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开中法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你说什么?这不是真的,这绝对不是真的。”
所谓的开中法,便是盐引之法。
江南的商人需要运送粮食,换取朝廷的盐引,只有拥有盐引者才能销售盐。
这项政策对朝廷有利,对于边军有利,但是对商人却是无利,原本贩卖私盐是暴利,可如今,有了朝廷的政令,那无疑是在头顶悬了一把利剑。
而对于王东海而言,这完全就是背信弃义。
他们王家本可靠盐场,赚得盆满钵满,可如今被这么一倒腾,自家的特权不仅没了,还要和苏州城乃至天下的商人竞争。
这简直就是绝了王家的根本!
这不仅王家受不了,恐怕苏州城的盐商都受不了。
……
十天后。
远文县县衙之中,梁平一脸惊喜地看向自家大人道:“大人朝廷颁布开中法了!如此一来,天下百姓都能吃上盐了。”
这开中法其实就是,变相鼓励商人参与盐业,同时,也为朝廷带来收益。
顺带手地也打击了一下私盐。
也就是说,只有大盐商和私盐贩子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林羽看着刚刚到达远文县的公文,眼眸中透出了几分忌惮道:“这可不是一个好办法。”
“对了,那李大勇回来了没有?”
梁平一脸诧异地,看向自家大人道:“大人,以后这盐的价格必然下降,您又为何还要提炼食盐呢?这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林羽眼眸中透出危机道:“不仅不是多此一举,甚至反而还能救得了天下百姓,从现在开始,四处收购私盐,能收购多少就收购多少。”
“记住了,大量收购。”
梁平愈发地看不懂自家大人的决策,但出于信任还是领命离去。
如今的远文县已不像当初那样的穷,府库里堆积如山的银子,完全支持得起自家大人的疯狂想法。
“毛骧再把咱妹子的信件,拿来给我看看。”
自从朱元璋得知了,林羽会提炼精盐之法,立刻便把手中的政令交给了李善长,而自己则是带着毛骧快马前往远文县。
“陛下,您都看了多少遍了,皇后娘娘的信中明明白白地说着,驸马爷就是会提炼精盐之法。”
“皇后娘娘还说了,驸马爷打算把这精盐的销售交给陛下。”
闻言,朱元璋不由瞪大眼睛,呵呵地笑了出来。
“果然成了自家人,这小子还真是想着自家人,哈哈哈,以后我要好好地赏这小子。”
毛骧整个人都郁闷了,看着朱元璋欲言又止。
朱元璋看着欲言又止的毛骧,当即问道:“怎么回事?有话快说。”
在前方架马的毛骧,一脸为难道:“陛下,驸马爷是怕贩卖食盐会被杀头,所以才把这项买卖交给您去做。”
啊!
朱元璋几乎立刻就怒了。
还以为这小子是想带自己发财,没想到竟然是给自己一个杀头的机会。
不得不说,这小子真是狠心,连自己的老岳父都要算计。
只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己可是大明的皇帝,用这个身份贩卖食盐,天下谁人敢拦。
朱元璋想到此处,没忍住心满意足地笑了出来。
总算是算计了这小子一回,这小子可真是想错了,这下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吧?
“哈哈哈哈,那想不到我还因祸得福,还赚了这小子一笔。
毛骧可不敢反驳,立刻点头道:“陛下说得对,驸马爷肯定未想到这一环。”
一想到自己更胜一筹,朱元璋就更是得意了。
想到此处,朱元璋更下定决心了,他对着毛骧吩咐道:“以后要更加小心行事,千万不要暴露我的身份,若是让林羽那小子得知了我的身份,小心你的项上人头。”
如今的林羽,都快成朱元璋手中的香饽饽了。
毛骧哪敢暴露身份?他知道,一旦暴露身份,那他的脑袋肯定得搬家。
就算仗着朱元璋的宠爱,没被搬家,那至少也要褪下一层皮。
清楚利害的毛骧,立刻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吩咐手下的兄弟,绝不暴露陛下的身份。”
在朱元璋的催促下,一众锦衣卫很快来到了远文县,这人数的数量足足有千人。
这些人对外是杨家的商队,其实对内全是精干的锦衣卫。
看着近在咫尺的远文县,朱元璋不由得思念起了马皇后,一想到许久未见马皇后,朱元璋的心里就不由得一阵紧张。
咱妹子不会怪咱吧?这么久也不去看她,妹子肯定生气了!
朱元璋先去了马皇后的宅邸,但很快又被马皇后,赶了出来。
“快去找林羽,一定要拿下那食盐销售,若是拿不下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马皇后虽然也思念朱元璋,但是她心中更是在意天下百姓。
于是立刻便催促了起来。
“妹子,咱知道了,咱这就去!”
朱元璋只能无奈地,前往远文县县衙。
几日不见,远文县又兴建起了作坊。
看着这豪华作坊,朱元璋以为林羽是贪腐了,当即低头骂道:“小子,几日不见,竟给自己建了这么大的宅邸。”
毛骧在旁立刻劝道:“说不定驸马爷是要给公主殿下修建的,公主殿下毕竟身娇肉贵。”
听着毛骧的劝慰,朱元璋难看的脸色也缓和了几分。
朱元璋刚来到远文县衙门前,林羽便带着梁平,热情地迎了出来。
“原来是老泰山大人!岳丈大人前几日不辞而别,小旭还以为岳丈大人遇到什么事情了。今日见岳丈大人平安归来,真是令小婿不胜兴慰。”
林羽的脸上带着真诚,可这真诚下却藏着小心思。
他已经在谋划,如何让朱元璋接下这掉脑袋的差事?
“对了,老杨你可知道朝廷的开中法?”
闻言,朱元璋立刻兴奋了。
这开中法,便是他推动的政令,相信有了这道政令,朝廷必然能有获得不菲的收入,而朝廷的边军也能借此获得充足的粮草。
至于那些盐商,他们已经赚得够多了,岂能还不知足。
在朱元璋的眼里,他们就该无条件地服从,不然就只有一个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