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公主府舞女(16)
作品:《快穿:君夺臣妻?只怪她太心机》 “舒舒,你可别犯傻!”
可能是苏怡也在,又或者是还有点儿耐心,也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有信心,知道只要不傻就应该怎么选。
毕竟天子还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代表着什么,就算前面有些被打击到了,实际上信心还是很足。
天子其实并没有急着对舒舒做什么,在舒舒白着一张脸妥协以后,真的只是让她陪着逛了一圈儿,然后就让她离开了。
就算一路上舒舒都兴致不高,天子也没有说什么。
但是哪怕后面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在一开始也把态度摆出来了。
原本知道天子身份以后,就被自己的口出不逊惊吓到,没有敢再说话的苏怡,顿时就兴奋起来了。
原本在苏怡口中,卫青那个还算挺好的选择,现在一下子就变成犯傻了。
当然,苏怡的反应其实很正常。
在她看来,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也就算了,既然有更好的选择,自然要选更好的路。
舒舒也知道,现在抱有这样想法的人家还不少,都盼着家里面能出一宠妃。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这一首民谣,从卫子夫进宫得宠开始,在民间开始就有传唱了。
毕竟卫子夫刚一得宠,家里面的兄弟就有了官职,姐妹也得以高嫁。
重男轻女这个事情 ,虽然是源远流长,数千年来都没能让人改变的思想。
但是这首歌谣的存在,显然也表示不少人家意识到,一个好女儿能给家族带来什么。
生儿子不必太高兴,生女儿也不需要动怒,难道没有看到卫家因为卫子夫权势震天下?
对于底层人来说,在如今想要改变一家子的命运,靠养出一个好女儿,肯定比靠养出一个好儿子要容易。
别说底层人没有什么机会读书习武,这些都是耗费银钱的东西,就算想办法读书习武了,想要靠此出人头地也不容易。
如今做官也不是靠科举考试,跟才学好不好,是不是真的人才,没有多大关系。
能做官的人,除了勋贵子弟、官宦世家,这种人家自己就能在天子跟前说的上话,有些官职高的官员,其子孙后代本来就有规矩能荫封几人做官,想要做官很容易。
一般人想要做官的话,也就是下面官员主动举荐,说是自己治下有一个什么人,这个人又有什么事迹,让他觉得是人才,想要推荐给天子,得到这种举荐了,一般也就能谋个官职。
或者是天子下旨征招人才,刚好有符合条件的,也能进京面见天子,天子要是觉得好,肯定也能给个官职,大多数时候官职还不会小。
但是这两种,不管是想让下面官员主动举荐,还是想让天子下旨征召,都得先有名声传出去,让人知道有你这个人才行。
并且这种名声,还得是正面名声,并且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至少得让人听了,就觉得你适合做官,不做官简直是朝廷的损失。
要不是才华能让很多人佩服 ,就是有其他方面让人觉得佩服,聪明、努力、孝顺之类的,弄到极致都行。
要不然这个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孝感天地的故事传出去,十分让人不可置信的孝顺故事都有。
在不能靠才行或者其他品德名扬天下的时候,靠孝顺其实也行,举荐官员的时候,“孝廉”本来也是核心标准。
这个也更好弄,一家人多少也能沾光,肯定不会有人拆台。
不过不管是靠真才实学,还是靠剑走偏锋,制造出极端的孝顺故事来扬名,也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而且就算成了,也只是一人成,不但不能得到太高的官职,还不能让家人全部都跟着鸡犬升天。
虽然等他真做官了,家里面肯定也会水涨船高转换门庭,变成官宦世家,子孙后代也不用发愁前途。
可是比起有女进宫得宠,马上全家都因为外戚身份改换门庭,男子都得以封官,女子都嫁入高门来说,肯定还是靠女儿更快。
这都还得是有一些家底,家中能供得起人读书习武,也有那个人力物力去支持扬名。
绝大部分普通人家肯定没这个实力,但是长相却是天生,不管身份高低都有可能养出一个漂亮女儿的概率。
自然更多人家,至少是没有其他本事的人家,更加羡慕这一条路子。
