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抵达远文县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两人听到后,顿时面色一喜。
对方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只要他们的高丽王来南京城就可以得到大明的认可。
这也算是变相的完成了任务。
毕竟他们干的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死在大明。
现在前路已经铺好了,安全系数也被降到了最低,两人一时之间都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让我留下吧,我愿意留在大明等待王上前来。”
“不不不,你不要和我抢,我留下,你的父母还在等着你回去呢,想想你的老婆孩子!”
“别跟我抢了,你以前是王上身边的红人,吃过几顿好的,这个机会留给我吧!”
两人的话全部都被礼部之人所翻译出来。
听到他们的对话,朱标顿时满脸无语。
好家伙,留在这里反倒成了一个肥差,就为了那口饭吃这两个人居然能做到这一步。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使者,历朝历代也没有。
“带下去!”
朱标无语的摆了摆手。
“哼,终究是弹丸小国之使者,眼界如此之低,陛下有令,拖下去让他们自行决断。”
一旁的太监夹着嗓子高声呐喊,在文武百官戏谑的目光当中,两人被拖了出去。
一直走出皇宫,两人还在争执到底让谁留下。
他们两人都想留下,哪怕在高丽王到来之前,他们还能吃上一顿昨天那样的标准,对于他们来说那都是极为幸福的一件事情!
一直争执到中午,两人都没有争论出个结果。
就在此时,一名礼部之人来到了客栈内,手拿圣旨。
显然他们两人的争吵传回到了皇宫,朱标实在是想让他们赶紧滚,干脆直接让礼部之人来找他们。
“殿下有令,愿意离开者,赏银五十两。”
“若是日落之前,你们未决定出谁留下谁离开,两人全部滚。”
此言一出,二人面色顿时一变。
随后其中一人缓缓站起身躬身接旨。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行离开,这五十两的赏银我也就收下了。”
另一人闻言点了点头,他相信留在这里可以捞到更多的油水,现在两人一拍即合。
一人拿钱走,一人留下,几乎是瞬间便做出了决断。
礼部之人在一旁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两人,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在将一人送出南京城后,另一人则留在了城中的客栈。
这一段时间的吃穿用度朝廷全部负责,大明的朝廷还没有小气到这种程度。
朱标每天处理各种各样令他头疼的政务,一时之间,他居然真的有些怀念当初在远文县的生活。
在那里的日子他过得很充实,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还可以为百姓做事去处理一些政务。
每天吃的虽然说不上多好,住所也没有皇宫豪华,但却非常自由。
“奴婢参见殿下。”
回到住所,朱标赫然便看到常氏,后者微微欠身。
隆起的小腹当中孕育着生命。
朱标微微一笑,随后立刻搀扶着对方在桌前坐下。
“不必如此多礼,你怀有身孕在身当好生休养才是,下次看见我不必行礼。”
听到这话,常氏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随后将头轻轻的靠在了朱标的肩膀上。
两夫妻的感情很好,虽说比不上朱元璋和马皇后,但也算得上是模范夫妻。
“最近一段时间你一定要远离吕氏,我接下来会把你身边所有的太监和宫女全部换一遍。”
此言一出,常氏顿时有些疑惑。
朱标的目光却坚定不移地看着她。
“太子殿下,这是为何?”
朱标眼神闪烁,有些东西他没有办法直接说明白。
他回来以后早就已经命人去暗中调查此事,他也认真的在观察常氏身边的佣人。
吕氏虽然的确似乎有所行动,但是朱元璋安排的太监和宫女也不对劲。
这让朱标察觉到了一丝不对的意味。
联想一下前因后果,凭借锦衣卫朱元璋难道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难道吕氏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如果背后没有人支持,想要在戒备森严的皇宫当中去暗害太子妃,这真的有可能吗?
朱标不敢再往下去细想,他能做的就是将常氏身边的人全换成自己的心腹。
要是再往下去深究那朱元璋将会成为整个淮西的敌人!
眼见朱标如此坚持,常氏也不再多言。
几天过后,满脸疲惫的朱棣抵达了陕西府。
他在西安城稍作休整,准备出发之时,赫然看到李善长笑呵呵的朝他走来。
“燕王殿下太急了吧,不在这休整一天吗?”
朱棣顿时无奈的叹了口气。
“大哥和父皇有令,一刻不停以最快的速度赶去远文。”
闻言,李善长顿时就笑了起来。
“燕王殿下带的这些护卫不能同殿下前去,必须要留在此处,毕竟陛下在那县令面前隐藏身份,并未被对方所知晓,还望燕王殿下陪陛下演演戏。”
“现在燕王殿下的名字叫杨云。”
朱棣嘴角抽搐,看着李善长又听他交代了许多事宜后才翻身上马。
“殿下此番前去,定然要记得此事,保守秘密!”
李善长笑呵呵的朝他招了招手,朱棣再次翻身上马,带着一身疲惫离开了西安城。
飞驰一天一夜时间,巍峨的城墙出现在面前。
看到城墙上名称的那一刻朱棣热泪盈眶,长途跋涉这么久,他总算是到了。
此时城墙上有人正在忙活着什么,上面吊了两根绳子,下面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
有人站在这盒子当中,然后手上拿着一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往墙上抹灰扑扑的粘液。
朱棣有些懵逼的看着眼前的场景。
林羽终究是打算用水泥加固一下城墙。
毕竟那些水泥堆着也是堆着,倒不如用来建设防务。
朱棣呆愣在原地,满脑子问号。
但很快经过一番审查后,他便成功入了城。
这些答案或许在见到朱元璋以后就能得到解答。
按照李善长的指示,他来到了县衙门口。
当看到整整五层高的县衙之时,他顿时惊的合不拢嘴。
这是县衙吗?这建筑外面看上去灰扑扑的,再加之今天阴天,放眼望去压迫感极强!
朱棣吞咽了口唾沫,翻身下马,随后走到一名官差面前恭敬拱手。
“在下杨云,奉家父之命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