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多尔衮福晋(17)
作品:《快穿:君夺臣妻?只怪她太心机》 “大汗,你一定要去莽古尔泰贝勒府上吗?莽古尔泰贝勒对大汗一向不恭敬,现在却突然说要赔罪,还要请大汗去府上赴宴,我担心他有其他打算,要不然还是别去了!”
看着皇太极打算去莽古尔泰府上赴宴,舒舒不由得有些担心的开口了,想要劝皇太极别去。
既然进宫了,舒舒原本的打算肯定全都改变了,不能再按照一开始的打算走。
现在最好的情况是皇太极能够多活几年,她肚子里面这个孩子才有机会。
她也不用担心像历史上那样,皇太极去世的太早,所有儿子都没有成长起来,让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最后落到多尔衮手里面。
她和皇太极之间的这些事情,就算原先没想明白,她怀孕的消息传出去以后,也该想明白了。
不用想也知道多尔衮已经反应过来了,真到那个时候 ,谁知道多尔衮会怎么报复她?
关于皇太极为什么会英年早逝,其实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最浪漫的说法,自然是因为宸妃海兰珠的去世,皇太极太过于悲伤,于是身体就开始不好了,最后猝死于盛京汗宫。
证据就是皇太极确实在海兰珠去世没多久,便也跟着去了,并且对海兰珠一直都很宠爱,海兰珠去世以后,皇太极的表现也是十分悲痛。
最讲科学的说法,就是因为皇太极生活在草原上,吃食多是各种肉类,在饮食上十分油腻,很少吃蔬菜瓜果这些,于是就有高血压、脑溢血这类的心血管疾病,于是就突发脑卒或者心梗,才会什么都没交代,原本好好的,突然人就没了。
证据是有记载皇太极“体胖又好吃肥肉”,平时有着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并且曾数次“鼻血不止”,又患有“热血症”,符合这些疾病的日常表现。
至于最阴谋的说法,则就是莽古尔泰和莽古济等人对皇太极下毒,最后虽然抢救回来了,却也损坏了身体,所以才会身体越来越不好,最后猝死。
毕竟莽古尔泰和莽古济等人的下场,确实显得很奇怪,也有记载他们商量宴请皇太极,在酒里面下毒,毒杀皇太极的记载,并且实施过这个计划,虽然没有记载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个打算究竟成没成功。
但是却有记载,皇太极去莽古尔泰府里面赴宴,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莽古尔泰当天就暴病而亡。
并且在两年后,有人出面控告三公主莽古济曾经和莽古尔泰一起商量过要怎么毒害皇太极,几人还曾歃血为盟定下此事。
于是三公主莽古济就成为大清唯一一位被皇帝下旨处死的公主,还是处以酷刑 ,据说是被凌迟处死。
其他在这一次被告发出来的人,也都被处死了。
甚至那些没有参与进来,但是因为关系和他们太亲密的人,都免不了受到牵连。
就像莽古济的一个女儿是大阿哥豪格的福晋,这个事情出了以后,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大阿哥豪格直接就把福晋杀了。
对此,皇太极不但没有觉得大哥豪格太过于心狠,反而还厚赏了这个儿子。
莽古济的另外一个女儿则是嫁给皇太极的侄子岳托,岳托原本因为自幼丧母,继母又对他十分刻薄,在家里面根本待不下去,最后被养在皇太极生母那里,和皇太极一块儿长大,两人名为叔侄,实际上跟亲兄弟也差不多了,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
后面岳托没能下狠手杀死福晋,就数次被人指责他包庇莽古尔泰、莽古济等人,要求处死他,最后尽管皇太极没有下这个狠手,却也开始猜忌他 ,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重用了。
不少人都认为,要是莽古尔泰和莽古济等人如果只是有谋害皇太极之心,事情最后并没有成功的话,皇太极不至于会把他们恨成这样,连稍微有点儿关系的人都不放过。
甚至和自己十分亲近的人,也没有参与其中,只是不能干脆利落的完全划清关系,就会被猜忌打压。
毕竟往难听了说,想也知道有这个心思的人不会少,哪个皇帝都会遇上几个不服气的兄弟,又有几个人会下这个狠手?
直接把人赐死就已经算狠了,更别说是凌迟处死,这得是有多恨?