事情倒也不是从卫子夫开始,当初的太皇太后窦氏本来也出身不高,等到她成为皇后以后,她原本给人做奴仆的弟弟就被封官,其他兄弟子侄也一样,等到她做太后以后,这几人又被封侯。
现在的太后王氏也只是普通平民出身 ,还是妃嫔的时候,家中兄弟因为外戚的身份就已经做官,等到成为皇后,家中的兄弟就被封侯。
这些人要真说有什么大本事、大功劳也没有,要真的细究起来,哪怕是最正面夸奖也最多是老实不惹事,其他人张扬跋扈、违法乱纪的事情还不少,很明显就是因为外戚身份而显贵。
这些事情,其他人不一定知道,生活在京城的人还是十分的清楚,不管身份高低。
再加上卫子夫,更是刚得宠家里面就跟着鸡犬升天,兄弟都有官职在身,现在还只是夫人,家中兄弟就已经封侯,就更让人看到机会了。
显然靠外戚改变身份,转换门庭,是一条越来越容易的路子。
只要有女进宫能得宠,家里面就能马上转换门庭,变成官宦人家。
并且一开始还只是太后的兄弟封侯,后面是皇后的兄弟就能封侯,现在更只是一个宠妃的兄弟就行了。
哪怕卫青是因为功劳封侯,并不是因为外戚的身份,是在很多人看来也没多大区别。
要不是他是卫夫人的弟弟,一个骑奴有资格领兵打仗吗?连领兵打仗的资格都没有,又上哪里去立功劳?
要有这样的机会给他们,他们同样也能行。
要不然后面李夫人得宠了,她的弟弟也想着要去领兵,不就是抱有类似的想法。
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没本事,只会觉得自己没机会,自己要是有被天子重用的机会,表现肯定也不会差。
看到一个个出身不高,甚至奴仆身份的人,就因为家中有女在宫中,一下子就变得显赫起来,有几个人会不动心?
也是因此,才会传出那种民谣。
要是完全没机会也就罢了!心里面羡慕归羡慕,也最多只能说几句酸话。
可是当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有人会愿意放弃吗?
苏怡肯定不愿意放弃,苏、卫两家原本条件相仿,就因为出了一个卫子夫,就和自家完全不一样了,苏怡心里面本来就有些不是滋味儿。
现在眼看着自家妹妹也有这个造化,她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也不是她就不疼爱妹妹了,可是比起跟着卫青,肯定是跟着天子,能得到的东西更多。
至于情谊这些?
卫家又顾念过吗?凭什么她们要顾念?
卫青是情非得已,难道妹妹又能有其他选择?
苏怡毫无负担,就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来。
并且因为觉得自家妹妹有些傻,还开口劝说起来。
舒舒倒也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心里面也并不是不知道取舍,但是她面上只能犯傻。
前面她还好好的和卫青一起出现在天子跟前,转头天子表现出一点儿意思了,她就上赶着攀附上去,要让人怎么想?
这边才和卫青颇有情谊的样子,转头就变想法了,天子还能不知道她是奔着什么去的?心里面马上就把她看轻了。
就算天子一开始正在兴头上,不介意这些,等到天长日久以后,也是一个隐患。
毕竟谁都知道如今这位天子 ,可能经历过两任太后在权力上的压制,很忌讳女子看重权利这些。
要是当初她和天子接连见过两次的时候,就遇到这种事情,倒是可以表现的主动一些。
那个时候,是在她不知道天子身份的时候,就有一些朦朦胧胧好感,又不愿意承认的时候。
再发现天子的身份,天子又对她有意,就刚好是各种巧合在一起的顺势而为。
现在时间过了那一点,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然,她也可以表现得更加识时务一点,虽然她一直以来因为外貌看起来比较娇憨,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优势,都有些用天真的模样示人。
但是她也不是傻子,还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打算培养好献给天子的美人,就算后面平阳公主发现没有合适时机,她们这一批人年纪拖的有些大,就有放弃,另外培养美人的想法。
在这种环境下,却绝不可能不明白天子意味着什么,也不会不明白她没有拒绝天子的权利。
她可以表现出心里面不愿意,但是因为识时务,就不敢真的拒绝,面上却并不会表现的十分不愿意。
不过识时务就有用吗?
