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暴君的美人质子48

作品:《快穿:主神别追,宿主忙着救炮灰

    皇帝亲笔写下文书,鼓励号召女子为朝廷效力,由朝廷发放俸禄。


    也并非一定要多么好的手艺,只要是会针线活儿的都可以。


    只是会按技艺高低和数量来定工钱,技术更好、做得更多的自然得到的工钱就会更高些。


    大兴习俗并非女子完全不能抛头露面,一些家中困难的平民女子也会做些浆洗缝补的活计补贴家用。


    可是女子的劳动力并不被大多人所重视,这些活计所赚的银钱也是最少的,做得多了,还会被人嘲讽家中男人无用,养不了家。


    所以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很多女子就算吃不饱饭,也轻易不被男人允许出去做事。


    她们不仅要做繁重的家务劳动、要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要一直生,要生得出男孩,还要从嘴里给男人勒吃食。


    因为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好东西都是要紧着他们吃的。


    平民女孩子不能入书塾,大多手艺人的技艺也是传男不传女,哪怕有本钱开铺面也开不了。


    不说谁来教她们货源进出和管理账目,单单是女子的身份就寸步难行,不仅会被人指指点点甚至麻烦不断,甚至还会招来不怀好意之人引来杀辱之祸。


    到最后,还要被人啐一口,骂一句不安于室、不知检点。


    总之,除了卖身给大户人家做丫鬟婆子,平民女子若是想要不依靠男人赚些花用,自己独自生活是很艰难的。


    很多女孩一生的轨迹就是在家里吃最差的饭,做最多的活儿,等着说个人家,嫁到男方家里一边生娃,一边继续干活儿。


    可这次是不一样的,朝廷下发的正经文书,皇帝亲笔,号召女子们为国效力。


    为国效力啊!多么有力的四个字,谁敢乱说闲话?!


    而且人最基本的是活着,活人才能守规矩,这个冬天难过,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事,在生存的压力面前,哪怕是被人戳脊梁骨也得等活过这个冬天再说。


    再说了,这可是一碗官家饭,赚得很多,又不会拖欠或赖下工钱,只要勤快些,甚至不比那些爷们儿赚得少!


    除了少数死守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老规矩,宁愿冻死饿死也不肯走出家门的人,大多女子在观望过事情的真实性后都顶风冒雪的陆续来到朝廷征用的大院甚至临时建起的棚屋。


    里面已经安置了织布机和大大的案台,方便女子们做活儿。


    因为这次做的是救命的东西,无需漂亮的花样点缀,也无需多么复杂的针法,只做最实用的棉衣棉被,召人的门槛很低,中午还供一顿热食。


    女子们起先还局促,不过几天就熟络起来。


    她们平时在家针线活儿也都是做熟了的,缝衣缝被不在话下,她们手脚麻利,中午吃了不让带走只能吃进肚子的热汤饭更是力气十足。


    平民百姓对于官府总是有着天然的畏惧,因为是官府直辖,几乎没有人敢偷奸耍滑,赶工的进度很理想。


    这些赶制出来的冬衣棉被优先被一车车送去了边关苦寒之地及各大军营做为军需,尽量保障那些保家卫国的兵士不被这少见的寒冬冻死,少部分以令人发指的低价供应给百姓。


    当然,这些做工的女子们可以优先购买。


    女子们做了活儿,领了工钱,再用这些工钱买回价格低廉却用料十足的棉衣棉被,一家人的冬天也不再那样难熬,生活可以见光亮,至少不用害怕被冻死。


    这些女子是为朝廷做事,皇帝亲召,连官差见面都要客气些说话,等闲并不敢随意呼喝,这在无形之中抬高了她们的身份。


    她们又能为各自的家庭做出这样明显的贡献,不再是男人口中“吃闲饭的”,家中争吵时腰板也硬气了许多,大多数女子的家庭地位都有显著提升。


    百姓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就有了盼头儿。


    这个没有被原文提及,但想也知道会死很多人的凛冬,在女子们越来越高涨的工作热情中悄悄度过了。


    当天气回暖,第一场春雨来临时,百姓们纷纷大笑欢呼,向着京城的方向叩拜。


    寒冬过去,他们又过了一个年。


    只有女子们怅然若失,她们的价值在短暂出现后,似乎要随着那些要命的风雪一起消散了。


    沈宁再次亲笔写下优诏,赞大兴上下众志成城,以最小的代价度过了最凛冽的寒冬。


    其中重点夸奖了那些应召而来的女子们,夸她们为国辛劳,其功大善。


    皇帝特地下诏再三夸奖肯定她们的功绩,自然没人敢轻视,更无人敢去抢占这份功劳。


    而皇帝似乎由此看到了女子的力量和价值,鼓励她们精进技节的同时,还大手一挥,开设了一些免费的女子学堂,请一些技艺精湛的绣娘啊、厨娘啊之类身有技艺的女子来教导一些女功课业。


    朝廷开设,还不要束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很多人家将女儿送了过去,盼着她们得了官家的教导,女功精湛些,将来也好说婆家。


    于是短短两年时间,女子学堂开遍了大兴各地。


    当女孩子们出门去学堂变成常态后,学堂内开始暗戳戳的增设种类。


    比如因为女子大字不识,不方便教授记录,于是便有了专门的女夫子教她们识字。


    这些女夫子大多曾是官家女子,自然能识文断字,只是或家道中落,或家中获罪被牵连,过得很不如意。


    给她们机会当那不受磋磨还受尊敬的女夫子,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双方都很满意。


    在漫长的时间中,课程种类狗狗祟祟的不断增加,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女子学堂中学习的已经远远不只局限在女功之上。


    什么奇门术数、四书五经、奇术巧技、圣人之言、家国天下,甚至地貌游记、野史杂文、武术功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她们学不到的。


    女子们学得多了,眼界便不再局限在后宅,看待那些或孔武有力,或识文断字的男人也不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