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公主府舞女(28)

作品:《快穿:君夺臣妻?只怪她太心机

    王太后对韩嫣早有不满,一直想找个机会把人处置了。


    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两个错处,自然不可能因为天子求情就放弃。


    反而以此为由,斥责起天子来。


    “江都王虽然非我所出,却也是先帝之子,你的嫡亲兄长,韩嫣不过是一叛王庶孙,比得上江都王贵重吗?却竟敢对江都王不敬 ,你不替你兄长惩戒韩嫣也就罢了!还替这样一狂徒求情?”


    韩嫣能够做天子伴读,就算那个时候天子还不是天子,那也是皇子,出身自然不会差。


    其祖上也曾是异姓王,但是这个身份,和江都王这种真正的皇子皇孙比起来就差远了。


    如果韩嫣真的对江都王不敬,确实也是以下犯上的大罪。


    不过这个事情,天子在过来求情的路上也打听过原委了。


    事情是真的,但是真说起来韩嫣也冤枉。


    江都王最近从封地回京,他毕竟是天子的异母兄长,天子对他自然也厚待,就邀他一同去上林苑狩猎。


    天子出行,尤其还是猎场这种可能有猛兽的地方,自然得先派人去看看,清除可能潜在的危险。


    于是韩嫣便带了天子日常所乘坐的副车,以及身边数百名御林军,先去上林苑查看情况。


    偏偏江都王作为诸侯王,得到天子相邀一起狩猎也不敢耽搁,早早的就来了上林苑等着。


    远远的看着韩嫣一行人过来,以为是天子到了,便就跪在一旁迎接天子。


    本来这都还不算什么,虽然天子不在,但是毕竟是全副天子仪仗,也能代表天子,江都王也不算太委屈。


    坏就坏在韩嫣也不知道是真没有看见,还是假没看见,也不管江都王跪在一旁,直接就带着人扬长而去,连下来客气两句都没有。


    江都王虽然只是诸侯王 ,那也是先帝亲子,在自己的封地上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自然不可能受这委屈,然后什么都不做。


    他原本是想找天子告状,后面又想着天子与韩嫣关系亲近,未必会站在他那边,便就找王太后告状。


    当然,其他人不好说韩嫣是不是真的没看见江都王。


    但是天子却觉得韩嫣是真的没看见,就跟江都王坚持认为韩嫣是要故意折辱他一样。


    于是听到王太后说起这个事情,天子便说道:“此乃小事,韩嫣并不是故意如此,实在是没有看到江都王,再说韩嫣带着朕的仪仗,代表的是朕,也不算不敬江都王,斥责一番也就是了。”


    听到天子这样说,王太后突然就变了脸色。


    “以下犯上在你眼里都是小事?那秽乱宫闱呢?韩嫣因为时常出入宣室殿,与不少宫女都私下有情,宣室殿宫女皆陛下的人,要是不小心有身,岂不是祸乱皇室血脉?这个责,你担得起吗?还觉得是小事?”


    在这个事情上面,天子依旧觉得韩嫣有些冤枉,不过是进出宣室殿的时候多了,和里面的宫女接触自然也就变多,怎么也称不上秽乱宫闱。


    “此事不过以讹传讹!韩嫣并不是此等人,并无这些事。”


    “天子,韩嫣对江都王不敬 ,你说是小事!秽乱宫闱,你说是以讹传讹,你自己听听你这些话像样吗?”,王太后一下子就厉声斥责起来,“天子要是觉得我冤枉韩嫣了,不如把皇室宗亲、文武百官都叫来,看看究竟是我对韩嫣太严苛,还是天子太过于纵容?”


    天子一下子不由得词穷,虽然他觉得韩嫣冤枉,但是也知道王太后既然会用这两个理由发难,自然早就准备的证据齐全了。


    真要把事情闹大了,不但依旧保不住韩嫣,就算他这个天子,也会让人觉得不够圣明,才会被韩嫣所蒙蔽。


    于是便只能妥协一步,“韩嫣跟随在朕身边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天虽然犯下大过,却也罪不至死,还望阿母宽恕一二。”


    王太后既然已经做到这一步了,现在也不会因为天子的妥协而选择退一步。


    她弄出今天的这些事情来,除了本来对韩嫣不满意以外,本来也有打压天子一系气焰的想法。


    当初她昔日隐瞒的往事被揭露出来,一下子脸面无光,很多事情上面都只能退缩。


    现在既然找到天子心腹的不当之处,自然要严惩,才能让人知道天子识人不明,更加靠向她这个太后。


    便就继续斥责道:“天子,这样的大罪 ,也是罪不至死?我知道你与韩嫣关系亲厚,可是江山社稷,并非你一人之私物,岂能因为一己之私,就不遵守法度,凭个人喜好处事?你别以为太皇太后没了,就能凡事只凭个人喜好,我还在这里,万不能看着天子因为一佞臣就视朝廷法度与无物,韩嫣我杀定了。”


    看到王太后主意已定,天子心里面虽然十分不愿,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毕竟这个事情说出去,其实是王太后更占理。


    天子想要放过韩嫣,更多是因为私交,也是因为他知道王太后的目的,也不全在处罚韩嫣身上,也有做给他这个天子看的原因。


    于是韩嫣还是被王太后赐死了。


    不过大概是在这个事情上实在憋屈,作为天子明明该一言九鼎 ,却连想保一个人都保不住。


    这个事情过去没多久,天子就病了。


    一开始还只是发烧,但是太医看过也没多少效果。


    没过两天,整个人就开始变得神志不清。


    皇帝眼看病重,却尚无太子,一时间前朝后宫都慌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