天子身边缺识时务的人吗?
难道天子身边除了那种因为权利地位而愿意进宫,或者真心爱慕天子,就没有于天子无意,也并不追求权利地位,却因为各种各种原因进宫的女子吗?
其实只要仔细看过,就知道历朝历代后宫妃嫔一心追求的就是权利地位,或者是真心爱慕皇帝,主动盼着进宫的并不是最多。
大部分妃嫔,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人 ,没有那么多野心 ,也不至于无缘无故就爱慕上天子了,但是皇家要选妃,不管有没有心上人,愿不愿意肯定都要去,选上以后不管心里面怎么想,自然也不可能给天子使脸色。
两者之间虽然不完全相同,可是舒舒也觉得太过于识时务,因为天子身份就选择顺从,就不显特殊了。
天子身边又不会缺因为他身份,对他顺从的女子。
心有白月光,不管天子代表的是多大的权势富贵,都心里面毫不动心,哪怕也心知肚明她的想法并不重要,却又带着几分天真的侥幸心理。
发现这点儿侥幸心理不行,也不一定非得坚持,却绝对不能一开始就妥协,就是舒舒这一次给自己定下的形象。
不过要是遇到合适的时机,曾经那点儿和天子似是而非,都不好确定究竟存不存在的感情,也不是就没有机会生根发芽了。
所以现在,卫青就必须得是她的白月光 ,她绝对不能因为天子就表现出一个态度,连话都没有明说就妥协了。
虽然说也不是没有风险,可是富贵险中求,拼一拼还是值得的。
要是不进宫也就罢了,非得进宫的话,在如今这个对女子来说还算好的时候,舒舒并不愿意庸庸碌碌度过一生。
苏家其他人,如果她成了,会跟着她一起安享富贵,自然也要一起承担风险。
而且在如今这位天子的身边,更加看重感情,说不定还要更加安全一些。
至于卫青,舒舒倒是并不担心自己的做法会牵连到卫青,要是她有那个分量让天子对卫青如何,她也不需要谋划这些了。
既然她没有这个分量,她摆出一副什么样的态度来,其实都影响不了卫青,也影响不到天子对卫青的态度。
会不会有个万一?
舒舒并不想这些,她总不能因为这些,就放弃自己的谋划。
就像平阳公主现在话说的很好听,卫青也没有考虑过她日后说话不算数会怎么样一样。
在心中做下决定了,现在对着苏怡的劝说,对着苏怡的劝说,舒舒就有些装傻了。
“阿姊,你胡说什么呢?什么犯傻不犯傻。”
舒舒的这个反应,自然是让苏怡觉得很不好,直接就把话挑明。
“你这丫头别给我装傻!我可不信,天子是什么意思,你这丫头会不明白?天子不比卫青好?你要是还念着和卫青那点儿情谊,不就是犯傻吗?”
舒舒还是不愿意承认,带着侥幸的辩解道:“阿姊,你就别胡说了!天子不过是刚好碰上我们,就一起逛逛罢了!哪里有什么其他意思,你就别多想了。”
“你给我装傻,说我想多了?那我们回去说说,让阿母、兄长他们看看,是我想多了,还是你在装傻!”,发现舒舒果然犯傻了,苏怡不由得就有些生气。
她又知道只靠自己,是不能让这个犯傻的妹妹,脑子变得清楚起来,就气鼓鼓的想让家里面其他人跟着劝。
姐妹两人很快就回家了,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苏家人倒是都在。
苏母一共生下五个孩子,除了苏怡和苏舒姐妹以外,还有三个儿子,苏礼、苏义和苏信。
眼下不但苏怡和苏舒姐妹两人还没有出嫁,苏家的三个儿子尽管都比姐妹两人要年长,却也并没有娶妻。
做人奴仆的,普通平民肯定不一样,不可能在适婚年龄就能结亲,都得等年纪不小了,再看看主家开不开恩。
所以家里面也就一家六口,并没有其他人了。
现在看到姐妹两人回来了,两人的表情都不算高兴。
“回来了?快过来用膳!要是再不回来,我都得让你们兄长去接了。”,苏母一边招呼两人过来吃饭,一边又问道:“你们两人这是去哪里了?怎么都生气了?”
