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清货
作品:《烟灰缸里藏国宝,捡漏百亿惊动文物局》 张铁柱走了之后,陈默立刻关好店门,回到内室。
他先用特殊药水轻轻擦拭铜印,然后小心地拧开印钮,—里面果然藏着一方羊脂白玉私印,根据光芒的强弱,陈默发现是乾隆时期的!
事实上,这枚铜印的实际价格并不会太高,顶多也就是一万多这样子,他之所以用2万购买,就是要对方放松警惕,好分散一部分铜印的注意力。
他上手摸了摸,玉质纯净无暇,雕工精细,这和田羊脂白玉,是顶级的籽料,市场估价的话,最高能到30万!
别说用2万购买了,就算用10万,他都是纯赚的!
“咦?”
突然,陈默心中诧异,把玩着玉雕的时候,竟发现上面刻着很浅的“清玩”两个字。
陈默沉思了起来,翻阅了一些资料,但并没有太多的思绪,他决定先放一放,因为他现在更多的心思都在佛像上。
接着,他取出那尊铜佛像,用特制的工具轻轻刮去表面的氧化层,露出里面灿烂的鎏金。
佛像底部的铭文清晰可见——“大唐贞观年制”。
他眼中金光流转,佛像上的金芒,仿佛灯光一样明亮!
“唐代宫廷御制的鎏金铜佛...”陈默的黄金瞳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趟真是赚大了!”
如果说铜印只是幌子的话,那佛像,才是陈默真正想要的!
这种金铜佛像,因为采用的是铜胎鎏金材质,所以哪怕表面氧化,但是金层都能保存完好。
加上唐代金铜佛像在世界上的存世本就无比稀少,尤其是带着明确年款的更是罕见。
当然,唯一可惜的,就是鎏金的某些部位有些脱落,可是哪怕这样,价格也能到200万的高价!
“哈哈哈!”
这次不仅是生意上门,更是送上门的一份豪华大礼啊!
他甚至暗地里感谢这个给他设局的家伙,对方要是知道这价值的话,岂不是气得三天三夜都睡不着?
看着自己店里越来越多的真品,陈默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接着他就拨通了戴三的电话。
“喂,陈老板,有什么好事关照小弟吗?”电话接通就听到了戴三这笑呵呵的声音。
“戴三,你帮我联系一下你的下家,我打算把店里的赝品都给处理掉,最好能打包买走,事成我给你20%的提成!”
戴三的的动作很快,短短两天的功夫,就联系好了买家,直接亲自过来清点物品,和陈默商量具体的价格,最后,以五万七千的价格,把三百多件物品都给打包走了。
打包走了之后,陈默按照承诺,给了戴三一万三的提成。
“陈老板,这……”戴三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
“剩下的算是你的辛苦费吧。”陈默摆了摆手。
戴三就动动手和嘴皮子,一下子就收入了万把块,心里自然高兴。
“陈老板,你这是准备歇业了?”戴三好奇地问道。
陈默摇了摇头,道:“这店是我爸的心血,是不可能关的,以后我这里只做精品店。”
其实几天前,他就有这个想法了,把这些艺术品,仿品等都给清掉,留下二三十件精品。
只是买了这么多,也不过几万块入账,陈默不禁觉得有些感慨。
仿品也有分好和坏,这里很多仿品都是陈三眼精挑细选过的。
只是澄心堂的生意真的太差了,差到他们曾经试过一个月都没有卖掉一件物品,完全就是坐吃山空。
但当时已经是山穷水尽了,陈三眼还是没舍得打包一起卖走,所以才铤而走险,去借钱,来破釜沉舟。
戴三笑着道:“陈老板,老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后你这生意肯定会蒸蒸日上的。”
“对了,陈老板如果想找好的东西,可以联系我,我帮你介绍。”
陈默点头应答下来,道:“有需要我会找你,我想先休息一段时间。”
两人商量后,戴三就走了,陈默坐在了空荡荡的柜台前,心里反而有股冲劲。
休息一段时间自然不是真的,只是陈默有了眼瞳的特殊能力之后,他打算好好利用。
而且在他看来,进货一事并不着急,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当务之急,是打向他陈默,还有澄心堂的名号!
王有财这时来了电话。
“陈默,我周一就要离开这边了,周末的青城古玩协会的交流会,你去不去?里面有不少同行,混个脸熟也好。”
陈默这才想起之前杨景程让人送来的请柬,他拿了出来,盯着看了半晌。
“周末未必有空,我去的话提前联系你。”
挂了电话,陈默心里有些犹豫。
杨景程送请帖过来,肯定是别有用意的,但如果他不去的话,不就是明着让他看不起么?
正想着的时候,门口高跟鞋敲击青石板的声音慢慢靠近。
“你好,老板在吗?”
陈默抬头望了过去,就见到一位穿着驼色大衣的女子站在门口。
她约莫二十五六岁,她身材高挑,五官精致,微卷的栗色长发垂在肩头,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鼻梁高挺得让整张脸充满立体感。
陈默放下了帖子,示意她进来,“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女子走了进来之后,果然发现了博古架上几乎大半都是空的,只有零散的一些摆放在那里,她眉头不禁微微蹙了蹙。
陈默自然也留意到了,但也并不在意。
女子似乎有些犹豫,但她还是将一个锦盒放在红木柜台上,她手指修长白皙,指甲是裸粉色的法式尖圆,配合白皙的皮肤,十分地好看。
陈默从小到大的印象中,女人来光顾的很少,这也是自己接手澄心堂后的第一个女人。
“小姐怎么称呼?”
“姓吴。”
“能打开看看吗?”
吴雅菲点了点头,亲自掀开锦盒的盖子。
锦盒里面躺着一枚白玉雕件,约莫掌心大小,雕刻着寿桃与蝙蝠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
“福寿双全佩,清代中期的风格。”陈默没有立即取出,看了一眼就是下了判断。
吴雅菲有些诧异。
起初她看陈默这么年轻,其实心里有些犹豫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但是陈默一眼认出锦盒中的物品,属实是让她没想到。
陈默问道:“吴小姐这是要卖,还是?”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