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和字印的下落
作品:《烟灰缸里藏国宝,捡漏百亿惊动文物局》 和吴雅菲分别后,他就驱车回去了云州的房子。
前段时间他专门用一个房间来做保险房,花了不少钱做了几个大的保险柜。
把东西放进去后,锁好门,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陈默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安心了一些。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陈默偶尔逛逛云州的地下鬼市,没事的时候看看书。
至于澄心堂那边,也不知道是不是谁走漏了风声,找上门来的人多了起来。
都是来找陈大师,和什么天才神眼的。
不过陈默也放手把这事交给了阿五,还吩咐阿五说自己外出办事。
他虽然人在云州,但是心却在青城,只有跳出青城,才有机会暗中观察青城势力的动向。
不过阿五也很争气,一个月也卖出了有十几件的古玩。
只是这一个月里,陈默一直都在等马昌荣和王有财的消息。
马昌荣那边主要是和字印的消息。
至于王有财,除了和字印的线索,还有龙渊遗宝。
陈默很清楚,这些秘藏都涉及很高的价值的古董,哪里有这么多的线索。
尤其是父亲留下的龙渊遗宝线索,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
有些事,其实也急不来,很多时候尽人事,听天命。
倒是杜俊承这一个月来潜心和黄泰学习,经常手机请教陈默,让他有些欣慰。
不过这一个月来陈默也有一些收获,在鬼市也淘了十来件物品,最高的可以卖出80万的价格。
这天,他打算回去一趟,看看澄心堂的情况,同时和杜俊承小聚一下。
谁想,一个电话就打来了。
这电话号码陈默是没有备注的,但他却认得号码。
周铭韦!
自从陈默和周铭韦水火不容的时候,他就把这个号码给删了,谁想突然打来了。
陈默想了想,还是接通了这个电话。
电话一接通,周铭韦就嘲讽道。
“贤侄啊,幸好你接了我这个电话,否则,你就要损失惨重了。”
“周铭韦,你想说什么。”陈默冷不丁地皱眉道。
“上次那块铜印,你还记得吧?”
陈默心头一凛!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原来,上次那个叫张铁柱的人,是周铭韦派来的!
他这次又想要搞什么幺蛾子?
突然,陈默心中咯噔了一下。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陈默淡淡地道。
“哈哈哈!”
“陈默,咱们也算是认识这么多年,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清玩‘和’字印,在我手上。”
轰!
陈默眼睛顿时闪烁着某些异彩!
周铭韦冷笑道:“陈默,你确实很厉害,眼力不输你老爹。”
“明人不说暗话,你假装要买铜像,然后打包购买铜印,其实你看出了铜印里有暗格,对吧?”
“我也是事后才知道墨云居士的传说,你这么聪明,肯定也会千方百计去打听清楚。”
“哪怕你不知道,那也没关系,清玩有四块印,天地人和,涉及一个秘藏地点。”
“不如我们一起合作,共同寻找另外两个印的下落,如何?”
“我需要点时间考虑,等我电话。”
陈默刚要挂电话,周铭韦就笑了起来。
“不要让我等太久,万一我把墨云居士的事说给朋友听的,然后我朋友又说给他的朋友听,那就不好了,对吧。”
“哈哈哈!”
周铭韦挂了电话,陈默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这周铭韦很聪明,他这是威胁陈默,如果不合作的话,他就会公开这个秘密!
到时候就会有无数人蜂拥进来!
但有一点,周铭韦是不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已经有了三枚印,就剩下他那枚!
陈默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有财,王有财当即也把消息告诉了马昌荣。
接着,王有财就回了电话。
“马总说面谈。”
陈默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其实他也想到了。
他们虽然有三块,但是差一块的话什么都做不了。
于是他们就商量了好了时间。
陈默回拨给了周铭韦,后者有些意外,笑道:“贤侄啊,挺准时的啊,这过去都没半个小时。”
“明天过来云州,具体时间地点再和你说。”
“好啊,我倒是想看看你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
挂了电话,陈默旋即通知了杜俊承。
“什么?人字印在他手中?”
“该死的,这下可便宜他了!”
“你等我,我现在马上过去找你!”
一夜无话,马昌荣第二天一早就坐飞机来到了马昌荣,然后安排了一个会所。
晚上8点。
郊区的一个会所包厢里面。
陈默和杜俊承到了后,马昌荣和王有财也早就到了。
双方打了招呼之后,马昌荣就有些坐不住,开门见山。
“陈老板,这个人,信不信得过?”
“信不过。”陈默干脆了然。
陈默道:“这人以前和我爸是朋友,但袖手旁观,还想趁火打劫。我的人字印就是他找人做局,然后给我发现了暗格。”
“那他这个和字印,会不会是在诈你?”王有财问道。
陈默想了想,道:“应该不会。”
“如果他知道铜印里有清玩私玉的话,他不会找人做局给我。”
“而且以我和他的关系,他自己就手里拽着两枚印,完全可以不需要和我分一杯羹。”
“最大的可能,就是和字印在他后来无意间发现,然后知晓了我手里的人字印一事。”
“我想,很有可能是他家传,或者是一些老旧物件里发现了墨云居士的传说。”
众人都点了点头,觉得这种说法有最大的可能。
杜俊承旋即又道:“那也有可能周铭韦这人是故意让你发现人字印呢?”
“他能力有限,不知道中间的门道,就想借你的手来破解。”
“哪怕最后分你一份了,也总好过砸在手里强。”
三人顿时不语了起来。
杜俊承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可能。
马昌荣开口了,道:“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有,但是不大。”
“这人本事或许没有陈老板这么强,但墨云居士传说,是我那本民国时期的奇闻轶事发现的。”
“后来我找了类似很多民国时期的笔札和坊间范本,但没有提及这个墨云居士。”
“也就是说,墨云居士这个传说很少人知道。”
“再加上,我花了市场价三倍的价格购买,这事肯定不少人知道。”
正说着的时候,马昌荣的保镖进来传话。
“好了,等会一切都真相大白。”马昌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