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老朱的危机感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用这个枪管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如何让燧石代替火绳呢?”
林羽学的是理科。
各种基础理念他是可以落实的,但问题就是图纸这东西他不会画,而且他的手很笨,根本没有办法研究这些东西,这么长时间过去也没有成功。
碎发枪的结构上就有很大的问题,不是后面的撞针会断掉,就是前面的火药不会被点燃,他一直在研究,却迟迟没有进展。
殊不知在他身后一直观察了许久的朱元璋看到了铁板上的内容后,顿时眼珠子瞪得滚圆。
自从被安排回去休养,朱元璋已经有十天时间没有出现在县衙了。
林羽倒是也没有为难他,毕竟最开始他想要商人辅助自己,就是为了让他们帮自己运送铁矿石和硝石。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被朝廷盯上,没有办法继续工作,所以就算朱元璋不来衙门,他也觉得无所谓。
“这……”
朱元璋惊疑不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羽回头笑呵呵的朝他招了招手。
“这莫非是县令大人研究出来的新武器?”
听到这话林羽顿时点了点头。
“不错,在七八十步之内,这东西可以达到非常恐怖的杀伤力,就算穿着甲胄也必死。”
林羽脸上露出了极为自信的神色。
朱元璋顿时面色大变。
“这东西是否可以进行量产,然后武装士兵?”
林羽欣赏的朝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自己刚刚研究出来的东西,对方就已经想到了量产武装军队。
“那是自然,只要有足够的铁矿石和各种材料,我就能源源不断地制作出这种武器。”
“有这种武器想要防守城墙,再搭配上我先前制造的那种武器,敌人根本不可能攻得上来。”
朱元璋用力地吞咽了口唾沫,他对这东西简直是无比的渴望。
刚才那一声巨响,实在是让他感到头皮发麻。
这钢板上密密麻麻的窟窿足以证明这东西的威力有多么的恐怖。
要知道弓箭的射程最远,估计也就只有两百步左右,除非那些惊人的大力士,否则想要超出两百步这个界限都不可能。
这东西看上去黑乎乎的,但是射程也有七八十步远。
要是可以进行量产的话,这东西便可以武装到军队,甚至是平民百姓从来没有训练过的人也可以使用。
弓箭发射还需要技巧,但这东西完全不需要。
想到这儿朱元璋的呼吸就急促了起来,要是可以天下人手一把,岂不是证明天下大明人人如龙。
要是那些北方的敌人破关以后想要去村庄掠夺,试想一下,一名七旬老汉突然拿出了一把火绳枪对着他们开火,敌方二十多岁青壮的小伙子身穿甲皱,全身全副武装,身下的马匹一声惨嚎,他也直接重弹倒地,这是多么恐怖的场景。
别说是几万骑兵了,就算来二十万骑兵,他们想一路打到南京城,那都绝对不可能。
最主要的是一个弓箭手,最少要训练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有效的打击敌人。
这种打击并非是百发百中,而是依靠人数优势组成弓箭手的剑阵对着前方发射箭雨。
要做到这一步都需要有三个月的周期进行训练,可是如果拿上这把枪,只需要点燃后面的火绳,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刚才的打击。
批量造兵这四个字在朱元璋的脑海当中不断的回响。
“老杨,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再多帮我弄来一些铁矿石,我给了你四批手雷,也没有让你亏多少本,材料钱还都是我出的。”
“你们那边的县城开采出来的所有铁矿石能不能全部都送过来,有了那东西以后我在面对敌人叛乱时把握才会更大。”
听到这话,朱元璋呆呆的眨了眨眼睛。
此时的他心中杀意汹涌。
如果真的让大量的铁矿石制作成这样的武器,武装成军队,那大明的军队将会对这小子造不成任何的威胁,到时候这小子真的有可能会造反。
朱元璋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找机会把这小子给弄死。
趁着他还没发育起来之前,直接将他搞定。
这东西的制作方法自然而然也就会落到朱元璋的手中。
就算他没有办法得到这东西的制作方法,他也绝对不会让这个小子继续当县令,或者说继续有反叛的心思。
一旦他成了气候,自己的那些军队绝对不可能是他士兵的对手,这种武器就已经足够碾压了。
一股浓浓的危机感在朱元璋心头不断蔓延。
“县令大人真是足智多谋,连这种东西都能造得出来,我现在便回去尝试联系我杨家之人,看看能不能弄来更多的铁矿石。”
朱元璋借坡下驴面带笑容的朝对方拱手随后迅速转身离开县衙,脸上的热情笑容变为冰寒。
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第一时间找到了毛骧。
“立刻安排锦衣卫,今天晚上潜入那小子的房间当中弄死他!”
“另外传朕旨意,立刻前去陕西调集兵力进攻远文县,所有士兵全部斩杀,县衙之人一个不留!”
听到这话的毛骧顿时愣在原地,他不明白朱元璋前后的反差为何如此之大,明明前一段时间还把那小子当个宝,恨不得把那小子抱着亲两口将他带回到朝廷。
结果这才没过去多长时间,朱元璋一下就动了杀心,而且是想要将这整个远文县连根拔除。
朱元璋面色难看至极,盯着一动不动的毛骧顿时有些恼怒。
“还愣着干什么?抓紧去!”
毛骧闻言连连点头,虽然感觉朱元璋的状态不太对,但他也不敢出声询问。
陛下不想说的事情,他就算问了对方也不会说,到时候自己恐怕也会有危险。
听完两人对话的马皇后皱起眉头,从房间当中走了出来,看着朱元璋一副面色苍白的模样,有些疑惑。
马皇后转身回屋倒了一杯热茶,给朱元璋端了过来,后者接过茶水一饮而尽,眼中的阴郁却未曾消散半分。
“那小子必须得死,如果他不死,我大明危矣!我朱家的江山危矣!”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在朱元璋心中不断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