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多尔衮福晋(5)
作品:《快穿:君夺臣妻?只怪她太心机》 现在正是博尔济吉特氏舒舒嫁给多尔衮已经有几年了,多尔衮和大玉儿私底下也算感情深厚。
但是还没有其他人嫁给多尔衮,如今在多尔衮后院,还是博尔济吉特氏舒舒一人独大的情况。
情况不算太好,已经嫁给多尔衮了,并且多尔衮和大玉儿之间也有事情了。
不过也不算太差,虽然和多尔衮之间没什么夫妻感情,可是地位却还没有被降低。
舒舒自然不想落得原本那个结局,于是在变成博尔济吉特氏舒舒以后,心里面就在考虑应该怎么破局。
多尔衮和大玉儿之间那点儿感情,其实并不算重要。
对于政治生物来说,这点儿感情算什么?
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大玉儿,现在继续接触,除了不忘旧情以外,多少都还有点儿别的想法。
在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在手握重兵的情况下没有自己登基,而是选择扶持大玉儿之子福临,可能选择扶持福临,而不是其他皇子,有大玉儿的原因。
不过最终自己不登基,却不是他不想做皇帝,而是当时的情况,他自己登基的话根本不可能。
毕竟手握重兵的又不止他一人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手里面也有不少兵马 ,同样是战功赫赫,按照传子的规矩来说还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而且当时不但两人自己手上都有不少人马,背后也都还各有不少支持者,所以双方一直在相争,并且僵持不下。
最后双方争执了不少天 ,眼看都快两个月的时间了,实在没办法再拖下去,才选择各自妥协,在皇太极的幼子中选一个立为皇帝,皇帝还小,自然需要人摄政,多尔衮为摄政王,才把事情定下来。
即使成为摄政王了,多尔衮也并不是就满足了,同样在不断排除异己,增加自己的权利,最后甚至都把皇帝的印信这些都拿到手里面了,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处置,并不经过皇帝的旨意,哪怕是明面上的尊敬都没有 ,各种排场上也与皇帝齐平。
所以很多人都说,要不是刚好多尔衮没多久就死了,再加上他没有亲生儿子,对于夺皇位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地位在那里,没有十分急迫的心理,皇位早就易主。
当然,这些话就说远了,但是也能看出来对于这些留下赫赫名声的人物来说,那点儿男女之间的感情根本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利益的考虑。
就算是原主,更在乎的也不是感情,毕竟她和多尔衮本来也没多少感情,而是地位的转变。
接受自己越混越差,地位越来越低,甚至还影响到娘家的地位,对于谁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
对于现在的舒舒来说,就更不用纠结感情了,而是要怎么维护自己的地位。
博尔济吉特氏舒舒能嫁给多尔衮做福晋,出身自然不会差,就算那个时候是多尔衮最落魄的时候,那也是大汗的儿子,不可能娶一个出身太差的福晋。
只看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其实也知道和哲哲、大玉儿、小玉儿、海兰珠她们这些人一样,是出自蒙古科尔沁部落。
事实上确实也是这样,不过她和哲哲、大玉儿、小玉儿等人,并不是出自一支 ,虽然大家相互之间也有血缘关系,却已经远了。
蒙古科尔沁部落尽管只称部落,但是只看现在大金接二连三的娶出自这个部落的贵女,也知道其实力并不弱。
任何一个成型的势力里面,都不可能只有一支势力,就像现在的大金在外面看起是一个整体,私底下皇太极那些兄弟不都是不服气,相互之间同样也在争权夺利。
在科尔沁部落里面,同样也是这样一个情况 ,博尔济吉特氏舒舒的祖父明安,和大玉儿、海兰珠等人的祖父莽古斯是兄弟,各掌握着科尔沁部落的一部分地方。
一开始倒是说不上谁强谁弱,甚至明安此人还算比较有眼光,是最先与大金交好的蒙古部落,他嫁女儿给努尔哈赤为福晋,也是满蒙联姻的开始。
但是在看好大金的事情上没选错 ,可是在选择具体支持的人选上,肯定是选错了。
哲哲、大玉儿、海兰珠姑侄三人接连嫁给大汗皇太极,最后还生下下一代继承人福临,显而易见她们这一支在科尔沁部落里面的地位要提升。
明安这一支尽管也接连嫁女儿、孙女到大金,但是努尔哈赤已年迈,多尔衮又没有成为新的大汗,并没有选对真龙,地位自然就要开始边缘化。
毕竟同一个地方的两股势力,地位上肯定是此消彼长,一方的地位提高了,另一方就降低了。
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大玉儿等人所在的那一支,就封了好几个亲王,明安这一支直到顺治七年,才封了一个郡王。
其实也是背后所代表势力的地位越来越低,博尔济吉特氏舒舒在多尔衮后院的地位才越来越低,让人后来居上得到嫡福晋的位置了。
因此舒舒想要维护自己的地位,肯定还得维护家族的地位才行。
现在正处于一个王朝建立的最初阶段,大家都很现实,就算对女人 ,更看重的也是对方能带来什么,并没有那么多感情用事的人。
阿巴亥和代善还有旧情,阿巴亥被殉葬的时候,也没见代善替她说情。
皇太极接连娶哲哲、大玉儿、海兰珠姑侄三人,不就是想要一个代表着这个家族血脉的儿子,一个生不出儿子就再来一个,好让这个家族彻底死心塌地的支持他。
