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说我治国无方?

作品:《开局流放边关,我直接打穿北境线!

    太极大殿,百官肃立。


    赵衡身着王袍,出现在大殿外。


    肩膀上还缠着一圈白色绷带。


    听见脚步声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聚了过去。


    只见他脸色苍白,但脚步却异常平稳。


    一步一步,踩着金砖,走上大殿。


    “儿臣赵衡,叩见父皇。”


    龙椅上的皇帝看着他那副带伤上朝的模样,缓缓开口:“平身吧。”


    “北境商路被断一事,你可有耳闻?”


    “儿臣略有耳闻。”赵衡回答道。


    皇帝将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奏报,扔到了他的面前。


    “说吧,你怎么看?”


    然而,还没等赵衡开口,太子赵瑞便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用手指着赵衡,讥讽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没什么好看的!”


    “三弟当初在朝堂之上,将他那以商养战的策略吹得天花乱坠!如今倒好,这才过了多久,就捅出了这么大的窟窿!依儿臣看,他根本就是治国无方,才会将北境治理成这副乌烟瘴气的模样!”


    “如今,北境受他连累,他居然还有脸回来见您?”


    国舅爷郭嵩也跟着出列,阴阳怪气的附和:


    “殿下所言极是!三皇子殿下只顾自己一家独大,搞什么垄断,这才逼得其他商会官逼民反!说到底,还是他太过贪婪,德不配位,才有了今日之祸!”


    两人一唱一和,将所有的脏水,都泼向了那个还带着伤的年轻人!


    赵衡听着这些污蔑之词,脸上却不见丝毫的愤怒。


    随后缓缓的转过身,平静的看着太子:“说我治国无方?不知你可曾去过北境?可曾见过那里的百姓,是如何从食不果腹,到如今的安居乐业?”


    “还有你,郭大人。”


    说完,他又扭头看向郭嵩,每说一句,便向前踏出一步:“你说我贪婪?不知你可曾见过,我那天工坊赚来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将士们身上坚固的铠甲?变成了百姓碗里热气腾腾的米粥?”


    “你们没有!”


    “你们只看到了商路被断,却看不到我北境万民归心!”


    “你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危机,却看不到我大周未来的生机!”


    他字字如刀,句句诛心!


    原本虚弱的身躯,好似有着不可言喻的庞大气势一般,震慑朝堂。


    郭嵩和太子被他这番话说得面红耳赤,竟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驳!


    接着,赵衡没再理会他们,转身对着龙椅上的皇帝,躬了下身子:


    “父皇!此事罪不在北境,也不在儿臣!尚且,现在也不是怪罪的时候,儿臣在来以前,已经想好了对策!”


    “哦?”皇帝来了兴致。


    赵衡的声音,在这一刻,充满了无穷的自信与力量!


    接着,他直起身子,对向皇帝,开口说道:


    “此事,不仅不是危机,反而是上天赐予我大周的一大良机!”


    “儿臣恳请父皇,下一道旨意!”


    “允许儿臣以北境未来十年的税收和贸易利润为担保,发行一套靖北债券!向满朝文武,以及京城所有富商,公开募资!”


    靖北债券?


    这是什么东西?


    满朝文武,皆是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赵衡不当回事,接着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指着那片广袤的北境之地,引导他们:


    “诸位大人请看!我北境地大物博,连通草原,坐拥渤海!现有良田万顷,高炉十座,大小商路数十条!更有海洋贸易总会,日进斗金!”


    “儿臣可以保证,凡购买我靖北债券者,一年之内,必能获得三倍之利!”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早已备好的,写满了各种数据的交易檄文,呈了上去!


    皇帝接过那份写满了各种新奇符号和精密计算的檄文,只看了一眼,便被其中所展现出来的商业前景,彻底震撼!


    可他还是有些犹豫,于是就将目光,投向下方的百官:


    “郭爱卿,还有太子,你们怎么看?”


    郭嵩第一个站了出来,脸上满是鄙夷:


    “荒唐啊!”


    “自古以来,朝廷只有征税和拨款,何曾有过向民间借钱的道理!此等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昏招,风险巨大!万万不可啊!”


    吏部尚书也紧跟着出列:


    “国舅爷说的是!在场各位,谁也没去过他那黑石谷!我们不能仅凭他的一面之词和一张不知真假的檄文,就相信他那里的情况!”


    “万一以皇家名义募资完成,他所说的那些利润,填补不上这个窟窿,又该如何?届时,损失的,可不止是民心,更是我大周的国威啊!”


    皇帝听完,当即便产生了怀疑。


    他将目光,投向了另一边,始终沉默不语的保皇派。


    “欧阳爱卿,你怎么看?”


    信国公欧阳信,缓缓出列。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三皇子殿下,言之有理。”


    “哦?此话怎讲?”


    欧阳信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北境原乃荒凉之地,在三皇子的治理下,如今却能万民归心,商通四海。远的不说,就说皇叔赵承璟吧。”


    他提起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名字。


    “皇叔奉您旨意,亲赴北境,他亲眼见证了三皇子殿下的治理能力。他送回来的那封奏折,更是对三皇子殿下赞不绝口。所谓血浓于水,陛下可以不信微臣等人的话,但总该相信,您亲兄弟的话了吧?”


    这一下,就连皇帝,都愣住了!


    他没想到,欧阳信竟会拿那封伪造的奏折,来当众说事!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陷入了僵局。


    皇帝看着下方争执不下的两派,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沉吟了片刻,最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也罢!”


    他猛地一拍龙椅:


    “既然双方各执一词,那朕今日,就让你们,自己来决定!”


    “愿意支持衡儿的,站到左边!愿意支持太子的,站到右边!”


    “根据最后的人数,来决定,到底听谁的!”


    话音一落,欧阳信等一众保皇派,想也不想,便站到了赵衡的身后!


    可太子党羽众多,人数几乎是保皇派的两倍!


    转眼间,右边便站了黑压压的一大片!


    太子和郭嵩见状,皆是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皇帝看着眼前这泾渭分明的两派,正准备宣布结果。


    就在这时,赵衡的声音,平静响起。


    “父皇。”


    “既然是根据人数来决定,那儿臣以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份。”


    说着,他缓缓的转过身,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守卫在外的禁军将士们身上。


    “他们,也应该包括在内。”


    “嗯,有理。”


    皇帝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接着,对着殿外的禁军统领冯忠,朗声下令:“让将士们,都进来吧。”


    很快,数百名手持长枪的禁軍将士,便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太极大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在了他们的身上!


    冯忠走到队伍前,没有说任何话,只是缓缓的转过身。


    第一个,站到了赵衡的身后!


    他身后,那数百名禁军将士,没有丝毫的犹豫!


    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也都跟着,尽数站到了赵衡身后!


    左边,瞬间人满为患!


    右边,只剩下太子和郭嵩那几个孤零零的身影!


    整个太极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太子和郭嵩,看着眼前这幅景象,早已是目瞪口呆,浑身冰冷!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会以这样一种,充满了羞辱的方式,一败涂地!


    龙椅之上的皇帝,看着下方那泾渭分明的两派。


    看着那个被整个禁军拥护的儿子。


    眸子里,露出了无法掩饰的忌惮!


    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


    他缓缓的站起身,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


    “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