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返回远文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朱标张了张嘴巴,一时之间有些尴尬,因为他刚才在脑海当中过了一下自己平时学习的那些内容。
就算问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估计也没几个能答得上来的。
更何况自己老爹天天待在皇宫当中,基本上不过问这一些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应该也是一头雾水。
朱元璋乃是洪武大帝,是这大明的皇帝,自己绝对不能让对方难堪,所以他默默的闭着自己的嘴,根本不敢吭声。
见朱标一副为难的模样,朱元璋顿时就笑了起来。
“想当初你爹我也是远近闻名响当当的农户,你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咱就经常和他们一起下地耕田,有时候还会帮财主放放牛。”
“你尽管放心问,像那些简单的知识咱都会的。”
朱元璋一下就来了精神,总不能在马车里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吧,要是自己真不回答,那岂不是丢人丢到自己儿子这儿了。
朱标有些尴尬的挠挠了挠头,轻轻的咳嗽了两声。
“春耕……对,春耕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
听到这个简单的问题,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
“标儿,你太小看咱了,像这种种地的简单答案,咱又怎能不清楚?”
“立春以后立刻就可以下种子耕种,这可是当年咱爹教咱的。”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同时骄傲的不行。
许久过后他的表情再次变化,一想到自己儿子天天就学这么些东西,他就忍不住一阵恼火。
在皇宫当中,他为了培养朱标,甚至还把很多奏折直接丢给朱标批改,虽然他会检查,但并不会太过干涉对方的想法。
如果哪些事情负责二人有分歧,那自然是听他朱元璋的,如果没有分歧的话,那自然是朱元璋对了。
处理那些政务都能处理的得心应,现在在这一个小小的县城居然被安排来学种地,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我倒要看看那小子有什么话好说的,居然教你在这种地看,咱给你报仇去。”
朱标张了张嘴,声音就仿佛堵在了喉咙当中,他本来想劝诫一番自己的父亲,但是想了想朱元璋的性格根本就不是能听得进去劝告的人。
看朱元璋一副火冒三丈的模样,朱标识趣的闭上了自己的嘴,自己当初同样也和朱元璋的想法差不多,并且十分顽固。
可是自己真真切切做了这些事情以后才知道这些事情能带给自己多大的好处。
如果林县令可以让自己的父皇对于此事有所改观的话,那自然是极好。
所以想到这他就闭上了嘴。
反正说什么朱元璋也听不进去,倒不如到时候给他一些深深的震撼,如此一来,他便会明白林县令的用心良苦。
不说别的,光是朱标在这远文县待上了几天时间,他现在就非常想对大明的教育做出改革,因为他反应过来的一件事情就是只读圣贤书是没有用的。
这些天他处理了一些政务,同时在军中进行查看,甚至还参与了士兵的训练。
同时也来到这学堂当中进行了解,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经验,因为他现在明白只读圣贤书,根本就没有办法挡住敌人的刀枪棍棒。
只有让国家变得强大,让士兵吃得饱吃得好,才能保家卫国。
他们这里的官员就算再怎么去手捧那些圣贤书,去创造一些诗词歌赋,但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目前大明需要的不是这些,那是只有在兴盛以后才会出现的娱乐活动,文人墨客喝喝酒对对诗。
但以目前大明现在的环境来看,绝对不能如此的放松警惕,如此的草率。
毕竟大明周边可以说是群狼环视。
南边的大越屡屡进犯大明,虽然没有明确出兵,但却劫掠大明百姓。
中原王朝孱弱之时,这些蛮夷便会想要捞好处,这是没有办法的。
毕竟他们也想入主中原,掌控这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肯定会效仿元廷。
除了南边的大越,北方还有三个威胁,都是极为严重的,比如蒙古,瓦剌,女贞!
他们哪个不是虎视眈眈的草原民族,等到中原王朝再次衰弱之时,他们必然会南下。
现在的科举在朱标眼中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作用。
只有学习那些真本事,才能让国家变得富有,变得强大。
正当朱标思绪乱飞的时候,马车已经来到了远文县门口。
朱元璋缓缓下车,双手背在身后,看着前方高耸的城墙,眯起了自己的眼睛。
果然不是自己的错觉,这里的城墙又高又厚,而且上面站岗的士兵一个个精神抖擞。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应天府。朱元璋平时通过应天府南京城城墙的时候也可以看到精神抖擞的士兵,但那些士兵并不是天天都是如此。
只有他穿着龙袍乘坐龙眼通过的时候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但这里却完全不同,每一天士兵似乎都是认认真真的在那里站岗。
林羽的御人之道可以说是极为罕见,手段特殊,心思缜密,但却太容易相信他人。
兴许是因为自己即将要遭到清算,所以有些慌乱,这才会在没摸清别人底细的情况下,病急乱投医,邀请了自己,又邀请了那陕西的师爷。
如果是他朱元璋知道自己再过不了多久就会死,那他朱元璋估计早就拿着一个破碗伪装成乞丐跑路了。
毕竟当初他也这么干过。
想到这朱元璋脸上再次浮现出了一抹欣赏的神色,对方虽然病急乱投医,看上去有些慌乱。
但是没有放弃斗争,而是选择抗争到底,光是这种气魄,朱元璋就觉得这小子能成大事。
他能感受到林羽怂的要死,如果不是因为被逼着造反,那小子绝对不可能有造反的心思。
现如今大明开国朝堂上混乱不堪。
淮西勋贵尤其猖狂,朱元璋在传皇位之前,定然是要将他们杀一批的。
可如今的肱骨之臣,基本上全是淮西之勋贵,要是都杀了,固然能让整个大明稳定一些,但却也让朱标身边少了能辅佐之人。
这小子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