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是不是吃了闭门羹?
作品:《开局流放边关,我直接打穿北境线!》 内容传出去?
书童明显一愣,但在看到方玄面无表情的神色,还是重重的点了点头,“明白了先生,我这就去安排。”
这并不是方玄的本意,但是为了儒家,他却不得不如此。
门外的赵衡走出长街后越想越不对,他都要离开京城了,还给自己送上这么一副带着警告意味的字。
今天要是就这么离开他,这个晋北王的脸面往哪儿搁?
一念及此,赵衡带着人回头再次走向方家。
敲门时还是那位书童开门,但赵衡却没给他通报的机会,而是直接闯了进去。
走到书房外边,赵衡停下了脚步。方玄似乎知道他会回来,已经打开窗户,二人就这么隔窗相望。
“方老。”
赵衡率先开口,于平静中,凸显锋芒,“晚辈不知究竟是做了什么事儿,让方老如此不满意?”
“只要您说出来,晚辈现在就改。”
方玄看着眼前这个步步紧逼的年轻人,虽然预料到可能会有这么一副场面,可他还是声声一叹露出极其明显的厌恶表情。
这幅姿态放在书童眼中,他觉得赵衡太猖狂了,竟然要来挑衅他这位三朝帝师!
而方玄的回应,也正像是印证了这个想法,他猛地一甩袖子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这是直接把门窗关上了。
到这个时候赵衡觉得是更有意思了,不过也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心思,可他在离开方家,走出长街的时候又碰到了欧阳信。
“是不是吃了闭门羹?”
欧阳信身后带着两个随从,看见赵衡的时候让他们停下,自己独自走在赵衡身边,“你小子要小心这家伙,他可比郭嵩那个只知道上蹿下跳的跳梁小丑,要难缠得多。”
“人家是儒家正统,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他若是想对付你,只需一句话便能引得天下读书人,群起而攻之!”
赵衡闻言,却是嗤笑一声。
“儒家?”
“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时候,我没听说,儒家哪个圣人跳出来,开仓放粮。”
“如今倒好,江南太平了,他们反倒一个个都冒了出来指手画脚。”
“我看这儒家的影响力,也不过如此。”
欧阳信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赵衡说的是事实。
可他更知道,方玄这次出山绝不简单。
这背后是不是和皇帝,达成了某种不为人知的交易,谁都不敢在这里妄下结论。
或许跟那所谓的“儒家复兴”有关,只是欧不好意思阳信并没有讲出来,但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猜测。
“不过你此去北境,远离京城这个漩涡,想必和对方的冲突也不会再发展下去了。”
可他这番肺腑之言,赵衡有点不大赞同。
“国公爷。”赵衡意味深长地说道,“咱们来日方长,且走且看着。”
皇宫,御书房。
大儒方玄被皇帝请到了此地,他看着眼前这个大周朝最有权势的男人,脸上没有丝毫的恭敬,反而带着一丝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陛下,靖北王的确是猖狂得很,只不过从民间和江南的一些事情来看,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皇帝闻言,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狼毫笔。
他看着眼前曾教导过三代帝王的老人,问出了一个关乎整个大周国本的问题。
“方老。”
“您说是能力重要,还是大统更重要?”
方玄闻言,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
“当然是大统重要!”
“我儒家向来提倡的,便是尊师重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大周朝的规矩,就是我的道!”
皇帝听完,一向威严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满意笑容。
他对着身旁的老太监李正英,朗声下令。
“去!传御膳房,准备膳食!今日,朕要和方老不醉不归!”
……
赵衡的离开,已成定局。
但他在京城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此落下,反倒是愈发高涨!
三日后,靖北王府大开宴席!
赵衡将京城之内,所有有头有脸的清流权贵,都请到了府上!
宴席之上,他状似无意地问起了众人。
“诸位大人,我那靖北债券,如今价格如何了?”
户部尚书闻言,当即便站了起来,激动无比的大笑道。
“王爷!您就别拿我们寻开心了!”
“您那债券,如今在京城快涨到将近两倍了!可即便如此依旧是有价无市,根本就没人愿意卖啊!”
这话一出,整个宴会便彻底成了财富的炫耀场!
众人滔滔不绝,一片祥和喜乐!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之中,一道不合时宜的充满嫉妒与愤怒的身影,却出现在了王府的大门之外!
“太子驾到!”
他早就悄悄等在这里,一直听到里边人开怀大笑时才大张旗鼓摆出了自己的仪仗登门!
赵衡亲自将他迎了进来。
太子赵瑞看着他刚想开口,借此奚落一番王爷和太子的区别。
可他一转头,却看到了信国公,欧阳信!
到了嘴边的话,也只能硬生生咽回去!
赵瑞只能强挤出一丝笑容,上前向着这两位恭敬地问好。
一肚子的怒火愣是没处发泄,他匆匆喝了几杯闷酒,便借口身体不适,灰溜溜地离开了。
当喧嚣退去,王府再次恢复平静。
欧阳信和他的夫人,却并没有离去。
“衡儿啊。”信国公夫人拉着赵衡的手,脸上的笑容特别亲切,“今日前来,除了为你践行,也是想给你介绍一个年轻人。”
她说着便将自己那早已在北境,吃了十几年沙子的三儿子给推了出来。
“犬子欧阳泰,如今已去了你们的黑石谷。你若是回去了,可得帮我多照看他一些。”
“这孩子就是不听话,非说要去那地方建功立业。”
欧阳信也在这时,长长叹了口气。
“衡儿啊。”他那向坚毅的老脸上,满是悲凉的说道,“老三,是我唯一的儿子了。”
“老大和老二,都死在了北境的沙场之上。”
“可这三兄弟,都一个德性,特别喜欢军事。”
“若是有机会的话,你提点他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