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陈大师之名
作品:《烟灰缸里藏国宝,捡漏百亿惊动文物局》 说话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
贺天雄见到说话这人,满脸都是冷笑。
“李鹏,你的远房老舅被打眼了,不甘心,想在这闹事?”贺天雄毫不客气地回应道。
李鹏眼神阴晴不定,淡淡地道:“贺总说笑了,我能力有限,怎么敢在这里闹事。”
“只不过……”
“这件玉覆面的拓片和照片,我老舅之前可是看过的。”
“他亲口断定是西周无疑!怎么到了陈先生这里,就变成商料后仿了?”
“难道那些教授在专家,就没有打眼的时候么?”
“还是说,我老舅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声誉,在陈先生这里就如此不值一提?”
陈默三人顿时明白了,这个叫李鹏的人,很显然就是为了给严振海找回面子的。
他的话说的很明白了,藏家打眼再正常不过了。
而严振海可是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断不能因为一次打眼,就否定严振海的所有。
这些道理,在场的人自然明白。
毕竟能够做到百分百判定一件古玩的真伪,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杜俊承站出来叫道:“你这帽子扣的有些大了吧?”
“陈默好像一句话都没有说吧?”
“好啊,那请陈先生发表一下看法?”李鹏不依不饶。
陈默平静地道:“东西是老的,但不是西周的。”
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陈默一句话,就让在场的人哗然了起来。
尽管从刚才李鹏的话,他们也有所料定,只是没想到陈默会这么直接。
李鹏冷笑:“真和假不过一个字,谁都能说出来。”
“还有呢?”
“玉覆面更像是商代晚期的风格。看它的开篇纹路和受沁特征就知道了。”
“而且这里的边缘切割痕锐利,沁色也有几处人为加工的痕迹。”
“价值……200万顶天了。”
不少人都低声窃语。
“200万?价格直接夭折?”
“那我刚才不是开早了价格了?”
场地很快就有些激动了起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拍下这个玉覆面的人,那就太亏了!
“陈先生,这件玉覆面,从造型纹饰看,确系西周典型。不知你所说的商代玉料和后仿工艺,有何依据?”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开口了。
他是主办方特意从邻省请来的玉器鉴定专家,刘教授。
刘教授微微皱眉,显然对李鹏的咄咄逼人有些不满,但也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向陈默。
他的语气还算平和,但明显带着考校的意味。
拍卖甚至因此暂停。
陈默神色不变,对拍卖师道:“麻烦取一台高倍便携显微镜来,再请刘教授一同上台细观?”
拍卖师看向刘教授,刘教授点点头。
很快,设备到位。
陈默走上台,没有碰玉覆面,而是示意灯光师调整光线角度。
他拿起显微镜,首先对准玉覆面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切割痕。
“这里的切割痕的凹槽底部光滑平整,但侧壁陡直,边缘锐利。”
“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因为这只能是现代高速旋转金刚石留下的典型特征。”
画面清晰地展示出那光滑锐利的痕迹,与旁边自然风化形成的柔和边缘形成鲜明对比!
“在西周时期的玉器制作中,镂空工艺是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工匠们会在玉器的相应部位先钻一或数个孔,然后将锯条穿过这些孔,通过拉动锯条来切割出所需的形状,从而实现镂空的效果。”
“这种工艺的工具,就叫‘锼弓’。”
“因为人为做不到机器那样高速旋转,只能通过锼弓慢速拉切。”
“于是,内部就会留下不规则的拉丝痕和崩碴,但这件玉覆面过于规整平滑。”
“这就是高速工具的加工特征。”
在屏幕的放大下,众人果然见到了陈默所说的现代工具的特征!
李鹏脸色一下就难看了起来。
就连刘教授也是点头,似乎认同陈默的观点。
陈默看向了刘教授,道:“刘教授,既然您是玉器专家,那应该知道,自然状态沁色的形成,是一种渐进式晕染的规律,对吗?”
刘教授点头。
陈默话锋又一转,道:”但这里的沁色,表层深褐,内里突然变浅,这和自然形成的沁色完全不符合。”
“这更像是人为的把玉料加热后,迅速浸入染色剂中,然后强行咬进去的现象。”
“这种现象,就叫‘炸沁’!”
“哗!”
一时间,满场都是惊呼了起来!
他们万万没想到,陈默对玉石的研究,居然到了如此细致入微的程度!
李鹏脸色极其难看地阴沉下来。
刘教授闻言,脸色变得极其严肃,立刻凑到显微镜前亲自观察。
他看得非常仔细,时而调整焦距,时而对比旁边自然的沁色区域。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脸色也越发凝重。
半晌,刘教授直起身,长长地叹了口气。
“陈先生所言极是!是老朽眼拙了!”
“这件玉覆面,确实是商代晚期玉料,后世利用古玉改制成殓具!”
“但绝对比不上西周真品!”
“陈先生的眼力……老朽,佩服!”
他对着陈默,郑重地拱了拱手。
“轰——!”
全场再次被震撼!
刘教授的亲口承认,比陈默自己说一百句都有力!
李鹏面如死灰,咬牙切齿。
其他藏家看向陈默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敬畏,更带上了一种崇拜!
连邻省的权威专家都被他折服了!
“连刘老都服了…这眼力,神了!”
“何止是神眼,这简直是宗师级别的洞察力!”
“以后得叫陈大师了!”
“陈大师!名副其实!”
“陈大师”之名不胫而走,原本被污名的陈默,又一次成为了云州古玩圈热烈讨论的对象。
陶兴怀亲自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热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陈小友……不,现在该叫陈大师了!”
“翰海阁的事,老夫听说了。干得漂亮!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他主动提出,自己珍藏的一批早年收集的西域高古织物和残片,想请陈默有空去帮忙看看。
陈默应答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些真正有实力,有底蕴的收藏家,也通过各种关系递来橄榄枝,希望请陈默为他们的珍藏掌眼,开出的价码令人咋舌。
陈默并未全盘接受,只挑选了几位口碑不错,并且藏品方向他感兴趣的应承下来。
与此同时。
栖凰居深处。
秦九爷像一头困在笼中的受伤猛兽,眼中布满血丝。
“老子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贺天雄!陈默!我要他们死!要他们死无全尸!”
这时,门外走进一个身材削瘦的男子。
“九爷,我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