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小成本,大回报
作品:《烟灰缸里藏国宝,捡漏百亿惊动文物局》 在两人的一片吃惊之中,第二个蛇皮袋也被打开了,又是一堆琳琅满目的东西,但是松伯却拿起了一个长条状的物体,这东西是被破布包裹着的。
“咦?”
松伯解开布条,当看到是一个笔筒的时候,顿时微微讶异,旋即点头道:“居然是三松的竹雕笔筒。”
杜俊承凑了过来,道:“松伯,这裂痕也太多了吧,真的能值钱吗?还有这个三松,是一个人的号?”
杜俊承没有了刚才的那种质疑,变成了一种小心翼翼。
松伯笑道:“你猜的不错,三松确实是一个人的号,他是明代嘉定派竹雕名家,朱稚征,他号三松。”
“嘉定?是沪都的那个嘉定?”杜俊承好奇地问道,因为他自己来自沪城,自然熟悉。
“呵呵呵,没错。”
松伯皆是道:“所谓嘉定派,就是起源于嘉定,创始人是朱三松的爷爷朱鹤。朱鹤首创‘以刀代笔’的深刻法,将南宗画法融入竹刻,使作品具有书画韵味,开创了竹刻艺术的新境界。”
“朱三松深得他的真传,在明代就已经备受推崇。”
松伯说着看向了陈默,笑着问道:“花了多少钱。”
陈默咧嘴一笑,道:“5000,摊主还说他爷爷曾经拿过这个当擀面杖。”
“暴殄天物啊!”松伯感慨万分,忍不住苦笑摇头。
不过像陈默说的这种情况在辽阔的华夏土地里并不是特例。
普通人因为对古董缺少认知,就算好物件摆放在眼前都会认不出。
好比有一个农妇,日常用一只黑白相间的碗来盛咸菜,因为看到了鉴宝节目,于是带着碗去鉴定,谁知道经过专家鉴定,这只碗居然价值数百万!
又比如有农民拿青铜器当尿壶26年,最后被博物馆收走。
再比如,有人用家中祖传的罐子,一直用来腌制咸鸭蛋或者装米,最后被定为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估值达 2亿以上!
杜俊承嘀咕一声:“这家伙运气也太好了吧,又捡漏了一个好东西。”
松伯忍不住多看了陈默一眼,心想着这真的只是运气好吗?
接下来后续的清点,又一次刷新了松伯对陈默的认知。
“清代铜胎掐丝珐琅香盒,估价18万。”
“明代木刻版画册,估价9万。”
“战国青铜箭头12枚,估价...30万。”
很快第三个蛇皮袋也清点完毕,因为陈默购买的真品是一早就有大概的印象,加上其他都是一些工艺品,所以清点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清点完毕了。
松伯其实也知道三个大蛇皮袋绝大部分都是赝品,可哪怕是赝品,陈默都能准确无误地认出古玩的名字,连市场价都能准确说出来,这让他心中十分吃惊!
这般记忆,还有对古玩的熟悉程度,没有个几十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这般游刃有余!
“统计得怎样了?”陈默看向了杜俊承。
“真品34件,其他都是赝品。”
“成本,还有真品的总价格呢?”
杜俊承立即拿出了计算器,不一会儿,他就瞪大眼睛:“成本十九万七千八百,真品总价,538万!”
杜俊承看到这个数字,都以为自己统计错了,可是他又算了一遍,确保准确无误。
“原来这一行这么好赚啊!难怪黄叔几十年埋头在这一行,甚至不惜倾家荡产,看来开张吃3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啊!”杜俊承忍不住道。
500万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大的数目,关键是用20万来撬动250倍的价值,这并不是普通人可以随便做到的啊!
陈默脸色有些沉重,道:“你只看到了开张吃3年,要是打眼了,别说3年,倒闭事小,甚至有杀身之祸!”
感受到陈默的语气略冷,杜俊承也怔了下,收起了玩笑。
松伯见状轻轻拍了拍陈默的肩膀,笑道:“陈默,一切都要往前看,要是你爹陈三眼知道你现在这个能力,他在九泉之下肯定会欣慰的。”
陈默点了点头,但顿了顿,又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他确实很想做出成绩给父亲看,但外人并不知道的是,陈默其实最在乎的,还是查出是谁害陈三眼的。
杜俊承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也联想到了一些。
“好了,刚才是我不对,你放心,以后有什么需要打下手,尽管吩咐我。”杜俊承笑着说道。
陈默也觉得自己刚才语气重了点,道:“抱歉,刚才语气重了点。”
接着他话音一转,道:“到时候你别叫苦才好,我店里确实缺一个跑腿的,这样吧,工资算你每个月3000。”
“什么?一个月3000?这只是我去一晚酒吧的零头而已!”杜俊承说道。
“提成另算。”陈默补充。
杜俊承眼睛明亮了起来,刚要说话,陈默又补充道:“但打眼了你自掏腰包。”
“啊?”
“哈哈哈!”松伯顿时大笑。
气氛顿时缓和下来,杜俊承顿时知道自己被拿来开玩笑了。
“我不管,今天你赚了这么多,我和松伯都给你当下手了,今晚你得请客!”
陈默心情大好,不仅赚了一大笔,甚至还获得一堆真品,这顿饭自然得他请。
吃过了晚饭,陈默和松伯相谈甚欢,临分别的时候,拿出了一个有些鼓胀的红包。
“松伯,小小的意思,您一定要收下。”
松伯笑着道:“呵呵,走了一趟,没想到有大餐吃,还有钱收,那我就不客气了。”
陈默看松伯收下了钱,也是笑了。
松伯作为中间人,带陈默去鬼市,让陈默大赚了一笔,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更何况,这也是规矩。
陈默如果连这点都不懂的话,以后在行里也会受人诟病。
两人闲聊了一会,陈默想了想问道:“对了松伯,余老板最近都不在吗?你们怎么把店关了的?”
这个问题困扰陈默两天了,他现在终于找到机会了。
“哈哈哈!”
“正因为小姐不在青城这里,我才暂时关门歇业的,你放心,玄鉴阁没有那么容易倒的,这不是有我看着吗?”松伯笑道。
陈默点了点头,就和松伯道别了。
松伯看着陈默那道背影,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不知道小姐知道后会不会觉得惊喜。”
接着他拿起了电话,拨打了出去。
“喂小姐,陈默昨天找我了,等我回去再详细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