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造船!渡河!

作品:《我和傲娇美女总裁的荒岛求生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的脸,期待着她的反馈。


    “呸呸!”


    刘玲赶紧吐了,眉头紧紧皱着。


    “太硬了!”


    大家都傻了。


    “硬?”胖子一把抢过旁边董昌手里的碗,也顾不上烫,呼噜一下就吸了一大口。


    “噗!”


    下一秒,他把嘴里的粥全喷了出来,满脸都是痛苦的表情。


    “呸呸呸!这是啥玩意儿?跟吃沙子似的!硌牙!”


    赵川也拿过自己的碗尝了一口,米粒入口,根本不像米,倒像是一颗颗坚硬的细小砂砾,嘴里根本嚼不碎,只有一股生涩的淀粉味。


    “再煮煮!”


    赵川把碗递给沈瑾:“可能时间不够,火再大点,多放点水,煮烂一点!”


    大家的心又悬了起来。


    篝火烧得更旺了,陶锅里的水再次沸腾,米粒在里面不停地翻滚。


    又过了许久,当锅里的水都快烧干,米粥已经变成了黏糊糊的米饭时,赵川才让熄了火。


    这一次,米粒看上去总算软烂了一些。


    可当大家再次尝试时,结果还是一样。


    外层虽然糊了,但米芯依然坚硬无比,吃到嘴里口感极差,仿佛在咀嚼一堆永远嚼不烂的沙子,难以下咽。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所有人都沉默了,手里捧着那碗散发着香气却无法食用的“米饭”,不知该如何是好,扔了对不起老王,不扔又实在吃不下去。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王胜斌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他看着散落一地的谷壳,又看了看锅里那堆废掉的米饭,肩膀剧烈地颤抖着,眼泪混着汗水,一滴滴砸在地上。


    “老王,这不怪你。”赵川走过去,拍了拍他的后背。


    两个多月的辛苦,从育苗到沤肥,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他都倾注了全部心血。


    可到头来,换回的却是一场空欢喜。


    这落差谁也受不了。


    “川哥,我对不起大家……我没用,我种了一辈子地,连一锅饭都种不出来……”


    “这跟你没关系。”


    赵川把他拉了起来:“这不是你的技术问题,是稻子本身的问题。”


    “老王,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以你的经验看,这稻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胜斌抹了把脸,拿起一粒生谷子,在石头上用力碾开,仔细看了看里面的米芯,叹了口气。


    “这应该是最原始的野生稻。”


    “这种稻子,跟我们平常吃的大米不一样,它的淀粉结构非常紧密,说白了,就是天生就又干又硬,不管怎么煮,都很难煮烂。”


    “那就是吃不了了?”董昌不甘心地问。


    “也不是。”


    王胜斌摇了摇头:“单靠它自己,肯定不行,如果我们能找到稍微好一点的品种,跟它进行杂交,,几代培育下来,就有可能改良出品质好的新稻种!”


    “去哪找别的品种?”李伟问出了关键。


    赵川的视线,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南方。


    那片发现稻田的河滩,就在那边。


    而河的对岸,是更加广阔、更加神秘的丛林。


    既然河的这边有,那么对岸呢?


    对岸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生态,不一样的物种,甚至……不一样的野生稻?


    “我们得过河,这些水稻是在河边发现的,上次我去找了没发现其他稻子,咱们得去河对岸看看。”


    营地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那条河的恐怖,大家都有所耳闻,有些人更是亲身经历过。


    “川哥,那条河太危险了。”


    李伟第一个开口,脸上带着担忧:“上次那些豹子鳄鱼……咱们怎么可能过得了河啊。”


    “希望就在河对岸,再危险,也得去闯一闯。”


    他环视一圈,看着众人复杂的表情,继续说:“上次是我准备不足,一条木筏就想闯过去,太小看那条河了,这一次,我们要做足准备,我们不造木筏,我们造条小船!”


    赵川用脚画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咱们不是第一次造船了,一条过河的小船而已,大家根据我的图形去找材料就行。”


    “我跟你去!”李伟立刻表态。


    “我也去。”林韵也站了出来。


    沈瑾看了看大家,也轻轻点了点头:“算我一个,万一有人受伤,我也能及时处理。”


    赵川看了看他们三个,点了点头:“好,李伟,你砍树,体力活交给你,林韵沈瑾你们配合组装小船。”


    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赵川四人便带着工具,再次来到了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边。


    河水平静地流淌着,看不出任何危险。


    “就那两棵!”赵川很快就锁定目标。


    不远处,有两棵直径接近半米、笔直挺拔的大树。


    李伟二话不说,抡起石斧就开始砍。


    赵川则带着林韵和沈瑾处理藤条,制作连接的榫卯结构。


    造船是个大工程。


    光是砍倒那两棵大树,李伟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第二天,他们又回来这里开始清理树枝,将粗大的树干按照赵川的要求,削砍成两头尖、中间平的简易船体。


    林韵和沈瑾则将藤蔓泡在水里,增加其韧性,绑船的藤条需要更有韧性。


    到了第三天,船体初具雏形。


    赵川指挥着李伟,将船体平行拖到河滩上,相隔大约一米半。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搭建平台。


    他们将一根根削好的木板横着铺铺上去当甲板,然后用藤蔓以十字交叉的方式,一圈一圈地死死捆绑起来。


    每一个绳结,赵川都亲自检查了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掉海里还能活,掉这条河里恐怕下一秒就尸骨无存了


    这艘双体船没有帆,也没有舵,只能靠人力划桨。


    但它足够大,足够稳,平台距离水面也有一米多高。


    黄昏时分,这艘船终于完工了。


    赵川站在船头,望着夕阳下被染成金色的河面,深吸了一口气。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三个同伴,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疲惫。


    “川哥,明天我们跟你一起去对面。”林韵那张小脸跟小花猫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