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难得一遇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看着眼前的一切,朱元璋默默地吞咽了口唾沫,如果他的大明士兵能有这般纪律性,将住宿的地方整理的如此井井有条,他都不敢想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会有多么强大。
“这里居然如此的干净整洁,你平时是如何让他们做到这一点的?”
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平时训练那么累,这些士兵居然还愿意收拾这些卫生。
“哈哈,哪个地方卫生出现了问题,那这整个房间当中所有人他们当天都没有肉吃。”
“在这个军营的两千士兵,每天每个人基本上都能吃到肉,哪怕仅仅只有一小块或者只有一口肉汤,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绝对的诱惑。”
“要不是咱努力的最近在办鸡羊猪的养殖场,还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林羽骄傲的抬起了头。
有些东西就算是有钱他都不一定买得到,像是这种肉类食品,自己不进行养殖,只是依赖从外面进口的话,那花费的钱款将是天文数字。
他专门搞了好多猪圈和羊圈之类的地方进行牲畜的饲养,就是为了给军队源源不断的提供肉食。
虽然量不大,但是最起码每个人都能分得到一口,让他们训练的时候也更有力量。
正是有了这些肉食作为营养的补充,他们在训练当中更加卖力,同时身上的肌肉也更加硕大。
朱元璋听完顿时更加懵逼了,什么叫做养殖场?
“以后再给你们介绍别的,这次我主要要跟你们介绍一下这边的武器和防具。”
林羽轻轻摆了摆手,随后便将他们带到了平时存放武器的库房。
只见一把把闪烁着森寒光芒的大刀就那么摆在那里,一套套板甲也是十分整齐的立在角落。
当看到这些独特的武器,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他快步冲到板甲面前。
这板甲可以说是浑身都散发着金属的光泽,看上去坚不可摧,坚硬万分,将士兵里里外外保护了个全面。
大明军队的士兵能有一件上半身的护甲都算是不错了,像这种板甲自然不可能拥有。
毕竟要消耗大量的钢铁,而且还需要独有的锻造技术。
朱元璋触摸着这些板甲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这种锻造技术如果大明可以拥有的话,就算他砸多少钱也一定要将大明的中央军全部都变成穿着这种盔甲的士兵。
“这便是我的依仗,就是这保护全身坚硬的盔甲。”
林羽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轻轻敲了敲板甲。
他直接将板甲给抬了起来,看上去不是特别的重。
随后将其放在了地上,让朱元璋等人试穿一下,感受其中的感觉。
朱元璋倒也不客气,直接钻了进去,随后便开始行动了起来,最开始还会觉得有些沉重,影响移动,但慢慢的就开始可以行动了。
而且十分自如,虽然不能跳,但是慢跑是完全没问题的。
况且这身板甲的重量就已经达到最少四十斤, 哪怕是直接朝敌人冲撞过去,估计都能把人撞个人仰马翻头破血流。
虽然移动起来有些费力,但是如果作为阵地防守的话,这将是利器!
朱元璋脱去板甲的时候,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这东西他肯定要想方设法的将其搞到手,只要能武装到军队当中,大明的中央军将会变成一支坚不可摧的铁军。
任何一支军队都别想攻入南京!
林羽看到他们脸上的惊讶和满意的神情也是骄傲的挺起了胸膛,这些东西全部都是他研究出来的。
那些关节处的移动最难搞了。
“有了这些神兵利器,我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挡住敌人的进攻,但是现在我这里仅仅只有三百套,这东西实在是太消耗铁矿石了,我这里的铁矿石产量太低,我需要你们帮我去外省购买铁矿石。”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刻点了点头。
他并没有过于着急直接索要这东西的图纸,因为他想看看这东西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果真的在对抗十八番族时大显神威,那他自然是要想办法将其弄到手里来。
“没问题,你要的铁矿石我们会想办法帮你去购买,但是这个时间可能会有点长。”
林羽立刻笑着摆了摆手。
这板甲可以说是他压箱底的东西,钢铁厂的产量也是极高,只要有铁矿石全力运转一天就能生产将近百套。
所以他完全不担心。
只要能在十八番族造反之前将铁矿石运回来一部分,他就能武装出来军队。
城墙上的板甲士兵累了以后便可以暂时先退下来,然后将身上的板甲交给其他士兵,让他们穿在身上。
如果今年收成不错,林羽甚至打算把军队扩充到史无前例的六千。
本来他今年是想翻一倍扩充到四千就行,但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自己穿越而来改变了许多事情,说不定早就已经引发了蝴蝶效应,如果十八番族要提前造反义,或者是他们造反的人数增多,那对自己来说都是噩耗。
只有手里有足够的兵权,他才能感到安心。
李善长神色有些难看,他显然是已经看出了朱元璋想要保下这个小子,但也没那么简单。
这小子现在展露出来的东西越多,那就意味着朱元璋对他会愈发忌惮。
到时候朱元璋甚至有可能因为太过害怕这小子真的起兵造反,从而将他弄死。
一时之间李善长变得焦急了起来,怎么能侧面的提醒一下这小子不要太崭露锋芒。
在皇帝面前藏拙,这是每一个皇帝身边文臣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他们展现出比皇帝还要高超的智慧,首先是有可能遭到怀疑,其次是有可能会被穿小鞋。
开玩笑,你比皇帝还聪明,那岂不是你也想做皇帝,或者说你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做得更好。
林羽这小子虽然聪明,但他并没有发现眼前之人便是朱元璋。
李善长自然也是爱才之人,这小子如此机敏,他有意提拔,未来必然会成为国之栋梁。
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军事才能他都是顶呱呱。
这种人才大明百年难得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