才能勉强把话给说完,随之苍老的嘴角便扯出一抹无奈苦笑。


    让林鹤山看的只能替他叹了口气。


    “且好生歇着吧,你我多年的交情哪就有那么些个虚礼了?倒是我稍后或许会有些言语不当之处,还请正尧兄多多海涵。”


    林夫子人家一辈子都是个讲究人,说难听话之前都要先把礼数给做足。叫知道他为人品性的宋家老太爷哭笑不得,只能微微点点头又疲惫的垂下眼睛去。


    得了主人家的许可,老夫子直接上前一步把心爱的关门弟子护在身后,然后出口成章。


    “宋珉,老夫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你似乎从不曾踏入过科举之途?


    老夫还依稀记得那时在国子监入学的,是你兄长宋邑。而你打小文不成武不就,并不曾被你父亲送入国子监就读,对吧?


    那你是有何因由瞧不上老夫这个进士,觉得我收的关门弟子在我手里教导日后难成大器,反而要跟着你这身上无半点功名之人,日后才能不把你口中所谓的那点小聪明给埋没了?


    这是何道理?


    还请宣平侯替老夫解惑一二。”


    哦吼,读书人的嘴果然是一把利器,只看他想不想用。


    长了一辈子君子心的林鹤山,现在戳起人心窝子来也是丝滑顺口。不一定需要用脏话,但是一定要会揭短。


    老夫子真的很懂得诀窍呢。


    保证谁听谁破防。


    宣平侯的脸色此时已经变得铁青,他没想到林鹤山这个老匹夫,竟然敢如此当面讥讽自己。


    若不是顾忌着林太师,他非让这老东西知道知道何谓祸从口出!


    深吸两口气,才能硬忍着想刀人的欲望强压下心头怒火,宣平侯冷言冷语。


    “林老爷子,你早已经不是官身了。看在林太师的面子上,本侯还称你一声老爷子,劝你莫要倚老卖老。


    且不说这是我宋家的家事,与你这旁姓之人无关。再者说本侯确实是为了宋易行打算,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我这一脉出来的孩子,我总归盼着他能好。


    趁着现在年岁还不大,让他到京城去见见世面,跟我学些为人处世之道。


    本侯一片慈心,又哪里有错?”


    林老夫子神色依旧平淡从容。


    “若不是有人逼得我这小徒儿无活命之机,老夫也不会不顾礼数的掺搅进来。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我既然做了他的老师,那便得有个为人师长该有的样子。天地君亲师,我这小徒儿不能一头都占不着吧?


    不像话。”


    这几乎等于指着和尚骂秃驴的言行,终于惹得宣平侯变了脸。不过林老夫子丝毫不惧,仍就不疾不徐的把话说完。


    “就算你方才说的勉强有两分道理吧,不过宣平侯你是不是太过心急了些?


    左右京城就在那里又跑不掉,等我这小弟子长大了以后,自然是要去赶赴仕途的。哪里在乎这早一时迟一时的功夫?


    他在文华书院念书,你还担心什么教养之事?便是林某人我才疏学浅有误人子弟的可能,难道文华书院的山长也是你口中的无知妇人吗?”


    卧趣,这老爷子好会挖坑!


    谁敢说名满天下的沈大儒他是无知妇人,就等于得罪了大半个天下的文人呐,就问宋珉这老东西他敢吗?


    啧,林鹤山果然不愧是干过御使的人,缺德起来的时候他是真缺德。这老爷子现在这么讲究君子心性,是不是在赎他年轻时候造下的口业啊?


    宋从坡在旁边一边瞎特么乱琢磨,一边学的津津有味。那股子恨不得立马原地偷师的渴望,把宋易行给看的嘴角一抽。


    “九叔,擦擦口水。”


    “胡说个甚,哪来的口水?”


    轻轻嘶溜一声之后,宋老九气愤的瞪了那臭小子一眼。


    “少说话,赶紧支棱起耳朵好好听着学着,以后备不住你都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