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敲打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朱棣撇了撇嘴,寒暄了几句,便快速离去。
两名锦衣卫此刻已经急坏了。
“殿下,这下该怎么办?贸然出兵会不会影响大明国策?”
面对锦衣卫的发问,朱棣毫不在意道:“倭国小国能有什么问题?对了,把这件事情写在奏折上发往南京。”
“反正有天大的事情,有太子哥哥撑着,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朱棣现在对权谋丝毫没有兴趣 再加上自己也不是嫡子,所以对朝廷之事并不在意。
眼见朱棣是个不靠谱的主,两名锦衣卫也只好把情况如实地整合成奏折,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南京。
大军开拔的消息,让整个扬州风雨欲来风满楼。
林羽知道这个消息瞒不住,索性便直接公开了出去。
只说是前往沿海巡查倭寇,至于远征倭国之事,完全是三缄其口。
林羽走之前最不放心的,便是扬州府知府董大兴,这个人看似恭顺,但却绝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主。
走之前若不好好敲打,搞不好他会给李金牛找麻烦。
所以林羽放出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来到了扬州府衙。
扬州府衙的衙役,一见到是林羽便热情地上前道:“小的拜见神威将军,将军是要面见我家大人吗?我这就去通传。”
林羽点了点头,旋即大步地走了进去。
收到消息的董大兴没有丝毫犹豫,快步便来到了林羽的面前,只见他一脸战战兢兢道。
“林将军,您来了呀,我听说大军要开拔了,我刚要去见您呢,没想到您就亲自来了,真是让我惶恐之至。”
董大兴对林羽,已经恐惧到了极点。
这恐惧的来源,便是林羽对于商人的敲打,他可不想家中被送一颗倭寇的人头,更不想让自己的人头,成为别人的敲打之物。
“没错,大军要开拔了!这一次要一路向北巡查海域,所以扬州府还要董大人多多费心。”
闻言,董大兴立刻表忠心道。
“大人放心,有我在,扬州便是铁桶一块,这里永远是大人的地盘。”
林羽满意地笑了笑,旋即又道:“我会让我手下的军师留下,要好好地听从他的话,若是让我得知你敢阳奉阴违,那下场你自然知晓。”
一句话就令董大兴冷汗直冒。
他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更知道林羽手下的兵将到底有多厉害。
“将军放心,我一定听从军师的话,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违逆。”
其实董大兴本就不敢反抗,再加上这一番敲打,他就更不敢反抗。
“好,有你这番话,我就放心了,接下来你要严查扬州,我不希望再有商人与倭寇合作。”
”至于诸位商人,还请你今晚组局,由本大人亲自敲打。”
其实林羽远不至于如此,但实在是扬州这个根据地太重要。
经过这段时间的经营,林羽总算知道为什么天下都想要扬州之地,这扬州之地确实富庶。
自己在远文县,大搞基建发展民生累死累活,最多最多也只能装备不到五千人。
但如果在扬州府就不一样,要是没有朝廷的掣肘。一年之内,他有信心拉起一支十万人的队伍。
十万人听起来不多,可这十万全都是全甲精锐。
如果不是精锐,林羽至少有信心把这个数量再提升三倍不止。
这就是扬州的富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董大兴立刻点头:“让人放心,今晚云海楼由我安排,绝对给您安排得明明白白。”
林羽点了点头,旋即离去。
看着林羽离去的背影,董大兴不由得擦了擦冷汗。
一旁的秦师爷根本没敢说话,等到林羽远去后,这才长吁一口气道。
“大人,难不成真就听他的吗?”
董大兴无奈道:“那能怎么办?本大人现在是人家栈板上的鱼肉,人家说什么本大人就得做什么。”
夜幕悄悄降临。
在董大兴的安排之下,有头有脸的商人全部集中在了云海楼。
而这一侧的商人没有了丝毫的锐气,就连看向林羽的目光,仿佛老鼠见到猫一般。
看着这些战战兢兢的商人,林羽冷言道:“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大军开拔的消息了吧?”
一众商人不敢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不解。
王高斗见状,低声道:“当然知道,将军此番征战一定耗费良多,愿意为将军出资,望将军马到功成旗开得胜。”
林羽一愣,真没想到,这次竟然还有意外收获,这群商人也太顺从了吧?
其他人仿佛也领会了这意思,纷纷出言道:“将军,我们也愿意出资。”
看着殷勤的这种商人,林羽并没有拒绝。
“好,那就多谢诸位了,不过今天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大军虽然开拔,但我会留人驻守在扬州码头,若是有倭寇来,定然会护佑你们无忧。”
“如果你们有人敢勾结倭寇,那么我也不介意送你们上路。”
“上一次倭寇的人头相信大家也有了教训,我可不希望把你们的人头送入各家中。”
一众商人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他们都是经商的,哪里见过人头这玩意儿?上次的事情已经把他们吓得魂飞魄散了,更不用说林羽这次几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请将军放心,我等都是良民,绝不与倭寇勾结。”
随着王高斗率先发言。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说得没错,将军我们与倭寇不共戴天。”
“将军明察我们与倭寇绝无关系,我们可都是良民呐!”
听着这些辩解的话,林羽点了点头,旋即大步流星地离开。
只留下了面面相觑的一众商人。
这一幕,让一众商人心里直打鼓。
而跟在身旁的李金牛却没有离开,他站在主位上,一脸冷意地看向众人。
“我家将军不在扬州城,我主政,还望诸位不要给我找麻烦。”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全部定格在了李金牛的身上。
就连董大兴也不例外,董大兴率先讨好道。
“如此,那就恭喜李大人了,李大人扬州百姓就全靠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