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给的钱少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远文县县衙当中。
顶层的林羽正在享用午餐。
在他面前的朱标看着碗里大块的猪肉,脸上露出了一抹享受的神色。
这红烧肉盖饭的味道是真的好,土豆炖的非常软糯,还放了一些鸡蛋。
肉也是香嫩可口,肥而不腻。
在这里吃的午饭,简直比在皇宫当中吃御厨做出来的那些珍羞美味更让朱标享受。
“等会儿吃完午饭我给你介绍个人,他算是你的前辈,之前也被我好好的调教过一次,那小子算是个人才。”
林羽所说之人正是自己的师爷。
他平时喜欢过一些清闲日子,要是他不想上堂的话,都会让师爷去代替他上堂。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就来了兴趣,能被这县令如此推崇之人,那估计也是人中龙凤。
林羽并没有答应朱标让他去研究那些有意思的物理。
因为目前有地方急缺管理人才,朱标要是能培养起来,那就是不错的人选。
在那里也可以让朱标得到十足的锻炼。
很快两人便将红烧肉盖饭吃完。
“去,把梁平喊来。”
林羽冲着衙役招了招手,后者立刻点头快速下楼,不多时便将一个年轻人带了过来。
“老大呀,你能不能管管事儿啊?我每天都快忙疯了,光是税收统计这一项就把我烦的够呛,咱们这里的商业氛围是越来越好。”
“今天又有四百多人办理移民,他们在城外打算新建一个村子,我还要负责处理户部的事情,真的是忙疯了!”
梁平看上去憔悴万分,脸上胡子拉碴,头发也是乱乱的,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有些衣冠不整。
“你小子真是够忙的,这不,我来给你介绍个人,这家伙叫杨晓龙,从今往后你就让他跟在你身边帮你处理那些事情,这家伙可聪明的很呢。”
林羽笑呵呵的开口,他最烦的就是处理这些琐事,虽然他能处理的很好,但他还是想要锻炼锻炼自己的属下,让自己的属下去学习处理这些事情。
任何事情都让自己亲力亲为,那他只能累死。
梁平将目光落在了朱标的身上,有些疑惑的上下打量一番。
“这谁呀?”
听到他的话,朱标连忙点头微笑。
“我们本来是外地的商人,但多亏大人垂怜,才让我们留在此处,与大人共事。”
梁平顿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老大你之前说要让商人帮你去搞来一些铁矿石,就选中他们了?”
林羽点了点头。
“那老杨也算是有头脑之人,见识也算广博,日后若是真的共谋大事,他也可以帮我们出谋划策。”
“更何况我们现在急缺人才,真的很需要有人帮我们去买铁矿石啊,不然那些计划都没办法实现。”
梁平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他有点担心对方会不会和朝廷有关系。
“他们的底细摸明白了吗?不会是朝廷的探子吧?”
林羽摇了摇头。
“我已经试探过老杨了,他们非常小心谨慎,并且愿意给咱们办事,把老婆孩子都留在这儿了,足以见得他们是真心想要和咱们合作,不用担心。”
听到这话,梁平点了点头。
“那这样一来可就太好了,最近想要来咱们远文县的人那是越来越多,去年秋天咱们凉州府这边有几个村子都被泥石流埋没冲垮,他们本来是想要重建家园,一听咱们这边的福利待遇,立刻选择全村搬迁。”
“除了这些村子以外,还有好多商人今天拖家带口的到户部去办理手续,他们想要永久定居,用的都是你下发的经商凭证。”
梁平忙的是一口饭都没来得及吃,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林羽顿时笑了起来,看来自己之前定下的那些政策简直是完美,不然也不会吸引这么多人迁徙到他们这里来定居。
目前远文县的人口数量正在持续提升。
朱标则是被对方的话语给吓了一跳。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简直是闻所未闻。
要知道大明百姓的宗族观念可是非常严重的。
他们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就算死他们也想死在自己从小长大的老家。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会选择迁徙呢?
想到这儿,朱标顿时皱起了眉头。
“应该不能吧,据我所知,百姓都是不愿意搬迁的,他们应该更想在自己祖辈生活的地方继续待下去才对。”
梁平略显疑惑的皱起眉头,随后直接转头看向了林羽。
“老大,你知不知道我那工作是很忙的,你给我安排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活的公子来,他能适应得了这样的工作吗?”
梁平性子非常直,直接当着朱标的面说出了这样的话,后者顿时面色发黑。
“你小子,所以才说让你带他锻炼锻炼嘛!”
听到这话,梁平顿时翻了个白眼。
“行吧,那我来和他讲讲。”
朱标在一旁尴尬的不行,没想到自己堂堂大明未来的储君居然在对方眼中是如此的不值一提。
“这个道理呢,其实非常简单,百姓就算想要留在自己的土地,那也非常困难,因为现在有大部分的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听到这话,朱标微微一愣。
“怎么会呢?如今的大明陛下可以说是勤于朝政,每一天都在为百姓忙碌,百姓按道理来说生活应该越过越好才是。”
梁平嘴角抽搐,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是啊,陛下他英明神武的确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但那些赈济灾民的粮款真的到百姓手里了吗?”
朱标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立刻坚定的点了点头。
“那是自然,如今朝廷对于百姓非常看重,这些赈灾粮款肯定是要落实的。”
“如果出现了贪赃枉法的官员,陛下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理,到时候满门抄斩都是轻的。”
朱标对于自己老爹,那是相当的自信。
朱元璋对那些官员非常狠,如果被发现有人敢贪赃枉法,那下场必然死得非常难看。
“可问题是陛下给官员开的俸禄太低了。”
“我们县令大人一年时间估计都赚不来十几两银子,必须要靠别的方法才能养活自己家中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