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毒计,朝廷震动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看着爽快的朱元璋,林羽当即抱拳道:“如此,那就麻烦岳丈大人了,还请岳丈大人即刻装车。”


    说话间,梁平又哭丧着脸走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百姓又闹起来了。”


    林羽看着良平,皱起眉道:“情况既然如此紧迫。”


    “从现在开始,你去食盐工坊取出五百斤粗盐,用于平息盐价,同时关注各大地主商贾,一旦有人囤积,立刻派兵上门。”


    “谁敢囤积居奇,就通通抓起来。”


    如此简单粗暴的做法,令朱元璋一愣。


    但又不得不肯定,这确实是最有效的办法。


    若是换成自己,恐怕比林羽还要激进。


    绝对是要杀个人头滚滚。


    在梁平的安排之下,两万斤食盐全部装车。


    这次朱元璋,还带上了朱棣和朱标,一同返回南京城。


    而马皇后,依旧被留在了远文县中,说是被留在这儿,倒不如说是,马皇后主动想留在这。


    毕竟宁国公主还在这,马皇后实在舍不得这个女儿。


    “妹子,等咱忙完了,江南之事,第一时间就回来。,对了,林羽这小子怎么没来送?”


    朱婉儿一脸尴尬道:“父皇城中缺盐,多有动乱,林羽正在忙着解决城中之事,实在是抽不开身。”


    “不过有女儿送您,不就够了吗?难道女儿还不够吗?”


    看着乖巧可人的女儿,朱元璋露出了笑颜。


    “够够,当然够只是你这丫头,刚嫁出去便胳膊肘往外拐了。”


    朱婉儿被说得不好意思,立刻低下了头。


    马皇后立刻打圆场道:“你真是的,多大年纪了,还打趣女儿!”


    “好了,准备准备,快走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旋即商队起行。


    刚起行不久,朱元璋便在半路收到了朝廷的密信,也就是中书省的李善长写给朱元璋。


    看着这封密信,朱元璋的脸黑得可怕。


    一旁的朱标,连忙凑过来问道:“父皇是不是朝廷出事了?”


    朱元璋把密信递了过去,旋即杀气腾腾道:“这些可恶的江南盐商,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说完,便把目光看向朱棣道:“商队由你督导,我和你大哥先行回南京城,记住了,一路小心,可莫要让这些精盐出事。”


    说完,便带着百名锦衣卫朝着南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眨眼间已过去了几天。


    这几天里,大明盐荒,愈演愈烈。


    不少地方的百姓,甚至开始了抢盐,到处都乱成了一锅粥。


    一路上,朱元璋深有感触。


    而此时的南京中,李善长简直要急坏了!


    他派出去的官员督导乏力,以至于到现在,还不能平息盐价。


    再加上江南的勋贵,与盐商沆瀣一气,这让李善长更愁了。”


    “李大人,您说这该怎么办?”


    李善长露出了迷茫的神情,他虽然有心,但是却有心无力,只能颓然道。


    “继续给陛下发信,此事非陛下解决不可。”


    说话间,一名杀气凛然的锦衣卫缓缓而来。


    “李大人,陛下请你,和诸位大人前往大殿议事。”


    在朱元璋的命令之下,整个南京城风声鹤唳,三省六部各级官员们,战战兢兢地前往大殿。


    而朱元璋!则是一脸怒意地坐在龙椅之上,大殿内外,锦衣卫密布,一股凝重之感,如泰山压顶般袭来。


    看着一种无能的大臣,朱元璋怒道:“江南盐商这是在造反,你们既然如此乏力,朝廷养你们有何用?”


    “既然知道是盐商作祟,尔等为何不派兵镇压?”


    “这些江南盐商也真是可恶,竟然敢堵塞航道!简直该死!”


    战战兢兢的群臣,把目光放在了李善长的身上,李善长只能苦着脸对着朱元璋道。


    “陛下,此事滋事体大,臣以为,应当以安抚为主,若是惹怒这些盐商,恐怕天下有变。”


    这句话成功地让朱元璋收敛了怒气,朱元璋也想到了林羽的办法,旋即深吸一口气道。


    “朕也知道此事难办,既然如此,就由中书省拟个章程,除江南外,所有地方的盐价提升至八成。”


    “八成之内合法,若是超出八成便是死罪,凡有违反者抄家本人流放边疆。”


    这个计策,让在场的群臣都懵了。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仅不平息盐价,还要涨价。


    这让群臣都闹不明白,即便是聪明的李善长,此刻也猜不透朱元璋的意思。


    但是他却已然猜出,这估计是林羽的意思,虽然不知道深意在何处,但是看着繁荣昌盛的远文县。


    就知道此中绝对有深意,说不定还真能平息,当前的盐价。


    这一幕!让几个老学究受不了了。


    他们空谈诗书,自然看不出这其中的深意,于是一个个跪倒在朱元璋的面前进言道:“陛下!这是毒计,绝不可行。”


    “朝廷应该平息盐价,应该打击不法商贾,怎可还要提升价格?这岂不是虐民,臣以为不可,臣请杀出计之人!”


    朱元璋看着这些老学,就不由得露出了怒容。


    而太子朱标,却看出了朱元璋的意思,眼前瞬间以一亮,当即进言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可行!”


    太子这句话,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朝臣都以为太子仁厚,却没想到,今日的太子!竟然和朱元璋穿了一条裤子。


    此时,父子二人,都已了然其中的好处,对视一笑。


    但这些官员可不理解,依旧颤巍巍地劝谏。


    “陛下,不可绝对不可。”


    ……


    即便百官反对,但是在朱元璋的命令之下,此事依旧被坚定不移地推行。


    这让王东海瞬间慌了。


    他本以为朝廷会和他谈判,却没想到,朝廷竟然用此办法分化盐商?


    果然,那些小盐商抵御不住诱惑。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市面上的盐多了起来,价格也被平抑住。


    尤其是靠近江南的地方,盐价不仅没涨,反而还跌了一成。


    这消息传到朝堂之上。


    那些老学究们全都蒙了。


    别说是他们,就连绝顶聪明的李善长也蒙了!


    他没想到此法竟然如此有用,短时间内便平息了江南和南京四周的盐价。


    “哈哈哈哈,标儿!此法果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