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极简主义表演法

作品:《让你当龙套,你把角色演活了

    派拉蒙影业总裁办公室,气氛凝重。


    加里副总裁,这位信奉“数据公式”的商业天才正对着一份三十页的文档沉默不语。


    文件标题是:《基于市场情绪及叙事逻辑的商业片潜在亏损预警》。


    彪哥坐在对面,紧张得手心冒汗。


    这份文件是江澈连夜赶出来的。


    “江澈先生的意思是……”加里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彪哥干咳一声:“我们澈儿说,数据不会骗人。”


    “他认为您这部投资两亿美金的《完美特工》,票房会惨死在第三周。”


    “他说观众早已厌倦了‘完美’。”加里猛地将文件拍在桌上。


    文档上写道:一个角色如果毫无缺点,他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预测,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戏剧张力的谋杀。


    加里指着文件上的一行红字:“最绝的是这句:‘这个角色的本质不过是一部移动的剧情简介,毫无商业价值。’”


    彪哥赶紧点头:“对!这就是我们澈儿的极简主义表演法。


    拒绝无效表演。”


    加里深吸一口气。


    他试图用公式来定义江澈,结果江澈用一套反公式将他彻底击溃。


    “告诉江澈先生。”加里露出一个复杂的笑容。


    “我很期待他能主演一部有缺陷的角色。”


    ......


    解决完好莱坞的试探,江澈以为可以躺平一阵。


    但太平洋彼岸,“资本联盟”的反扑比他想象的更快、更阴毒。


    《湮灭纪元》进入全球宣传期。


    国内资本联盟再次发难。


    彪哥看着国内发来的宣传海报,气得浑身发抖。


    “澈儿,你看看!”彪哥将手机扔到沙发上。


    海报上,主演锤哥占据了中心C位,周围是其他好莱坞大咖。


    江澈呢?


    江澈的海报小得可怜,被挤在一个角落,比片名字体大不了多少。


    “他们利用垄断的院线和宣发渠道,对片方施压。”彪哥的声音带着哭腔。


    “要求将你在宣传物料中彻底边缘化!要让你在国内社死,无法享受任何票房红利!”


    江澈拿起手机,冷静地看着那张海报。


    这不是商业打压,这是人格羞辱。


    李总为首的资本联盟,无法理解江澈为何能屡次逃脱,只能用最粗暴的方式进行打压。


    “这是他们精心策划的一场公开羞辱。”


    江澈淡淡地说。


    《湮灭纪元》中国首映礼,在京城盛大举行。


    所有主演悉数到场。


    现场镁光灯闪烁,人山人海。


    唯独江澈,海报最小,站位最偏。


    媒体提问环节,主持人刻意避开了他。


    流量明星们享受着聚光灯,对着镜头摆出格式化的微笑。


    江澈坐在最边缘,像个局外人。


    他甚至拿出手机,旁若无人地看起了电影。


    全网的黑粉都在等着看江澈的笑话,弹幕上充斥着嘲讽。


    “哟,影帝变挂件了?”


    “别装清高了,被资本打压的滋味不好受吧?”


    彪哥紧张得浑身冒汗,他知道,这波舆论如果处理不好,江澈在国内就彻底“查无此人”了。


    在发布会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彪哥使出浑身解数,私下打点好了一家小媒体记者。


    那位记者战战兢兢地将话筒递向江澈。


    “江……江澈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自己在宣传中的边缘化?”记者问出了所有人都想听到的悲情戏码。


    全场安静了。


    流量明星们脸上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他们等着江澈愤怒、抱怨,或者至少是“强颜欢笑。”


    江澈缓缓放下手机,站起身。


    他没有抱怨,没有愤怒,甚至没有看那个记者。


    他对着台下发表了一段仅三分钟的演讲。


    他启动了【控场(初级)】技能。


    “各位。”江澈的声音平静,却带着磁性。


    “我的身份,首先是一个工具。”


