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2章 当面对账
作品:《今天也在努力当人,嗷!》 真是个好舅舅,哦不,好建议。为了给自己外甥女正名,寿王豁出去的据理力争,总算是磨的皇上下了旨,把一干人等全宣召了过来。
等待在门外的时候,宋易行还在紧张的安慰着不紧张的虎妞妞。
“妞妞你别怕,”
“是你别怕才对!”
虎妞妞无奈的拍了拍一直在哆嗦胳膊的胆小鬼兄长,熟门熟路的安慰他。
“别怕,有我和外祖父罩着你呢!”
“我,”
“宣,长乐郡主,宣平侯世子,户部主手宋从境,觐见!”
大总管尖利的唱喏声响起。
宋易行看了看虎妞妞,再扭头看了看身后站着的族叔。他深吸了一口气掀袍迈步,腰背挺直如一株青松,不卑不亢地跪倒在御前叩头行礼。
在被皇帝赏了一声免礼之后,直接抬起眼睛,开始打算与人为敌。
虽然打算的挺全面,但是可惜有虎妞妞在场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用不上他的打算。
因为这个账很容易对上,宋从境战战兢兢的把自己手中账簿双手呈上。
“启禀皇上,只因长乐郡主的动物园刚开张没多久,还未达到启收税银的时间,所以微臣才暂时没有把账簿报上去。
不过长乐郡主早已经吩咐过了,确确实实把长乐动物园的进项分出五成来用以缴税。
他们那边有一份账目,微臣手里也有一份账目。以后每个月一合账,保证不会在数额上出任何差错!”
把侄子交代了又交代的话,全部抖抖索索的说完之后。这人就一脑袋磕在地上,死活不敢再抬头。
老太爷呀!
孙儿我今天也算是沾了十三郎的大光了,以后是能爬上官位去还是死回老家去。端看十三郎这次刨的这个坑,能不能坑住大鱼了。
能在朝堂上混出头来的人,没有谁会是个傻子。跳出来参奏长乐郡主的那群人,立马就察觉出来不对劲儿,他们这好像是掉进了寿王早早挖好的坑里。
该死的周老三!
他什么时候耍阴招耍的这么顺溜了?
难不成是朝中的哪只老狐狸,在暗地里倒向了他?
本想今天借着长乐那个傻子把他拉下水,先让周老三失了圣心,以后他们才好在皇上面前替四皇子再做筹谋。
但是现在,有可能要偷鸡不成蚀把米,简直可恶可恨至极!
柳槿气极,狠狠捏了捏手中的笏板。
“长乐郡主,敢问你为何突然会想起来要如此行事?”
“什么事?”
“在口头上说要缴税的事。”
“这不是应该的吗?”
虎砸不懂朝政人心,但是虎砸知道开动物园的嘛,上头有规定!
“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这是所有当园长的都该知道的事情,为什么还要问我?”
孩子懵逼的眨着眼睛。
一脸的你这个老傻瓜,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
萌到深处自然黑,纯到真时气死人。
宋易行平静的垂下眼睑,任由虎妞妞即性发挥本色出演,什么叫讲理守法的通人性。
柳槿看着对面这两个该死的兔崽子,再想想自己惨死的女儿和外孙,简直掐死他们的心都有!
“但是以前没听说过有郡主缴税的事情,所以是不是你们窜通了这个小小的户部主事狼狈为奸。紧赶慢赶弄出这一场表面文章,好掩盖你谋取暴利的不堪之举?”
也知道这个野丫头是出了名的缺心眼子,所以柳槿在话里挖了无数个坑。不论她能掉进哪一个坑里去,都够自己抓住把柄弄出波澜来。
谁知道虎妞妞那脑回路跟正常人不一样太多,正常的提问她听不懂,而且从来不喜欢走啥寻常路。
“别用你这双丑丑的眼珠子看我们,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是不喜欢我的人多了,你排不上队。再看我,我就打你了!”
嚣张的扬了扬拳头,努力把胆小的弱鸡兄长保护在自己膀子后面。成功把敌人吓退以后她又歪了歪脑袋,不大明白的问。
“都赚钱了,当然应该缴税。
谁都不特殊,谁都不能有特例。
如果我们都不缴税的话,那国家就没钱养军队,也没有钱保护老百姓了。
我没弄错啊?”
她是真的想不明白。
毕竟以前在北邙山动物园的时候,猫胖胖它爸爸,就是这么跟饲养员妈妈说的呀?
难道真的是我记错了?
虎砸有点自我怀疑的瞪大了眼睛,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外祖父时,眼神里多少是带了些心虚忐忑。
“是不是我弄错了?”
皇帝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一心为公的户部尚书就真挚激情澎湃的开了口。
“不!长乐郡主您什么都没弄错,您做的都对!
说的太好了。
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谁都不特殊,谁也都不该有特例。
没错,就该这样!”
老尚书一头磕倒在地,直言谏君。
“老臣恳请皇上采纳长乐郡主之言,不给哪家哪户搞特殊特例,甭管是谁该缴税就缴税!
为国收税,为民聚财。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上上之国策也!”
很明显,户部尚书这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茅塞顿开。
当然,以前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更不是不知道朝廷权贵们其实手下也都有产业,还有这样那样的特权可以不必缴税。
这对于朝廷来说,其实是一笔极大的损失!
以前,是没有人敢掀开这块黑布。
但是今天有懂事的长乐郡主,和不怕死的寿王殿下冲了出来,户部尚书当然要趁热打铁抓住时机。
甚至于这老爷子也豁出去了,直接摘了官帽,跪在御前侃侃而谈。
“皇上,我大肃建国的这几百年来,收过农税,商税,盐税,茶税,各种税收名目大大小小的确实不少。
可不论出什么样的税,却样样离不开平民老百姓。
但是这天下不只有农,工,商。
还有士!
还有官!
还有名门世家!
还有皇亲国戚!
古人云,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那么这税收,是否也该一视同仁?”
这位农家子弟出身的朝廷计相,是毫无争议的国之重臣,他掌着整个大肃王朝最重要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