后面娶林丹汗留下的两个福晋,也是为她们手里掌握的林丹汗遗留下的势力。
舒舒仔细考虑过以后,倒是想到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她和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是最简单的破局方法。
很显然,多尔衮应该有些问题,尽管妻妾众多,最后只生下一个女儿。
并且这个女儿是不是亲生的都还有说头,也有说多尔衮是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不能生育,才故意弄出一个女儿来。
这样的话,不会让人觉得他不能生育,一个女儿也好处置,不会真正让一个外人得到他的一切。
就算是亲生的,那也只有一个女儿。
她要是有儿子了,这个儿子就是多尔衮的独子,地位自然就有保障了。
但是多尔衮既然在生育上有问题,她这个儿子肯定只能和其他人生,现在的大汗皇太极就是最好的人选。
即使是古人也不可能是傻子,多尔衮日后能排除异己,成为权倾天下的摄政王,就更不可能是傻子了。
要想把一个不是他的孩子,安到他身上,并且还不让他怀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甄嬛的龙凤胎都用了那么多的办法,虽然明面上看起来解释的清楚,但是因为月份不对,身世不也一直都在被人怀疑。
谁都不是傻子!怀胎多久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想要做到完全不被人怀疑,舒舒并不觉得只靠自己就一定能行。
但是有皇太极这个大汗的帮忙,想要把事情瞒过多尔衮就容易多了。
只要生产的时候,保证多尔衮不在家,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几个月了,孩子另报一个出生时辰,说能知道里面有问题。
并且要是多尔衮不知道 ,皇太极却心知肚明这是自己的孩子,自然会对这个孩子好,还能惠及母族。
毕竟这种对自己孩子好,却能表现出对兄弟看重的事情,只要不傻,皇太极都不会拒绝。
等到皇太极没了,这个孩子是多尔衮唯一的儿子,她就更不用担心什么了。
没有儿子的时候,也许多尔衮对于夺得皇位没有那么迫切,反正就算夺得皇位,日后也要传给侄子。
他得到皇帝能得到的一切,就差一个名分,自然可以慢慢来,犯不着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明知道所有人会反对的情况下迫切的取而代之,从侄子手上抢皇位。
但是他有亲生儿子了,事情肯定变得不一样,那个时候并不需要她担心什么了。
至于皇太极会不会觉得这样对不起多尔衮 ,进而拒绝这样做?
舒舒从来不担心这个,皇太极和多尔衮这对兄弟,别看在努尔哈赤没了以后,是皇太极保住多尔衮,并且还重用于他,但是两人还真没有什么兄弟情义。
大妃阿巴亥被殉葬的事情,本来就脱不了皇太极的手笔,毕竟都说是因为阿巴亥妄言努尔哈赤留下遗命让多尔衮继位,最后才被殉葬了。
有这样的事情在先,两个人怎么也不可能真的做好兄弟。
多尔衮一直私底下与大玉儿接触,在明知道此事揭发出来会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也未必没有给皇太极找不痛快的想法。
多尔衮有这样的想法,皇太极呢?
就多尔衮对原主的态度,以及和大玉儿之间那些事情,舒舒也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打算会对不起多尔衮。
当然,舒舒虽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却也不好直白的表现出来,太过于有野心,总是会让人忌惮。
一个被夫君伤了心,出于报复心理,一时间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就能很好的把她的动机解决了。
因为对夫君有留恋,也能解释清楚她为什么还一直留在多尔衮身边。
今天是舒舒第一次在皇太极面前表现出这一点来,效果也还算不错。
她并没有打算一次就能成,反复纠结几次,日后才会更好的纠缠。
因为也算达到今天的目的了,舒舒就心情不错的回府了。
她刚回自己住的院子,就有丫环一脸焦急的迎过来。
“福晋,你可回来了,贝勒爷过来了!”
现在还是大金不是大清,皇太极也是称汗不称帝,在大汗下面,就是贝勒身份最高了,所以现在多尔衮还只是贝勒。
听到多尔衮过来了,舒舒倒是有些意外,其实博尔济吉特氏舒舒和多尔衮一直吵吵闹闹的,两人早就没有多少夫妻情分了,多尔衮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来这边了。
虽然现在多尔衮还没有娶其他福晋,可是身边那种地位不高的女人,并不是没有,平时多尔衮都是和这些女人混在一起的。
尤其是多尔衮才和大玉儿幽会过,回府就来找她,舒舒就更加有些想不通原因了。
抱着这样的疑惑,舒舒走进去看到多尔衮,就带着几分讽刺的说道:“贝勒爷今天怎么来我这里了,我还以为贝勒爷都忘记我了,不知道我这里该怎么走了!”
原主也是娇纵脾气,又已经和多尔衮闹得很厉害了,平日里见面自然不可能好声好气的说话。
多尔衮就更加不可能忍着她的脾气了 ,也直接冷声说道:“我来就是要告诉你一声,科尔沁要再送贵女过来,我会求娶这个贵女,你到时候别胡闹!小事你闹闹脾气也就算了,这些事情可由不得你闹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