然后又说苏怡,“你做阿姊的,怎么还和舒舒闹起来了?多让让舒舒。”
在几个儿女中,苏母更加看重两个女儿,在两个女儿里面,她又更加看重小女儿。
倒也不是因为其他,主要也是看几人的前途,毕竟做人奴仆的和普通人家不一样。
几个儿子日后,就算混的再好,也不过是在府里面做个管事之类的。
两个女儿就不一样 ,尤其是小女儿。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女儿想要谋个好前途,并且还要惠及家里,肯定要更加容易一些。
而且现在小女儿前途也算已定,虽然只是做人姬妾,可是也总比一直留在公主府好。
等到日后混出头了,也能帮衬家里面。
苏母的态度,自然就更加明显了。
平时大家也习惯苏母的这个态度了,不过今天听到苏母这样说,苏怡就不高兴起来。
“阿母 ,你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怎么就让我让让舒舒?你都不知道今天舒舒都犯傻,做了些什么事情,今天我和舒舒出去,没有想到竟然遇见天子了…………”
接着,苏怡就把今天的事情都说了,然后不满道:“你们说舒舒是不是傻?这么好的机会,竟然都想要放弃!她倒是记着和那个卫青之间那点儿情谊了,可是卫青记着吗?不是马上就答应娶公主了。”
听到是这么一回事,苏母马上就改变态度了,开始站在苏怡那边说舒舒。
“舒舒,你阿姊说的是真的?你真的犯傻了?”
苏舒还是坚持自己原来的话,“阿母,这些都是阿姊猜的,我看陛下是真的没有什么其他意思,不过就是刚好碰上,才一起逛逛,你就别多想了,反倒是让人笑话。”
“是不是多想我还不知道!”,苏母也有些生气,“你真当我没年轻的时候啊!我年轻的时候,论长相可不比你差,对我有意的多了去了,要不然也不能生下你们这五个不省心的,我还能不懂这些?”
“要是没点儿花花心思,别说是天子了,就算普通男人,也没有那个耐心和你一起在街上逛逛。你就别说什么天子没有其他心思哄人了,我知道你是舍不得那个卫青,可是你不舍得他,他却舍得你,男人情浓时的许诺,根本就不能相信。”
“当初我认识你大哥他爹的时候 ,也差不多是你这个年纪,两人是真有过十分好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也年轻 ,怀上你大哥以后,听他说要回去禀明父母,再来府里面求恩典,纳我做妾,我就相信了,傻傻的等着,最后呢?人一去就没有回来了。”
“过两年,我又遇上他们那边来府里面办事的人,一打听才知道他回去没有两个月就娶妻了,早就不知道把我忘到哪里了!一点儿都靠不住。这个卫青我看也不怎么靠得住,一开始说是要娶你,后面就是纳妾了,但是这么多天也一直没个动静,谁知道再过一段时间是不是又改主意了?”
“别说是现在出了天子这个事情,就算没有这个事情,我也得劝你多做一些打算,不能把心思都放在卫青身上,现在天子对你有意,你因为一个卫青在这里装傻,你是不是傻?你看看卫家现在是个什么光景,心里面也该明白怎么做最好啊!”
苏礼、苏义、苏信三兄弟听了,也纷纷劝说舒舒,他们又何尝不羡慕卫家?
现在自家也有这样的机会了,哪能愿意因为妹妹的犯傻,就失去这样的机会。
“舒舒,这可是改变咱们苏家命运的好机会,你可别犯糊涂,你也不能只顾着自己,不为家里面考虑,难道你就忍心家里面一直过这样的日子?”,苏礼先说道。
苏义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天子能看上你,也是咱们苏家的福气,卫青再好,能有天子好,能有天子尊贵吗?”
苏信也跟着劝说,“你上一次从宫里面回来,不是很不满意卫夫人的态度吗?何必去卫家受气,直接进宫不是更好。”
舒舒听着苏家人的劝说,并没有什么触动,他们考虑的还不是自己的利益,考虑这个事情能有什么好处。
所以她也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的意思,很多事情一旦说出来就不是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