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真假文物
作品:《烟灰缸里藏国宝,捡漏百亿惊动文物局》 “这是馆藏的一件西周凤鸟纹青铜尊,国家二级文物。我最近在整理库房档案时,发现入库记录的照片和近期拍摄的细节照片有些出入。”
陈默的目光立刻被照片吸引。
苏静怡指着平板电脑上的某个细节继续道:“比如这里的锈色分布,还有这道微小划痕的位置,我反复核对了多次,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具体问题。”
杜俊承凑过来看:“我看着都一样啊?你是不是太累了眼花了?”
“我也希望是这样。”苏静怡揉了揉太阳穴,“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没那么简单。我向领导汇报过,他说可能是拍摄角度或光线问题,让我别太紧张。”
陈默突然开口:“能让我看看原始档案和近期照片的对比吗?”
苏静怡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犹豫片刻后,还是将平板推了过去:“请便。”
陈默接过平板,仔细对比着两组照片。
表面上,他只是专注地看着屏幕,但实际上,他的瞳孔深处闪过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金色光芒金瞳悄然运转。
陈默立刻发现了问题核心,这根本不是同一件器物!
虽然仿制得几乎一模一样,但在细微的铸造痕迹和氧化层分布上,真品和赝品有着本质区别。
他心中一震,这件事可大可小。
小了说,也许是文物局打眼收到了假货。
但大了说……
陈默没有继续想下去,毕竟这事也轮不到他管。
“怎样,陈默,你看出什么门道没有?”杜俊承一脸期待地问。
他倒是希望陈默能看出点什么,因为他好不容易给陈默牵桥搭线,这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
苏静怡虽然表面平静,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期待和不服气的复杂情绪。
她既希望这个所谓的古玩店老板能给出专业见解,又暗暗希望他看不出什么,因为在她印象中,学院派对民间派的鄙视链向来存来。
连学院派都经常打眼,更何况还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鉴定师。
陈默放下平板,平静地说:“我觉得照片清晰度有限,要看过实物对比才能下定论。”
杜俊承马上道:“你别打马虎眼,说个准确的。”
陈默道:“苏主任的感觉可能没错,但仅凭照片无法真正判断出是否有差异。”
苏静怡眼中的期待立刻变成了失望,她收回平板,语气冷淡:“也就是说,陈先生也无法确定问题所在?”
杜俊承见状,故意煽风点火:“静怡,你这就不对了。陈默说得有道理啊,光看照片哪能百分百确定?要我说,你就该申请把实物拿出来重新鉴定!”
“文物提取有严格的程序,不是我想拿就能拿的。”苏静怡站起身,明显失去了继续交谈的兴趣。
“好了俊承,我还有工作要处理,我们改天再聚吧。”
陈默突然说:“苏主任,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实物,可以再联系我。”
苏静怡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我会考虑的。”
说完,她转身离开,高跟鞋的声音渐渐远去。
出来了文物局,陈默还在想着刚才的事,反而杜俊承吹着口哨,十分轻松的样子笑道:“陈默,这下好了,你可把她惹毛了。”
陈默狠狠地刮向杜俊承:“你这么卖力地煽风点火,你不就是想我故意惹毛他。”
“欸,你可别这么说啊,我这是给你牵桥搭线,你没看到她多强势吗?就得你这样的人才能压得住她。”杜俊承依旧一副嬉皮笑脸。
陈默瞧了他一眼,道:“我算是明白了,你肯定是对苏主任表白被拒绝了,怀恨在心,就特意找我来给教训他。”
“哈哈哈!”
杜俊承“奸计”好像被揭穿了,搂过了陈默的肩膀笑道:“别这么阴谋论嘛!所谓不打不相识不是吗?我只是觉得有趣而已。”
“好了,你赶紧和我说说,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杜俊承话音一转问道。
“回车上说。”陈默说道。
到了车上,陈默才道:“那件青铜尊有问题。”
“什么意思?”杜俊承瞪大眼睛。
“照片上的不是同一件器物。”陈默皱眉起来,“有人用高仿替换了真品。”
杜俊承倒吸一口冷气:“那岂不是说,有人偷盗文物?”
陈默点点头:“所以我才没有明说。这件事,恐怕不简单。”
杜俊承看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到晚饭时间了,他碰了碰陈默,笑道:“既然来云州一趟了,那就不要这么快回去了,说不定静怡后面需要你呢,你觉得呢?”
“而且云州晚上这里的夜生活,可比青城要丰富太多了,上次咱们来的匆忙,这次怎么说都要去一趟!”杜俊承嘿嘿一笑,好像要做什么坏事一样。
“你放心,兄弟我今晚一定会带你开开眼界!”
陈默无语地道:“难怪人家看不上你,搞不好人家就是知道你多情。”
“你没听说过一句话吗?人不风流枉少年,你这么正经,该不会还是个处吧?”
说着,杜俊承瞄了瞄陈默裤子,陈默脸色顿时一红,赶紧转移话题。
“算了,就在这里呆一晚吧,我也想逛逛这里的古玩街。”
杜俊承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两人就找了酒店住下来。
与此同时,苏静怡回到办公室,关上门后,她靠在门上,眉头紧锁。
她本以为会听到一个明确的结论,无论是证实还是否定她的怀疑,但陈默的含糊其辞让她既失望又困惑。
但是,陈默最后那句话在她脑海中回荡——“仅凭照片无法真正判断出是否有差异”。
这不就是证明了他看出了点什么,但是没有说出来吗?
“他到底是看不出来,还是看出来了不说?”苏静怡喃喃自语。
她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景观,思绪万千。
那个叫陈默的男人,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那双眼睛,当她与他对视时,有种被看透的感觉。
而且他看照片时的专注神情,不像是装出来的。
“也许,我该再给他一次机会?”苏静怡轻声说道。
此时,她内心深处,对真相的渴望渐渐压过了对民间专家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