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臣,有事启奏!
作品:《开局流放边关,我直接打穿北境线!》 赵衡看着满脸不甘的李鬼,先是点头,而后又缓缓的摇了摇头说道。
“查当然是要查的,但不是现在,你先多休养几天,记得约束一下咱们的兄弟,这段时间是多事之秋。”
……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波涛暗涌。
从某种方面来说,金銮殿上的朝会四处漏风,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漫天飞舞。
赵瑞和郭嵩忙着拉拢大大小小的官员。而赵衡却安安静静一直待在安北伯府,半步都没有迈出门去。
甘宁从江南发来的密信,如同雪花一般,一封接着一封送到了赵衡的案头。
信上说,皇帝派来的钦差,是朝中有名的大理寺卿,王正。
此人乃是信国公欧阳信的门生,是京城之中出了名的中立派。
赵衡想到欧阳信来自己府上说的那些话,倒是对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又多了几分认识。
这王正到了江南之后,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整个调查的过程,虽然很是公正,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不过是在走个过场罢了。
赵衡明白,这是皇帝在给双方一个缓冲的时间,也给那些漫天飞舞的小道消息,一个发挥的空间。
就如同洪水来临时要开闸泄洪,时间过去久了,慢慢都会被遗忘。
果不其然。
半月之后,当这位钦差大人在返回京城之时,带回来的几乎全部都是能够把何敬满门抄斩的证据。
据说其中还有一些是何存厚亲自提供的,是非真假,那就不是外人知道的了。
而一场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审判,也在在太极大殿拉开序幕。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面依上旧看不出丝毫的喜怒。
他听完王正那冗长的调查陈词,只是略带一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传朕旨意。”
“国舅郭嵩识人不明,举荐不力,以至江南之地险酿大祸!免去其兵部侍郎一职,削去一级爵位!在家中闭门思过三年!”
“太子赵瑞身为储君,不明是非,听信谗言,亦有失察之过!闭门思过三月,抄写《孝经》百遍,以儆效尤!”
这一番处置看似公正到了极点,若是传到民间去,只怕也是一段佳话。
皇帝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赤膊上阵,势必要给太子赵瑞抹去那些不好的影响。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赵衡心中轻叹一声,接着便看见皇帝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至于安北伯赵衡,朕倒是想问问你,何敬莫名其妙的死在大牢之中,堂堂江南总督啊,你在江南评判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到底又做了些什么?”
谁都想不到这种神奇的反转,对于有功之人,竟然是如此严厉的苛责。
赵衡心中一声冷笑。
在这之前,他早就猜到会有这样一副场面,不过是以进为退,以退为进。
这一手权术真是玩的炉火纯青!
赵衡一步踏出,跪倒在地上,先是情真意切的一声呼唤,“父皇!”
眼角的余光能看得到,皇帝的嘴角似乎微微扬起,赵衡也更加确认心中的判断,“江南之事,皆因儿臣有失察之责!”
“儿臣愿受父皇责罚!”
皇帝看着他这副识大体的模样,本来铁青的脸色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罢了罢了,你此番也是够辛苦的,就这样吧!江南之地的总督职位?众位爱卿可有贤才推荐?”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将尘埃落定之时!
一道苍老却充满了力量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信国公欧阳信到了!
他一身素服拄着拐杖,竟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了!
赵瑞和郭嵩看着他,心中皆是咯噔一下!
欧阳信没有理会他们,他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的方向重重一躬身。
“陛下,我这把老骨头,今日倒是有几句题外话,想请陛下听上一听。”
“爱卿请讲。”皇帝心中不语,但却不得不忍受着。
“江南之地,乃是被安北伯一手拿下。”欧阳信的声音不紧不慢,却字字如刀,“当初他更是在这金銮殿上,立下了军令状。”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不知陛下,这论功行赏之事……”
太子赵瑞特别想跳出来反驳,却被身旁的郭嵩用严厉的眼神瞪着!
皇帝看着下方这个软硬不吃的老家伙,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那依老国公之见,该给衡儿些什么赏赐啊?”
欧阳信一番摇头晃脑,不紧不慢的说道,“三皇子殿下身为皇天贵胄,劳苦功高。”
“依老臣看,给个王位不为过吧?”
“而且江南之地,被何敬那厮弄得民不聊生,百废待兴。三皇子殿下向来治理有方,不如……”
他说到此处却突然停住,对着皇帝拱了拱手。
“当然,这只是老臣的一家之言。”
“陛下,听听就罢了。”
话虽如此,可皇帝岂能不重视他的意见?
只是等欧阳信的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便如同约好了一般,同时出列!
“陛下!信国公所言极是!”
“安北伯功在社稷!当赏!”
“恳请陛下,让安北伯执掌江南!”
皇帝想要推脱的言辞说不出来了,伴随着这两位大臣出列,紧接着是吏部,户部,甚至最后连郭嵩都站了出来。
要不是郭嵩站出来之前拉了赵瑞一把,只怕他就会是孤零零的那一个。
今天必须把对赵衡的赏赐落实了,否则对于赵衡以及郭嵩来说,这件事情还不算揭过去。
这就是大势所趋!
龙椅之上的皇帝,看着下方这几乎一边倒的局势,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了。
有那么一刻,他突然就觉得这一切会不会是赵衡早就计划好的?
这个老三,真有这般恐怖的心思吗?
“传朕旨意。”
“安北伯赵衡平乱有功,即日起正式册封为,靖北王!”
“并授予江南地区节制之权!”
……
安北伯府,不!
现在应该叫靖北王府了!
李鬼和冯忠,看着眼前大周朝最年轻的王爷,一直都无法抑制脸上的笑容。
“王爷!恭喜王爷!”
“贺喜王爷!”
赵衡微微点头,端起桌上凉透的茶一饮而尽。
“父皇他……”
“还是不相信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