要是只有这个打算,事情没有谋划成功,按理说不至于会狠成这个样子,说起来这些被处置的人,大多数也都和皇太极有血缘关系,不是兄弟姐妹就是兄弟姐妹的儿女,除非是已经成功了。
已经成功了 ,想到他们害自己命不久矣,心里面哪能不恨?自然是怎么做都正常。
这些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并且也能摆出证据来。
原本舒舒也不知道那个说法最靠谱,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宸妃海兰珠还没有出现,舒舒也不敢保证皇太极是不是就真的是这么儿女情长,因为宠妃去世,才跟着去了的人。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舒舒倒是觉得不像。
皇太极其实是一个很有帝王野心的人,他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如何消灭林丹汗、统一关外草原,再怎么问鼎天下,才是他一直以来心里面谋划的事情。
这样一个人,不至于因为儿女情长的事情,就忘记心里面一直以来的野心,会因为一个宠妃的死,就活不下去,最后还跟着去了。
就算在历史上,宸妃海兰珠尽管大家都说宠冠后宫,但是也依旧有其他妃嫔生下儿女,甚至在宸妃海兰珠生下八阿哥、八阿哥夭折,最后宸妃海兰珠本人去世之后,后宫都不断有皇子、皇女出身。
怎么看皇太极也不是离了海兰珠就活不了了,也就不至于因为宠妃去世,就跟着去了。
至于因为心血管疾病才突然去世,舒舒本来也会医术,还是能看出来,不管以后会不会有,现在皇太极却没有这一方面的病。
而且现在离历史上皇太极去世的时间,也没有几年了,是这个的可能性其实也不大。
既然如此,是被莽古尔泰和莽古济等人毒害的可能性,就变大了。
偏偏今天就是皇太极去莽古尔泰府上赴宴的日子,舒舒难免就有些担心。
现在皇太极要是有个什么不好,她日后的处境就难了。
“没事!你别担心,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就行。”,皇太极对舒舒的关心倒是很受用,却并不觉得会出什么事。
反倒是因为舒舒肚子里面这个孩子的月份已经不小了,更加关心舒舒和这个孩子的情况。
看着舒舒脸上的忧愁不减,他就把舒舒拥入怀中,然后安抚道:“莽古尔泰能有什么打算?自然是心里面想明白了,不想一直这样待在府里面,想着大张旗鼓的对着本汗认错,本汗也不好再与他计较,这个事情就能过去,毕竟他也是有功劳的。”
这就是皇太极对于莽古尔泰突然大张旗鼓的表示要认错,要亲自设宴赔罪,最后心里面想到的原因。
毕竟莽古尔泰犯的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罪过,只是对皇太极这个大汗不敬,属于可大可小的罪过。
要是对于大汗不敬,自然是以下犯上,不是什么小事情。
可是两个人毕竟是亲兄弟,亲兄弟闹矛盾吵起来,虽然差点儿要打起来,但是终究也被拦住了,并没有真的打起来。
现在做兄长的主动赔罪,做弟弟的就算身份更尊贵一些,肯定也不好不依不饶起来。
皇太极也没有一定要莽古尔泰这个兄长怎么样的意思,就像他说的那样,莽古尔泰也是有功劳的,两人也曾经数次并肩作战过。
不过大汗的权利,肯定还是不能一直与人分享。
但是只要莽古尔泰识趣,主动退让一步,事情也能就这样过去。
舒舒却没有想到皇太极是这样想的,但是仔细想了一下,又觉得也对。
谁能想到莽古尔泰会实名制下毒,直接把人哄到自己府上来毒杀,一点儿都没有想过事情成功了,有着毒害大汗的罪名在,肯定讨不了好。
要是被人发现失败了,就更讨不了好了。
不管怎么样都要承担责任的事情,谁能料到莽古尔泰就做了。
当然也只有这种出乎意料的做法,才能更容易获得成功。
只能说是不怕人权衡利弊,就怕人不权衡利弊。
会权衡利弊的人,其他人也能猜到他的想法,知道他敢做什么,不敢做什么。
不会权衡利弊的人,他最终会做什么,就让人根本猜不到,也让人无从于防范了。
显然,莽古尔泰不是什么会权衡利弊的人,要不然也不会闹到今天这一步了。
听到皇太极这样说,舒舒不由得就着急起来。
只是话又不好明说,要不然她没有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这些。
想了一下,舒舒才开口说道:“大汗还是小心一些吧!听说莽古尔泰贝勒一向都颇为不逊,这一次突然要在府里面设宴给大汗赔罪,未必就是真的知道错了,我总担心他会有其他打算。”
“你这是怎么了?”,皇太极看着舒舒有些奇怪了,“本汗是去莽古尔泰府上赴宴,莽古尔泰就算不是真心赔罪,也就是借着这个由头又闹一场,想让本汗下不了台,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会当真,他一贯就是这样的性子,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你倒是反复叮嘱,像是莽古尔泰府上有什么危险一样?”
皇太极当然也想过莽古尔泰不是真心想要道歉,而是要搞事,但是在他看来,莽古尔泰就算闹,也闹不出什么事情来。
毕竟就莽古尔泰的这个名声,有几个人会真心信服他,他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当回事。
反倒是对于舒舒的过于在意,心里面开始觉得疑惑,不知道是为什么。
舒舒就担忧道:“从知道大汗要去莽古尔泰贝勒府上赴宴开始,我的心里面就一直很慌,不管怎么样大汗还是小心一些吧!免得我和孩子担心。”
没有办法把真实情况说出来,舒舒也只能用玄学了。
“不但我心里面觉得慌,就连孩子,这两天都没有以前那样听话了,想必也是担心大汗!”
“你呀!自己担心我,怎么还拿孩子做由头?仔细孩子听到了,日后和你这个额娘生气。”,听到这个话,皇太极不由得就开口取笑起来,显然并没有怎么把舒舒这个话当回事,不过最后还是保证道:“你也别担心了,我会小心的。”
舒舒也看出皇太极并没有怎么当回事,却也没有办法再说,要不然就是真的让人觉得她有问题了,只能看着皇太极去莽古尔泰府上赴宴。
皇太极带着人来到莽古尔泰府上的时候,原本还有些担心,因为莽古尔泰的目的是什么,他并不清楚。
但是等到莽古尔泰真的开口就是请罪,说他这些年不懂事,多次冒犯皇太极了,让皇太极别与他计较,又肯请皇太极善待他府里面那些儿女。
皇太极也就放心了,觉得莽古尔泰是因为日子不好过,才想着赔罪。
所以等莽古尔泰亲自端着酒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又给皇太极倒了一杯,说:“大汗要是不和我这个兄长计较,就喝了这杯酒,我听他们那些汉人说一酒抿恩仇,我们兄弟喝了这杯酒,以前那些恩恩怨怨就都算了,日后我唯大汗马首是瞻,我先干为敬。”
话都说到这一步了,莽古尔泰又先把酒喝了,皇太极自然不好不喝。
只是这一喝,就出事了,当场就吐出一口黑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