    这个开场白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电影是一座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共同建造的宫殿。”


    “演员是宫殿里的一块砖。


    我被安放在哪个位置,由建筑师决定。”


    “如果建筑师认为我应该成为墙角,那我就尽我所能,成为最坚固、最耐用的那一块。”


    “至于宣传。”


    江澈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俯视的平静。


    “宣传是包装。


    但一块金砖不需要花哨的包装纸,也依旧是金砖。”


    他感谢了所有人,唯独没有提自己的名字,也没有提资本打压四个字。


    他将一场针对自己的批斗会,变成了一场关于演员职业精神的格局演讲。


    江澈的演讲视频被引爆网络。


    “资本打压天才演员”的悲情戏码,激起了观众的逆反心理和强烈共情。


    网友们开始疯狂转发江澈的演讲视频。


    “他们想边缘化他?那我们就把他推到C位!”


    “太特么有格局了!这种演员居然被流量团队踩在脚下?”


    影评人“电影判官”再次下场,发文《他们想埋葬的,恰是我们将高举的》。


    “这是一场资本对艺术的公开绞杀。”判官写道。


    “但江澈先生用三分钟的演讲证明了,才华,才是最硬的资源垄断。”


    一场全民自发的“寻找江澈”运动在网络上展开。


    观众纷纷表示要买票去电影里“寻找”被隐藏的他。


    江澈用舆论的四两拨千斤,将资本的封杀变成了自己的饥饿营销。


    他彻底打破了对方对宣发资源的垄断。


    《湮灭纪元》国内上映后,票房一路狂飙。


    无数并非科幻迷的观众涌入影院,只为一睹江澈的风采。


    江澈的名字成了影片最大的彩蛋和最热门的讨论点。


    他的个人影响力彻底盖过了资本的刻意封锁。


    票房大爆,但钱却没让资本联盟赚舒心。


    尤其是李总,他成了全网的笑柄。


    联盟内部,一些公司开始质疑李总的决策,认为与江澈为敌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江澈的影响力第一次动摇了这个庞然大物的内部结构。


    彪哥抱着一份财务报表,激动得快要昏厥。


    “澈儿!全球票房预估分红,我们能拿到八千万人民币!”


    江澈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还行,够付得起下个月的物业费。”


    “物业费?!”彪哥跳起来,“这够你买十个岛了!”


    “舅。”江澈坐起身,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真。


    “我们真正的收获不是这八千万。”


    彪哥不解:“那是啥?”


    “是无形资产。”


    江澈指了指报表下方一行小字:‘因主演江澈意外带动票房,影片国内宣发成本节省约七千万人民币’。


    “我们用一个三分钟的演讲,为派拉蒙节省了七千万的宣发费用。”


    “这证明了一件事:我的口碑,可以直接定价。”


    江澈嘴角微微上扬:“所以,舅”


    “现在我们应该找一个项目,一个能把我的口碑资产最大化变现的项目。”


    他决定主动出击,寻找下一个能让他“躺平”的项目。


    就在此时,林薇薇的电话打了进来。


    “江澈!我听说了!你太厉害了!”林薇薇的声音带着崇拜。


    “我现在正在筹备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导演说缺一个有气质的男主角。”


    “投资很小,片酬也很低,但是……”林薇薇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小。


    “导演说如果能请到你,哪怕只有几场戏,他愿意给你出品人的挂名。


    这样你就能直接分享国内院线的分成红利,绕开资本的宣发垄断!”


    “怎么样?文艺片,低片酬,挂名出品人,能直接分钱!”


    江澈的眼睛瞬间亮了。


    “出品人?”江澈轻轻吐出这三个字,眼神中闪过一丝懒人对“躺着赚钱”的狂热。


    这才是真正的“极简主义表演法”:不辛苦演戏,只辛苦挂名。


    “去查一下,这部文艺片有没有关于演员肖像权的补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